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洁梅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育人工作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现代社会中,心理不健康的人并不能被称作健康的人,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故而小学教育一定要将心理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班主任需要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围绕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在班级管理融入教育内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并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等措施,于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工作极为繁杂,全面涉及到教学、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需要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严格监督、综合管理。其中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心理健康,无疑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强心理、强化心理适应力、克服心理障碍和问题、发展正确思想观念与良好性格品质的关键,有必要围绕其展开探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价值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如果存在心理困扰、问题乃至疾病,那么会对他们的情绪、思想、性格、认知、感受乃至行为等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地位明显提升,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专业而适合学生的方式强化教育和管理,进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尤其是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重要阶段,已经初步形成思想观念,更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如家庭、学习、人际关系等。如果不能针对五年级学生开展合理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容易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各种心理困扰和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疾病。而班主任作为承担学生在校主要育人职责的重要人员,更是应当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在自身工作中渗透与融入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引导等。一方面,班主任作为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需要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成长与发展情况,其中自然包含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实际情况,进而针对性地调整与优化相关工作。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第一,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并巧妙渗透心理教育。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中成长,很容易受到环境与氛围影响并形成健康的思想、心理等。小学班主任不仅要积极营造和谐、良好且合适的班级氛围,更需要在和谐的氛围中渗透心理教育相关的要素,更进一步地强化教育作用,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引导,实现心理健康成长。对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更容易健康成长,逐步形成热爱学习、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与班集体活动、勇敢克服学习与生活中各种困难的健康心理。反之,过于紧张、压抑的氛围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自闭、克服阻碍能力差等问题。班主任需要友善而真诚地对待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学生共同构建真诚、轻松、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与学习中感受到轻松愉悦。而且,班主任可以尝试将一些较为专业性的心理教育机制融入到班级氛围之中,如多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要求学生相互之间学会尊重和理解等,切实增强良好班级氛围对学生为心理健康的熏陶作用。
第二,通过班级管理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具体的班级管理之中,能够以显性而直接的方式强化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应当对班级管理事务进行综合分析与把握,同时深化对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入,在正常落实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巧妙渗透与融入合适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共同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并维持心理健康。其中,从具体的班规班纪和学生行为守则等出发,能够凭借较易让学生理解和践行的方式渗透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健康心理。对班规班纪和学生行为守则等具体的制度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以及对应价值,并在要求学生遵守制度规范的同时加强心理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往往能起到良好效果。譬如,在要求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的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班主任可尝试引导学生列出自己性格中的积极方面,鼓励学生对自己点滴成功给予积极评价,指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制定可完成的目标并努力改变,带领学生找出一个合适的典范并加以学习,允许学生犯错的同时积极改正错误,通过这些具体的方式强化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并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小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大关键在于及时抒发情绪以及找到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向。由于各方面原因,如性格较为内向、表达能力较差等,部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不愿意对外倾吐自己的心声,习惯将各种事情压在心底,这导致他们很容易出现心理困扰、障碍和问题。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并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和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引导敞开心扉,引导、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情绪、感受等表达出来,从而在和谐而有效的交流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等。当学生不愿意主动进行沟通和表达时,班主任应当灵活运用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与之进行交流,相互之间敞开心扉,进而加强引导和教育。
第四,通過丰富多样的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对小学生而言,讲解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效吸引兴趣,同时也存在理解困难、践行不到位的问题。故而班主任务必要从实践着手,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承载合适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磨砺心性、逐步发展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班主任应当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答活动、开展接力球等心理小游戏活动等途径加以结合,真正做到多维度构建促进理实结合,更加有效地落实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探索中能够逐步形成健康心理,并在智力发展水平、情绪控制能力、克服学习障碍、客观性地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达到心理健康标准。
第五,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并加以指导和满足。班主任应当对每位学生的心理需求加以了解,并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指导和满足,进而真正做到在心理层面助力学生健康发展。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对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加以研究,准确把握五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当通过建立心理档案、认真观察学生行为、设置调查问卷等方式,尽可能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变化。在准确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班主任还需要基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各个方面达到心理健康标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实践难度较大。班主任应当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基础,对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研究,同时在实践中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在落实日常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的同时针对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障碍、问题等进行点拨、开导与帮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毅敏.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
[2]赵素霞,张兴颖.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融合策略[J].女人坊,2021(10):1.
[3]刘锦梅.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下一代,2020(4):1.
[4]季晓莹.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 速读(下旬), 2019(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