李明慧
2021年7月25日,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泉州申遗成功!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在与亲友奔走相告、转发庆贺这一好消息时,有一件事不得不提—福州三坊七巷,就在10天前成功举办了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那天,我与朋友就为寻梦而来,为家乡的申遗,也为探访三坊七巷的文化生活。民间有传,坊巷生活的文化之于福州,正如四合院之于北京,造就了福州人的性格—不骄不躁、有静气、有勇气、够真实。我想,这很契合我们泉州,红砖古厝生活及海洋文化,也造就了我们闽南人朴实、勤勉、坚韌不拔的性格。
其实,我是去过几次三坊七巷的,也了解它的名字的由来。它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之三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之七巷,被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的确是一个让人去了还想去的地方!第一次,我是为探望一位好友路过其中一条小巷,于黄昏时瞥见了这个明清古建筑群的一角。白墙斑驳,青苔黑瓦,红灯笼摇曳,马鞍墙高耸,觉得它古朴清幽,初见即是怀念。第二次,是外出学习,课余与同事们打车至三坊七巷的地标—南后街牌坊前,再见已是热恋!怪不得这条商业街是福州的繁华胜地,酒楼、茶肆、小吃铺鳞次栉比,由北到南,商贾云集。那时暮色已深,我们饥肠辘辘地游逛在南后街两边的店铺,永和鱼丸、同利肉燕、尚干拌面、三角糕、聚春园等老字号激发了我们的味蕾……吃饱喝足,元气满满,我们开启了走街串巷的赏玩之旅。
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为七巷,西侧则为三坊。趁着夜色,我们一行人乐此不疲地穿梭在这些坊间小巷里。你看,在衣锦坊中整齐悬挂的油纸伞,恰如戴望舒的改《雨巷》,等待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而过。正当我们迷醉于此时,卖伞人告诉我们,这些经得起风吹雨打的福州油纸伞还常年放置在塔巷中,经烈日暴雨而不发泡、不爆裂、不脱骨、不漏水,据说历经了83道工序。我好奇地买下了一把,小心翼翼地取下来,醉心于一张一合间。虽听说过老福州人制伞的千年情怀,但我更钟情于那一段西子湖畔“千年等一回”的浪漫,一把油纸伞牵出白娘子和许仙的几世姻缘,我仿佛看见烟雨朦胧,氤氲江南,油纸伞掠过……
若不是同事拉了我一把,我可能沦陷了。之后,我们走走停停,闲逛了其他几巷。感觉这里的传统老字号与国潮新风交错并列,花灯、裱褙、书坊等传统工艺比比皆是。有时还以为自己走进了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的街市》,你看,牛角梳、脱胎漆器、寿山石、软木画……奇珍异宝、居家小物件、世界名品都可在此寻觅。虽是夜晚,灯市如昼,漫步老街时不时能撞见手工艺人、在丝绸扇子上潜心画画的画师、巧手的捏面人、散发魅力的糖画师,或是满身风雨的街头艺人唱着前尘往事。再拐过一条条小巷,在这里现代与传统正在巧妙的融合中,咖啡店、书店藏匿于传统的古厝下,民间音乐人演奏着吉他、尤克里里、竖琴、琵琶、二胡……真是沉醉不知归路。
尤其来到光禄坊,安泰河畔酒吧一条街,因夜色而显得越加撩人。绚烂灯光四处映照虽耀眼,却无那般吵闹喧嚣。畅爽的音乐引人驻足,叫一杯冰啤,再来几串烤肉。记得上次来是冬天,再配上“揽季牌”海底捞,同边上“胡桃里音乐酒吧”的广告词那般—从晚餐就开始的夜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美好的事情发生。所谓城市里一处偶遇的美事,莫过于此!
虽是“一游未尽,再游尽兴”,但理性唤醒了我—在申遗之日重游故地,探访三坊七巷的文化生活是我们的初衷。为了避开世遗大会的管制时间,我们竟不顾大中午的艳阳高照,继续“探巷”。此时,不必刻意找来地图。时不时突然出现一个大人物的名字,那便是他的故居。在惊讶之余,我们还一边感慨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比如,杨桥巷的林觉民、冰心故居,点亮温馨的《小橘灯》,品读《与妻书》;灯火辉映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深情,从纸张中流泻而出,纸短情长,诉说着家国情怀。再比如,郎官巷的严复故居,一番参观,才知严复原来不仅仅是北大校长,还是翻译家;另外,他的书法造诣也很深,字体非常漂亮,逻辑学很强,曾经用全英文授课,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出自他的译著《天演论》。比如,文汝巷的林则徐母亲故居,比如宫巷的沈葆桢故居。上百个近代著名人物都在这里登场,每条巷子都有好几个。我们突然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在纪录片中,穿坊走巷地追星了。
徜徉在三坊七巷中,如果还想对闽都文化做更深入的了解,还可参观很多博物馆。比如锦衣巷的水榭戏台,建在湖上的戏台,台上飞檐翘角,台下涟漪丝丝,这里是戏曲演艺中心;比如郎官巷的二梅书屋,可欣赏民间的各种木结构建筑及家具,这里是家具民俗博物馆……穿梭其间,这些故事如同穿越时空,仍然停留在高高的白墙下的青石板路上,头上时时有树叶飘下,巷道幽深、曲折。走着走着,恍惚间就走进了明朝、清朝,就可能走进老福州的心脏。
7月15日晚,在南后街牌坊前,随着主持人一声深情的呼唤,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正式开场。平常静静矗立的牌坊瞬间变身灵动的舞台,滚滚历史烟尘呼啸而过,观众眼前闪现出触手可及的福州美景。《寻梦·坊巷》演出有两条线,一条是时间线,从明清至当代,向世界展示三坊七巷“明清建筑博物馆”的风采、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与魅力,以及在这里活态传承的闽剧、油纸伞、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之美;另一条则是观众心理线,演出从南后街牌坊开启,一直到光禄吟台,沿途宛如一幅时空交错的历史人文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铺展。其实,闽剧、评话、剪纸……每逢节假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表演、体验活动总会在三坊七巷的古厝内与人们不见不散。它们与物质的保存不同,文化遗产的传承会在历史的车轮中常演常新。我想,这也是三坊七巷举办世界遗产大会的原因,让各国遗产再次交相碰撞,被更广泛地了解、欣赏与学习,让文明的圣火炙烤这片红火的中国大地。
传统文化活动让我们找到了儿时的记忆,让我们记得住乡愁,同时也坚定了文化自信。的确,我的家乡—泉州,现在也每天上演着“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从险被破坏到精心保护和修复,从破败不堪走向生机焕发。如今,家乡申遗成功,宋元时期的辉煌又回来了,家乡将站在另一个起点,迸发泉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