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煌
【摘要】通过对某软土地区两层地下室连锁桩的设计分析,阐述了连锁桩在宁波地区的首次应用。通过项目实施情况证明该桩型的可行性,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供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基坑;软土;两层地下室;连锁桩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8.075
引言:
随着城市用地面积日趋紧张,两层及以上地下室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地下室面积也日渐增大。宁波地区常规两层地下室支护桩多采用钻孔灌注桩,但由于泥浆排放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亟需一种无泥浆排放且适用于两层以上地下室基坑支护的替代桩型,这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坑支护主设计需不断探索,提出满足需求的支护桩型。
连锁桩外轮廓为方形,左右两侧各带两半椭圆形凹槽的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是采用离心工艺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预制构件,成品见图1。本文通过对某软土地区某两层地下室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为大家介绍连锁桩在宁波地区的首次应用。
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宁波东部新城科技园区,汇海路与光华交叉口西南侧,场地卫星图见图2。
地下室基坑面积为7000m;正负零标高为绝对标高3.700。基坑深度为8.8~9.5m。
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的选取必须综合考虑地下室特点、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才能得到既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又施工方便的基坑支护方案。
1.1 周边环境特点
东、南、西、北四侧的环境情况如下:
地下室东侧到用地红线约5.0m,红线外为汇海路,目前正在施工,在地下室开挖期间已经修建完成,完成后的路宽约16m,路面标高约为黄海高程3.300。
地下室南侧到用地红线约5.0m,红线外为空场地。目前空地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堆土,经与业主沟通,堆土将在地下室开挖之前卸至黄海高程3.000。
地下室西侧到用地红线约2.0m,红线外为空场地
地下室北侧到用地红线约3.8m,红线外侧为同期施工的东升二期工程,东升二期工程下设两层地下室,与本工程地下室相距10.5m,开挖深度与本工程相仿,工程桩为钻孔桩,基坑支护采用钻孔桩+一道支撑。目前东升二期场地范围内已卸土至黄海高程1.500,见图1-5。经与业主沟通,按照东升地块与本工程同步施工考虑,两个地块的相互关系见图3。
1.2 工程地质特点
土层分布详见图4,参数表见表1,主要特点如下:
(1)软土总厚度为20m左右,土性差,坑底在软土中。
(2)3层粉土土性好,层顶埋深21m,层厚3m,围护桩设计进入该层土。
(3)场地内第①-1层杂填土分布较厚地区有老河道,老河道最深处达3.3米,回填的杂填土主要以碎石、块石及建筑垃圾组成,局部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回填时未对河底进行清淤工作。基坑开挖前采取坑外设置止水措施、坑内抽水等措施以切断基坑内外的水力联系,确保基坑开挖期间的安全。
2、支护结构选型
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周圈开挖深度为8.8~9.5m,开挖深度较深。我院对本工程可能的多种方案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比较,具体详见下表。
基于以上多种支护結构的充分对比,本方案采用排桩+一道钢筋砼内支撑。
2.1 竖向支护结构设计
竖向支护考虑采用下挂体系,支护剖面见图5。
2.2 平面支护结构设计
根据本工程特点,平面支护体系采用圆环撑,具体见图6。
2.3 支护桩设计
经于业主单位的充分沟通,本工程支护桩采用无泥浆排放的连锁桩形式,也是连锁桩在宁波地区的首次使用。
(1)桩型简介
连锁混凝土预制桩(简称连锁桩)为外轮廓为方形,左右两侧各带两半椭圆形凹槽的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是采用离心工艺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预制构件。构件采用高强度抗拉钢材(强度设计值为HRB400的2.8倍)和高标号混凝土(C60及以上),在同样材料用量下可以获得更大的惯性矩、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
将连锁桩进行连锁排列,通过在连锁桩侧壁的注浆孔注浆,用水泥浆堵塞连锁桩之间可能漏水的缝隙,形成连锁混凝土预制桩墙(简称连锁墙),示意图见图7。
(2)连锁桩的施工工艺
连锁桩施工中,首先在施工段中部压入第一个桩作为基准,然后在第一根桩两侧对称施工,由此保证连锁墙垂直度,防止单侧连续压桩挤土效应过大而导致桩位偏移。此外,还可采用铁件焊接之前已施工的连锁桩桩顶端板面,防止因压桩时挤土或摩擦挤压造成已施工连锁桩的桩位或标高变动。为保证桩身垂直度和相邻桩的紧贴,连锁桩采用了特制的桩尖,桩尖具有两个导向机构,呈不对称结构。
(3)连锁桩施工的注意事项
1)施工机械为专业连锁桩打桩机。
2)为减小桩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挤土影响,要求进行引孔沉桩。引孔宜采用螺旋钻干作业法施工,引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
3)引孔作业和压桩作业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大于3h。
4)注意对桩顶标高的控制,桩顶标高误差不得大于50。建议采用复压的方法,确保沉桩到位。
5)连锁止水孔宜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浆液的配比、主要性能指标及注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
6)注浆管顶端应高出地表不少于200mm,钻孔封口深度不得小于0.5m,四周用干性水泥或水泥-水玻璃浆液封闭。
7)连锁桩严格按照《连锁混凝土预制桩墙支护技术规范》(CECS 436:2016)及《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2014)施工。
3、连锁桩对比钻孔灌注桩的优势
(1)施工速度:1台连锁桩沉桩机每天可以施工约500m长度的连锁桩,而1台灌注桩机每天可以施工约40~50m长度的钻孔灌注桩,即连锁桩施工效率为灌注桩的10倍以上。
(2)桩身混凝土养护:连锁桩为工程预制,现场无需养护,而钻孔灌注桩再混凝土灌注后需养护28天才能达到标准强度。
(3)止水施工:连锁桩只需在两相邻桩对接后形成的椭圆形(长轴12mm,短轴8mm)止水孔内注浆止水。4个人工每天可完成600m长的孔内注浆,无需大型设备;而传统水泥土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需形成大直径桩体,一台大型设备每天可完成200~300m搅拌桩或旋喷桩。
(4)地下结构施工:连锁桩可紧贴地下室侧壁,兼做地下侧墙的外膜,减少了地下侧墙外的挖填和基坑换撑施工时间与费用。
另外,连锁桩施工主要用到吊桩设备与沉桩设备,设备配置较为简洁;而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需要的设备较多,包括钻孔设备,泥浆循环设备,钢筋笼制作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运送车辆等,施工较为不便。
考虑到打桩、混凝土养护、止水施工及养护及挖填和换撑的情况下,连锁桩方案比钻孔灌注桩方案节省工期至少1个月左右。
(5)经济性分析:经测算,采用连锁桩支护方案比常规钻孔灌注桩方案节省造价达70万元。从以上分析可知,连锁桩方案比钻孔灌注桩方案节省工期1个月以上,以一个项目10亿元资金成本测算,每个月的财务成本高达1千万,相比而言,连锁桩方案节约的成本相当可观。
结语:
目前本工程已顺利施工完毕,证明连锁桩可以适用于宁波软土地区。虽然相对于钻孔灌注桩优点突出,但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谈下自己的思考。
1)进好土层能力较弱
本工程围护桩持力层为3层粉土,桩基施工过程中进入该层土困难,部分桩基沉桩不到位,后截桩处理,后续需对工艺做适当改良,增强进入相对硬土层的能力。
2)定位不准确
连锁桩需要定位准确,才能形成一面平整的墙体,实际施工时由于机械较重,而地基多为软土,打桩过程中定位架容易发生倾斜导致桩身定位及垂直度难以保证,后续改桩型推广过程中需同步改进施工机械。
3)轉角处连接不可靠
由于构造原因,转角位置连锁桩不能很好的相互咬合,实际施工中采用转角位置补打高喷的方法处理,后续可以开发专门的转角异型桩,使转角位置也能很好咬合。
4)接桩工艺较为复杂
目前工艺下的单节桩长不能满足支护桩桩长要求,现场需进行接桩。由于接桩部位往往是支护桩的薄弱部位,要求接头处应设置加强措施。现场在接头位置加焊了钢板,实际受力效果较好,但是现场焊接一方面质量不可控,而且影响施工效率,后续可以深入研究效率高、质量易保证的接桩措施。
参考文献:
[1]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DB33/T 1096-201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