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组轩
绿水绕青山,红心浇沃土。远安县瓦仓村作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拥有政策保障支持、丰富红色资源、产业发展优势,將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按照“红色铸魂、美丽塑形、共富为本”思路,接续打造以红色旅游、绿色消费、银色康养等主要内容的共同富裕先行先试村,为全域党建引领共同富裕指方向、立标杆、做示范,让红色基因活起来,红色村庄美起来,红色土地富起来。
红色铸魂,凝聚奋进动力。秉承“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建设理念,高标准打造瓦仓红色教育政治体验区,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深挖红色资源,围绕“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集成打造“瓦仓区工农革命政府旧址-瓦仓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瓦仓革命烈士起义纪念碑”红色教育内环线,串联“白云村南安县苏维埃工农政府-晓秦村方家口乡俗改良会旧址”红色遗迹外环线。打造红色殿堂,面向全国征集瓦仓起义纪念之歌和纪念瓦仓起义形象标识,提升瓦仓红色内涵。聚力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干部培训基地、红色研学基地,开发红色精品课程,8大场景重塑红色革命历程,2条环线畅游红色教学点。赓续红色基因,广泛深入讲好红色故事,创新开展“红色瓦仓人人讲”活动,邀请烈士后人、老党员、老干部共讲革命故事,带动人人能讲瓦仓故事,个个牢记红色传承,以红色基因激发革命老区党员群众勤劳创新致富的内生动力。
美丽塑形,共建宜居乡村。注重内修气质、外修颜值,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文明风尚、彰显瓦仓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守绿底,立足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优质本底,持续推进“彩扮远安”行动,立体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节点、生态停车场、穿林廊道,发动党员群众广泛开展美庭院、清沟渠、治抛荒、护田埂,持续刷新全域绿化、村村诗画颜值。美环境,深入实施“清白”工程、全域景区化和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探索实施村民积分治理,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并行、积分兑换与物质奖励挂钩,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热情。优治理,充分尊重群众主体性、主创性、主动性,首创村民“体验官”制度,通过精准发动、现场触动、常态互动,让村民群众深度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发挥红色家风、家训、家规教化作用,以良好家风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共富为本,拓展富裕路径。聚焦促发展、共富裕,做好“红色旅游、绿色消费、银色康养”文章。做强红色旅游,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一方面继续采取“公司运营+村级主导+村民入股”形式开发红色旅游,发展特色餐饮、精品民宿、乡土导游、红色文创等“学研游吃购”文旅业态,拓展群众差异化增收渠道;另一方面,坚持“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融合模式,依托红色资源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党支部,引进市场主体孵化瓦仓村红色旅游公司,通过“公司+市场主体”经营模式实行比例分成,拓展群众多元增收渠道。做实绿色消费,按照“支部+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成立食用菌、瓦仓大米产业党支部,完善建立“产业党支部+龙头企业+能人大户+普通群众”一体化利益链条,充分挖掘“一村一品”食用菌专业村和瓦仓大米核心产区发展优势,形成以食用菌和优质水稻为主导,水果、蜂蜜等为辅的梯次产业链。在链条末端,高标准建设“土生活”体验馆,集成特色产品购销交易、传统农耕技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打造绿色消费窗口平台。做优银色康养,聚焦乡村居民养老现实需求,推进“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的互助养老模式,因地制宜建设养老照料活动设施场所,解决老年群体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提升银色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