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不是一个籍贯,对那些漂泊不定的人来讲,故乡是童年或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故乡也不仅是一个村庄,对那些常年在外的人来讲,故乡是历经过往,而留存了难忘记忆的地方。
我的故乡属江西临川。临川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养育了无数的俊杰,孕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说到“才子”,首先,是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他出身书香门第,不仅精通诗词,而且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次,是“千古一相”王安石,他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力主变法,其新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再次,是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曾经创办了兴鲁书院,该书院绵延了800多年。还有晏殊、晏几道父子,“二晏”被列入北宋十大词人;陈子明出自中医世家,精通医术,也是我国中医妇科和外科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才子的还有陆象山、朱思本、张中、陈际泰、李绂……自宋朝到清末仅临川(抚州)的进士及第者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后,临川更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
更确切地说,我的故乡是个很偏僻的地方—余家村。村庄坐东朝西,地处丘陵、四面环山。东面是大象山,如一头大象俯首,把村子坚定而如磐石般驻扎于那片土地;南面是马头山,像一匹骏马,驮着整个村庄奔腾于天地间;北面是关山,树木密布,似守护神,紧封着村上的风水;西面是座面牙山,也是村上的子坟山,传说是龙脉之地。环绕的山丘,把村庄严实地围着,让村里的人家亲密连接在一起。从族谱上得知,崇祯年间,我的曾祖父从外地赶鸭到此,从而有了这个小村庄。从赶鸭人到六位兄弟传宗下来,在籍人口最多时超过300人,除了嫁来的女人,其他都姓余。
小小的村庄很有生气。在早晨和傍晚,你可以看见那炊烟从树林间升起—早晨的炊烟在朝阳中欢舞,傍晚的炊烟在暮色里袅娜。白天的村庄静得几乎没有声息,只有几条狗躺在门口,人们都在田地里干活。不过,如果有一个生客从村间上走过,你可以听到那狗吠声此起彼伏。春天,在和煦的微风中,除了花红叶嫩、水清山绿、燕舞莺歌,便是耕田、插秧;夏天,稻谷伴随着一阵阵的蛙声,还有田间沟里的鱼儿竞相成长;秋天,一片金色的海洋,应承秋风的相邀,一浪浪舞动收获的喜悦;冬天,万物得以片刻的宁静,白雪给稻田、山野、屋脊披上了棉袄,一朵朵梅花傲骨笑颜。
我们的村庄排列得很整齐,宅基都高于平地。我家的屋前是窄长的稻田,屋后都是山林及开垦出来的少许旱地。小溪、稻田、菜地、沟渠、荷塘、花草、水库、飞鸟、虫鸣、田间小道等,无不丰富着农家的生活基地。菜园子里的菜四季不断,特别是韭菜,杜甫曾写过“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可见韭菜可备不时之需,何况春天的韭菜味道极美。那时候,我们家里来了客人也都是韭菜炒鸡蛋,再加上一些豆腐、茄子、腌菜、辣椒、豇豆、青菜、鱼虾之类,便是最美的佳肴。
小村庄的农民,勤劳、朴实、慈爱、憨厚、善良,他们的生活并不丰富,他们的文化水准并不高深,他们的精神产品并不丰富,但他们用对教育儿女最普通的痴心、痴迷、痴情,点燃着教育的焰火,把对教育儿女的认知、奉献、投入与丰收,永远当成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在教育的认知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对于他们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他们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床前梦中谈论最多的不是谁赚了多少钱,谁买了什么房呀、车呀,而是谁家的儿女学习成绩多么优秀、在全校全县排名第几,谁家的儿女考上了“211”“985”大学,谁家儿女又出国留学了。在教育的奉献上,为了儿女静心读书,他们可以舍家弃业、背井离乡……丈夫在外日出夜归地辛勤劳作,妻子则提着衣物、背着大米、拎着干菜,在距儿女读书近些的地方租房,专门为儿女洗衣做饭、烧茶倒水,让亲情的雨露与阳光滋润着花朵的成长。在教育的投入上,他们节衣缩食、汗流浃背,可以倾其所有都要让儿女上好的学校、受到好的教育。在教育上,他们的汗水、仁爱、艰辛、奉献、投资,终于收获了硕果—走出了博士生5人,走出了硕士生20余人,走出了本科生50余人。
农村的孩子总比城市的孩子自由自在,那里天地广阔。小男孩简直是大自然之子,冬天玩冰、夏天戏水,还可以放风筝、拉弹弓、下军棋、捉知了、抽陀螺、掏鸟窝、挖鱼鳅、抓黄鳝……无所不为。小小孩跟着大小孩,整天野散在外面。直到我高中毕业,上了抚州师范专科学校读书,周末放假依然还和那些发小,继续着一些童年的娱乐。
小小村庄正月初一的出行,仪式是那么盛大,令人心生敬仰和向往。无论是在天涯海角、闹市僻壤、异国他域,我们都会千里迢迢、不辞劳顿、驾车步履,匆匆再匆匆,欣然回归故里,参加那似乎简单却又隆重的出行仪式。初一早饭之后,家族老小聚集在老族屋前,在最高长辈的引领下,先是父亲的堂兄,接着是父亲,再有大堂兄、二堂兄、大哥、二哥、大侄子等,依次從族屋里出发,按辈分列队到祠堂大门前,进行团拜—点香燃烛、奉上祭品,祈福天地,至少拜三下。最后,各自依次放着最为响亮的鞭炮,求福求平安,更荫泽莘莘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那小小村庄度过的,尽管它无言、静寂,但那山是慈祥的、那水是灵动的、那风是温婉的、那雨是甜美的……那村庄才是哺育我成长的最真实的故乡。无论是在城市看到日出,还是在他乡看到月光,我都会想起那久远而珍贵的小村庄—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