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丹 尹璇 刘忠
公安县委书记严广超
充分借助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组织力,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重构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要素市场化。
坚持把农户和耕地面积覆盖率达75%以上,作为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前提条件,村集体以“三资”入股,与社员结成经济发展共同体,将沉睡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变“一盘散沙”为“积沙成塔”。
以“三社”为纽带,让市场主体无需直面千家万户,变“一对多”为“一对一”,解决了“落户等地”的难题。
一批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驻,带动形成企业家管田、职业农民生产、村集体服务的方式变革,将更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结合“三金”模式,让农民享受土地租金、劳务薪金、分红股金,能够安心进城务工,“候鸟式”农民成为新常态。
秋冬之交,记者走在公安县章庄铺镇鑫盛农贸欣荣基地,田边的金桔果挂上枝头由绿转黄,大棚里的火龙果和草莓为之后的上市积蓄甜份,稻米加工车间里机器运转、米香四溢,位于江汉平原的这片土地上弥漫着收获的味道。
近年来,公安县为了破解农村空心化、土地碎片化、组织低效化的难题,积极探索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劳务、资产“三个合作社”,推进土地入股、劳力入社、资产入市,重构农村生产关系,有效激活农村土地、人力、资产“三要素”,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该实践获评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入围案例。
化零为整 小田变大田
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2万元增长到90万元需要多长时间?章庄铺镇欣荣村给出的答案是:3年。
2017年,欣荣村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新模式,成立七彩阳光土地股份合作社、鑫盛劳务合作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走出一条村社共建、社企合作的新路径。
欣荣村党支部书记、七彩阳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周平介绍,土地合作社成立后,村“两委”成员逐户上门宣讲农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市场前景。最终,全村787户的10530亩土地全部集并流转到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按每年每亩534元保底分红。
“沉睡”的“小田”被整合为“大田”,“一盘散沙”化零为整,建成高标准农田。欣荣村连片规模利用的土地吸引了市场主体鑫盛农贸有限公司的注意,鑫盛农贸欣荣基地在此落地。
该公司负责人董黎明告诉记者,公司接手后陆续对该基地投入了六七千万元进行改造,目前该基地有水稻种植面积8500亩、果蔬面积1000亩、大棚200亩,生产的大米、葡萄、蔬菜等农产品直销县农贸市场。其中,“鄂香2号”大米可以卖到每斤5元。
为了满足用工需求,欣荣村于2017年10月底成立鑫盛劳务合作社,接管土地上的生产劳务,吸纳150名固定劳动力和80余名季节性劳动力入社,并成立10个专班小组,对劳动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支持工作。
此外,通过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出资和入社农户集资购买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开展村内村外的农机劳务,农户可通过农机出租直接获得分红收益。
正如其名,欣荣村通过成立“三个合作社”,走上了一条欣欣向荣的路子。农民流转土地挣租金、外出务工赚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参与劳务拿现金,人平均年收入增长至3.2万元。2020年欣荣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万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100万元。
“‘三个合作社盘活了资源,解决了谁来种田、谁来投入的问题,农业得到有序发展,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充分增加。”周平说。
截至目前,公安县工商登记注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劳务合作社139个、资产合作社5个,共有80万亩耕地入股、8万农户入社,土地入股入社率40%以上。
支部领办 村社合一
坚持由党组织领办,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是公安县“三个合作社”最突出的特点。村集体占有股份、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合作社理事“交叉任职”,成为“三个合作社”的“标配”。
记者了解到,村党支部帮助合作社制订具体章程,理清股民、理事会、监事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股民大会、股民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职责,为合作社的规范运行、民主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公安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明确新增土地使用方式、农民入社、股权改造、效益分配等重大事项由镇村党组织把关定向,可以兼顾多方利益,防止集体资源“一包了之、一分了之”。
记者在黄山头镇马鞍山村看到,不少村民正忙着给景观树苗浇水、修枝。多年来,该村培育苗木花卉、优质水果、水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其中以花卉苗木产业最为突出。
2006年,马鞍山村就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了曙光苗木花卉合作社,随着产业发展和土地流转,目前该村苗木花卉类合作社发展至11个,吸引480户农户参与种植。
“我们村里的这11个合作社是竞争的关系。为了保证入社农户的利益不受影响,村‘两委在‘进口关严选苗木花卉品种,在‘出口关协调统一销售价格。我们还每年组织村干部和农户去外地考察,把新的种苗带回村里。”马鞍山村党支部书记邱服忠说。
2019年,狮子口镇景阳岗村实施2357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并全部流转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2020年,合作社將2357亩虾稻连作高产田发包给35个承包大户,承包金额为每亩1180元。
为了保障村民权益,景阳岗村党支部还请来法律顾问,对每份承包合同进行审查,通过法律服务为村民和村集体权益保驾护航。
在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时,盘活闲置的土地、河湖是最基础的一步,而清理“问题合同”,必然会触碰利益、动人奶酪。
2020年7月,公安县发起“百日攻坚”行动,处置“问题合同”。这一过程中,各村党支部牵头,对合同到期未重新发包、合同年限长价格低、产权到期未收回、只收费未规范合同等九大类问题进行集中研判、分类施策,下猛药“收复失地”。全县共处置“问题合同”1222份,收回集体资产资源4085亩,追缴资金1531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800万元。
藕池镇幸福村也曾债权不清、债务不明,村集体土地每亩年承包费约200元,主要承包项目为养殖鱼池,集体经济年收入仅4万元。村民看不到致富希望,纷纷外出打工,“幸福”徒有虚名。
2020年底,幸福村清理完“问题合同”后,多次开会商议,决定将村集体鱼池到期后进行发包,首期发包329.3亩鱼池,承包期8年。
“600”“650”“700”……2021年2月4日上午,在公安县农经服务中心交易大厅,幸福村村民、在外成功人士王军以每年每亩1010元的价格竞得329.3亩鱼池承包经营权。他计划2022年在池内种莲藕、养鲈鱼,岸上养牛、种植蔬菜,预计年产值约400万元,可带动20名村民就业。
幸福村党支部书记杨克耀说,公开招标后,王军每年支付承包金及管理费共计35万元,加上林地沟渠等其它收益,村集体年收入达到40万元。
关系重构 乡村活了
激活一域经济,促进多方共赢。
公安县委书记严广超说,通过“三个合作社”,一批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驻,带动形成企业家管田、职业农民生产、村集体服务的方式变革。
——“三个合作社”搭建起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桥梁,培育做强了特色产业。
荆州市丹宇米业有限公司与闸口镇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组成联合体,3年发展优质订单面积20多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金秋农业对接3个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葡萄种植面积发展至3000亩,年产值过亿元……
目前,公安县“二品一标”达到63个,闸口小龙虾、公安葡萄等6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获评首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产业互联网农业品牌示范县。
——“三个合作社”通过盘活要素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企业投资预期。
公安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发展吊瓜产业从最初拿地200亩都很难,到现在一个村一次性拿地4000亩,带动全县发展到1.3万亩,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盘活土地的良性循环。
“一开始我们还担心没什么收入,现在产量越来越高,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景阳岗村承包户郑成军告诉记者,在加入合作社前,他通过种地年纯收入为5万元左右;近两年加入合作社承包了31.3亩地,通过种田加养殖小龙虾,年纯收入达10万元。
“规模化生产经营变分散为集中,化低产为高产,比农户单独生产的产品品质更好、价格更高,我们可以按照市场需求以销促产、以产促销。”董黎明说。
——“三个合作社”既依靠党组织来盘活土地,又通过盘活土地,重构新型农村生产关系,改善乡村治理结构,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支部领办、村社合一的“三个合作社”组织构架,牢牢把握了党对其他经济组织的主动权。通过推行村干部在合作社中交叉任职、合理取酬,组织农民入社合作、股权改造、务工取酬、按股分红等,实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方式再造。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市场主体、集并零散土地中,提升了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对群众呼声“有求必应”,党组织也实现了“一呼百应”。
不少村民告诉记者,土地资源盘活了,村集体有了钱,村民們增加了收入,精神面貌大为振作。一些村里建了文化园,村民早晚逛公园散步,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干部待遇提高了,大家干事更带劲了,服务效果显著提高,还吸引了年轻人留在村里任职。
景阳岗村原党支部书记白展平(现为狮子口镇横提子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说,不仅如此,随着村级集体收入的增加,村里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用于弱势群体帮扶、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乡村和谐,涵养了乡风文明,提升了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