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英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落地使用,让作文教学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提升。单元学习任务中的“人文主题”和“写作任务”让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链接,让作文教学既有整体性,也有独立性;也让作文教学有法可学,有章可循,有话好说,有机会可展示。那么,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如何开展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首先应该立足教材,善待教材。立足教材,做到心中有谱;善待教材,做到行动有法。作文教学从教材出发,要充分落实“四利用”。
一、利用单元学习任务,学习写作知识技能
新教材的单元编排通过筛选适合学生学习的作品,让学生学习文体特点;在“单元学习任务”中提出相应文体的写作要求,并对学生的创作提出建议。如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学习任务中,几乎都有很具体的写作技能介绍与指导;开展作文教学时要能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有效区分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文体类型的写作技能。
二、利用单元选文篇章,积累写作思想内容
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线索组织单元教学,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单元学(研)习任务”中布置的写作任务,有的关注时事热点话题,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的关注劳动者的付出,重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怀;有的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重在培养文化自信和提高思辨能力……
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飞扬”围绕“青春”突出认识自我、思考社会、追求理想等情怀;第二单元围绕“劳动光荣”选择了三篇人物通讯、一篇新闻评论、两首古诗词,强调了劳动的意义、价值;第三单元围绕“生命的诗意”,选择了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辛弃疾等古代诗人的作品突出了不同的人生际遇与审美追求;第六单元围绕“学习之道”选择了古今经典作品——《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第七单元则圍绕“自然情怀”带领学生体会郁达夫、朱自清的民族审美心理,感悟史铁生的生命之思以及苏轼复杂的内心世界等。
可以说,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单元中选文篇目的内容和思想都是写作的财富,是作文宝库。因而,教学时不能只把这些篇目作为阅读课来看待,而更要跟写作链接起来,引导学生从中积累素材、积累思想,并借助这些经典篇目让学生明白这一类文章可以写什么,应该怎么写。
三、利用单元学习任务,丰富写作评价方式
课标的“必修课程学习要求”谈到,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结果”,从而实现自主写作与自主发展。新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相应开发出多种习作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多样的评价方式中享受写作的乐趣。比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不再停留于评价,而是组织学生在创作关于“青春之美”的诗歌后,将其编撰成册,以诗集的形式作为写作成果展示;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建议学生在互相品评、修改作品之后,把全班的习作编成书籍,写上序言,使作品更具留念意义;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明文写作评价模式,则凸显小组交流评价的模式。作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语文“听、说、读、写”综合素养的全方位训练,也让写作成为抒写心灵、展现思想的载体。
四、利用单元学习任务,开展多样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对写作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多处提及要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例如,在“语言表达与交流”中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新教材在“单元学(研)习任务”中充分体现课标的精神,安排了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积累。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能使写作时更有话可说,说得有真情实感,有思路思想。
1. 读写结合,以读练写
从教材单元任务出发,灵活安排写作任务,落实新教材的写作要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是现代诗歌内容,写作任务是“学写诗歌”。在讲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等中外现代诗歌的时候,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以“青春”为抒写对象写一首小诗的写作任务;学习《沁园春·长沙》后,布置学生完成以“‘我看见’为开头,描述词中呈现的秋景”的片段写作。
2. 写评结合,以评促写
根据“单元学(研)习任务”布置学生完成写作,收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讲评课,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作文存在的问题。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第二题第3小题提出“从本单元的人物通讯中任选一篇,基于其呈现的事实,考虑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评论”,教师从单元写作任务出发,布置学生完成作文。
“请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写作:利用课文中三则人物通讯的相关材料或者课外寻找相关人物和事迹,论证以下任一论题。如:实践出真知,不迷信权威,创新精神,博爱与勇敢,捍卫真理,人类情怀,理想,奉献,价值观……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议论语段。”
作文讲评课上,教师根据作文出现的问题设计活动情景,围绕“说一说”(各抒己见)、“想一想”(讨论问题)、“读一读”(文段共赏)、“练一练”(动笔修改),把问题放在具体情景中解决。
3. 设置情境,听说读写看结合
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单元研习任务”指出:“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构建并完善论证;更清晰地认识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为了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抽象难懂的“逻辑的力量”中“归谬法”有更直观的认识,执教老师设置教学情境,通过听、说、读、写、看等语文活动开展作文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理解。
听故事:以加拿大前外交官朗宁反驳反对派意见的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兴趣,顺势引出归谬法。
看视频: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的辩论片段,既调动情绪,活跃气氛,也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明白辩论中归谬法运用的规律及要注意的问题。
说运用:设计作文材料“明东父亲让明东辍学去当泥水匠的若干理由”,要求学生运用归谬法进行论证,说服父亲放弃让明东辍学当泥水匠的想法。
写看法:提供关于“居家防疫,学生在家线上测试是否需要父母监考”的材料,让学生结合现象和文题任选一种看法课后完成一篇驳论文。
作文教学解决的是“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在新教材背景下,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展作文教学,虽不能完全解决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以教材为依托,能引导学生在“写什么”与“怎么写”两方面上有法可学,有章可循,有话好说,有机会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