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闯
[摘要]2021年11月22日,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正式在京成立,开启了科技文化场馆和社会组织及研究机构之间纵横联动、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该文结合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成立过程中的探索与体会,分析科学文化场馆融合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径,对科技文化场馆如何发挥作用、有效运转提出参考意见,以期为中国科技文化场馆更好地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融合发展公民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2)030046-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建设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是党中央擘画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将“明显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列为具体的指标性任务。这也对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科技场馆、文化场馆彰显功能、发挥作用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科技场馆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并常年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也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1]。据科技部发布的《2020年科普统计数据》,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525个,受疫情影响,2020年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为115亿人次(2019年243亿人次)。文化场馆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阵地,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3687个,服务人次5632704万人次(2019年78716万人次)[2]。显然,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的社会责任,每年均为公众提供数亿人次的公共服务。由于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长期归口不同部门,鲜有科技和文化场馆间的协调联动机制、跨界合作组织,尤其是囊括众多“头部”科技文化场馆的合作组织一直处在空白状态。XUEHUI学会2022年第3期2022年第3期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成立的启示与思考XUEHUI
一、国内相关案例
(一)国内相关联合体的情况
从国内来看,相关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联合体大体上有三类,一是中国科协倡导成立的学会联合体(见表1),旨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例如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等,均为中国科协按照中办印发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所属学会面向大学科领域或全产业链的集群发展方向建立的,并制定出台《中国科协学会联合体工作规范》,指导联合体健康有序运行。
表1中国科协倡导建立的学会联合体序号联合体名称成立时间首批成员数量/家成员类别1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016年1月22全国学会2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2017年1月9全国学会3中国科協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2017年1月17全国学会4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2017年1月13全国学会5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2017年6月13全国学会6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2019年1月29全国学会、企业、科研机构、公益组织7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2019年9月25全国学会、中央企业、行业联盟、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8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2019年12月125企业、媒体、学会、高校、科研文化机构9中国工程师联合体2021年3月76全国学会、地方工程师学会、高校和企业
还有一类是产业联合体(见表2),主要是聚焦某一产业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优化、合作创新,如液态金属产业科技联合体、科幻产业联合体等。
表2相关产业联合体序号联合体名称成立时间首批成员数量/家成员类别1液态金属产业科技联合体2018年10月50个以上全国学会、科技社团、高校院所、
服务机构、社会企业2科幻产业联合体2021年9月40企业、高校、科研机构3科创中国联合体2021年4月88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4“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2021年5月36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电子学会、
腾讯、百度、麒麟软件等
此外还有区域联合体(见表3),主要是依托地域条件,打造协同联动、资源共享的行业发展典范,为相关地区的发展服务,如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京津冀科学教育馆联盟等。表3区域联合体序号联合体名称成立时间首批成员数量/家成员类别1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2018年5月8科技馆、博物馆2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2018年9月13科技馆3京津冀科学教育馆联盟2019年9月3地方学(协)会
(二)成立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的动因
综上,目前国内还没有横跨科技和文化两大领域,集中国内顶级科技场馆、文化场馆、社会组织等众多“头部组织”构成的联合体。当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条件就是要全面提升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不断提升科学文化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从社会制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确保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新机构、新组织以适当的形式出现,并为其发展提供支撑。由此,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的成立①是时代发展之需,是现阶段发展的必然。本文将以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为例,深入剖析其成立的意义和相关影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给予相关意见和建议。42791000-803B-4D93-A283-4434C97633C7
二、成立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3]。国与国之间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从人的发展角度而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和释放人的创新活力,决定了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4]。而普遍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支撑,也是中国科技文化馆联合体的成立的初衷。
首先,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社会发展目标,“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性任务。科学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科技文化馆联合体就是要有效凝聚科技文化类场馆的优势资源、汇集科技文化领域的核心力量,共同为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把脉会诊、研究对策,并付诸行动,为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这是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共同行动。科技文化场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共同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的社会责任。推动各类科技文化场馆融合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举措。加强科技文化类场馆间的沟通与合作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科技文化事业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必然需要。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的成立对于科技文化事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探索作用,可以说是在贴合我国国情、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科技文化界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共同行动,必将助推科技文化事业水乳交融、交相辉映。
第三,这是推动科技文化供给侧深化改革的有益尝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文化是科学的底蕴,科学是文化的锋芒。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5]。在当下,科学进步日新月异,公众对科学文化服务的需求与质量与日俱增。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就是满足公众科学文化需求的一个全新探索,是科学文化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创新,进一步整合优质科学文化资源,将科学与文化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创新形成更高质量的科学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发挥作用的途径
(一)紧抓高质量“联合”,深度务实合作
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的首要任务就是联合。要打通壁垒、畅通联系、优势互补、跨界合作,碰撞并凝结出共同的理念、目标、责任及行动,建立一个以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为主体、以科学文化领域社会组织及研究机构为支撑的高水平联合体。“联合体”作为一个整体,要彰显“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哲学思维。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讲究集合优势、跨界融合、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杜绝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1+1=2”的简单叠加,而是注重通过理念价值认同,把个别汇聚为集体、把要素集合为整体、把智慧上升为合力、把平台营造成生态,集中力量办大事,联合力量办成事,追求“1+1>2”的整合效果。
(二)突出“頭部引领”,做好带动示范
从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成员类别来看,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是主体,是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育科学、理性、向上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也是沟通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相关全国学会、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各领域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精英,是研究、生产、创新、传播科技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开展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专业、人才等资源优势,为联合体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从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成员“级别”来看,其均为各自领域中最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领军单位。要通过“强强联合”机制,共同打造科学文化的传播体系、服务体系,坚持科学文化教育持续化,教育内容活动化,推动一批有引领性和影响力的“跨界融合”成果[6],成为跨界融合的“样板”,通过联合体的机制和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助力在全社会营造融合发展、开放共享的科学文化生态。
四、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开展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方向
(一)开展理论研究
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借助科学文化领域有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围绕社会文明和科技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结合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的工作实践,深入开展社会文明与科学素质的构成、规律、提升途径等方面的开创性理论研究,为科技场馆与文化场馆跨界融合中的价值取向、思路设计、内容选题等方面提供指导,为科技文化场馆融合发展、发挥效能开辟理论高地,提供理论支撑。
(二)推动跨界合作
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应推进科技场馆与文化场馆优势资源横向对接交互,推动科技文化场馆与其他社会力量纵向融合贯通,将各主体有机连接在一起,将分散的资源和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目标一致、互相协同、内生动力强、创新效率高的跨界体制机制[7],创新创造更多的科技文化资源,合力推出丰富多彩的公共服务产品,形成可持续的科技文化跨界系统与研发模式,为科技与文化融合提供更有力的合作保障,在全社会营造融合发展、开放共享的科技文化生态。
(三)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应通过教育、展览、研究、收藏等多条路径,以科技文化场馆跨界融合成果为重要载体和渠道,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其他机构实现优势互补,在扩大自身视野的同时,不断在合作中提升自身影响力,为联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8]。通过与不同国家、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摒除文化差异,发挥科技文化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不同文明互通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42791000-803B-4D93-A283-4434C97633C7
(四)推进数字化建设
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应大力推进场馆服务智慧化,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推动成员数字化内容共建共享、相互融通,引领科技文化场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在科学文化公共服务领域打造数字化的新生态。
五、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发展建议
(一)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文化公共服务
要充分发挥优势特色,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迈开步伐,打破常规,深挖资源潜力,拓展合作模式,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品牌特色,推动科技文化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高质量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打造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高地。
(二)建立高水平的跨界合作机制
要打破固有壁垒,构建资源共享、知识共享、能力共享、机遇共享的新生态,创建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以科技文化场馆协同发展、跨界融合的机制优势保障联合体发挥协同集约的效能,助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三)打造高效能的引领型社会组织
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各成员单位都是来自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带头人”和“领军者”,要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共同打造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决策执行机制。群策群力,携手把联合体治理好、发展好,打造成为科技文化场馆跨界融合、带动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成为服务国家大局和政策倡议的社会组织的杰出典范。
注释
①中國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首批成员以具有“头部”引领地位的16家科技文化场馆和科学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为主。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敦煌研究院、北京自然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国物理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筹备委员会。
参考文献
[1]王靖武,冯玉雪.科普场馆相关文献综述与展望[J].科技与创新,2021(15):12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7-05)[2021-12-23].http://zwgk.mct.gov.cn/zfxxgkml/tjxx/202107/t2021
0705_926206.html.
[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5-28)[2021-12-23].https://www.12371.cn/2021/05/28/ARTI1622208186296
603.shtml.
[4]王挺.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根基——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的思考[J].科普研究,2021,16(4):5-13.
[5]田宏.站在公众与科学之间——科学文化传播工作的点滴反思[J].科普研究,2007(3):17-22.
[6]汤书坤.关于我国科普时代与科学文化时代的思考[J].科普研究,2017,12(6):10-15.
[7]苏枫.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EB/OL].(2021-11-01)[2021-12-23].https://www.chxk.com.cn/2021/20211101/2021/1105/1254516.html.
[8]刘哲,胡芳,庄智一.国际视野中博物馆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启示[J].科普研究,2015(6):33-39.42791000-803B-4D93-A283-4434C97633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