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倩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开闭幕式唯美浪漫,各国运动健儿激烈角逐、不断挑战极限,赛事组织工作平稳有序、温暖有心……北京冬季奥运会给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体育盛宴,赢得广泛贊誉,掀起了冰雪运动的热潮。
光明中学校刊将以“我为冬奥喝彩”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征稿,旨在引导关注冬奥,以此汲取力量、激发自信、传扬精神。学校校刊下设“赛会组织”“人物魅力”“精彩时刻”三个板块,请从中任选一个板块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式作文题。题目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冬奥,关注国家发展,培养家国情怀。如何写好作文,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充分地搜集资料、积累素材,而且要学会分主题整合素材,比如根据校刊的三个板块整理素材。学生还要认真思考冬奥会的意义和精神。这道作文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应该说人人都可以动笔写,但题目也很有区分度,学生需要打破定式思维,将个人体验和情境深度结合,展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此题表面上看是要求学生展示冬奥精彩,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完成许多任务,考查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场景意识。在审题时,学生要注意两点。首先,作文要围绕主题选材。征稿的主题是“我为冬奥喝彩”,这是要求学生对冬奥进行正面评价,把值得喝彩、点赞之处写出来,所写内容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文不仅要选择性地呈现冬奥会的内容,并对此做出思考和评价,还应写出“我”的情感、认识和价值观。其次,作文要有对象意识。作文任务是校刊征稿,作文就要体现征稿的目的,关注写作对象,尤其是要体现“汲取力量、激发自信、传扬精神”的宗旨。作文最好有针对性地写出冬奥会对当代青年的意义和影响。
立意参考
本道作文题写作任务驱动多元,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的空间。学生无论选择哪一个板块,都要将值得“喝彩”处加以提炼、分析和升华,写作时都应既要有对具体事实、场景的精彩描述,又要有与之相关的评价和思考,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
立意构思一
若选择向“赛会组织”板块投稿,学生可以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办会理念入手,强调“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也可以写开闭幕式的“中国味”、赛事组织者以及志愿者、后勤人员的热情服务等。学生作文若能从大国形象、大国影响力、国际责任、对冰雪运动发展的意义、对全球抗疫信心和各项事业发展、中国文化自信、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角度提炼主题、深化立意,则更能体现学生的思考水平和思维深度。
立意构思二
若学生选择向“人物魅力”板块投稿,写作时可重点体现“魅力”而非成绩,比如运动员对体育的热爱与坚守、夺金之路上遇到的坎坷等。学生还可以写人物对体育精神的诠释、新秀与老将的坚持、队友间的团结互助、各国选手间的友爱、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的默默付出等内容。从年轻人的角度去解读品质、挖掘影响和价值,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受到的激励。作文要能呼应任务场景,体现写作的现实意义。
立意构思三
若学生选择向“精彩时刻”板块投稿,那写作时就要捕捉“时刻”二字所代表的瞬间。写作者要善于观察和提炼,要善于抓细节,体现个性化的观察或思考。学生可以写胜利者夺金的高光时刻、拼搏挑战者奋勇争先的时刻、对手间或队友间互动时刻、成功或失败的感人时刻、人前或人后的细节画面、令人难忘的花絮、选手或观众的动情瞬间等。
参考素材
1.冬奥金句
(1)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巴赫
(2)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史铁生
(3)我觉得我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我的使命是将体育作为一种团结的力量,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分裂的力量。
——谷爱凌
(4)要当最好的,不是要把别人压下去,而是要当自己能当的那个最好的。
——谷爱凌
(5)做不到的话,就做到能做到为止;做到后,就继续做到完美为止;做到完美之后,就继续做到无论做几次都能完美为止。
——羽生结弦
2.冬奥热评
(1)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在多个项目上绽放异彩。我们看到“爱凌”夺冠,看到“翊鸣”惊人,看到开幕式旗手高亭宇打破奥运会纪录,中国短道速滑队混合团体接力登顶,任子威加冕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男子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创造历史一刻,金博洋战胜了金博洋……每一位选手都在超越自己,写就运动生涯绚烂夺目的一页。追梦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越挫越勇才能遇见更美的自己。每一份不服输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种不信命的坚持,都值得喝彩。让我们一起努力奔跑、破冰前行,用顽强的拼搏精神应对未来的挑战。(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2)梦想从未散场,传奇永不落幕。北京冬奥之旅,见证了一朵雪花的浪漫故事,诞生了109枚金牌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世界相拥、携手前行的美好未来。
来自国际社会毫不吝啬的赞美,是对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肯定,也是对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下人们积极向上精神力量的鼓舞。“谢谢!中国!”“谢谢你们,中国朋友!”“祝贺,中国!”……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的致辞中多次使用字正腔圆的中文表达感谢。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体育层面不断刷新的记录、超越自我的意志,而且在于向全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邀约,呼吁各国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上携手奋进,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和平与团结的力量。长远来看,北京冬奥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舞台,凝聚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奥运的火炬,携手相传;精神的火焰,永远向上。“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象征着团结的雪花,一定会飘向世界各个角落,在更多人的心里绽放。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荣光,也是共赴美好未来的希望之光。(选自《人民网》,有刪改)
(3)……志愿者们用微笑传递善意,用专业体现担当。不论是负责咨询的窗口服务人员,还是在看台上指引观众有序落座的引导员,还是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沟通做翻译的海外留学生,热情洋溢的笑容都是志愿者的“标配”,用最简单最直接的笑容传达出友好与和善。除了“面带微笑”的基本要求,专业素质还在更多方面体现。负责兴奋剂检测中心工作的志愿者赵泽华,需要在夜间长时间保持极高的注意力,一丝不苟地完成大量的样品操作,他用严谨专业的态度来守护冰雪盛会的纯洁与公正。而身处颁奖台上的礼仪志愿者们依靠肌肉记忆练成的眼神、姿势、定位、直角的转弯度数整齐划一,展现着中国青年朝气蓬勃的形象和气宇轩昂的风采。
志愿者们借节日传达祝福,用行动传播中国文化。冬奥与元宵节“双喜临门”,志愿者们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邀请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会场工作人员一起猜灯谜、看舞狮皮影、参与趣味比赛“夹汤圆”。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20位大学生志愿者还自发制作手工灯笼,赠送给来华运动员及随队官员,让八方来客沉浸式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10秒”中医药体验馆,志愿者隽文曦不厌其烦地带领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回顾中医药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感受中医之美与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在续写着中医药在世界的故事……
志愿者是冬奥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用热血青春点燃了冰雪运动的激情,激扬起“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阳光的中国。他们就像是一片片雪花,绽放在奥运会的每个角落,也盛开在每个人的心里。(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佳作展示
“闪闪发光”的谷爱凌
姜欣妍
为什么我爱谷爱凌?或许是欣赏她“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矫健身影,或许是感动于她在国外长大却热爱中国文化,或许是钦佩她在激烈角逐中斩获“两金一银”……其实,我爱她的理由远不止于此。【标题新颖有吸引力,且巧妙点明征稿板块。开头呼应标题,几句话概括谷爱凌的魅力,自然引出下文自己的思考。】
我爱她“闪闪发光”的自信和勇敢。在媒体采访谷爱凌关于第三跳选择高难度动作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时,她认为自己做出了最遵从内心的选择“勇敢一点,去挑战”。她说:“最后一跳出发前,我一点儿都不紧张,因为我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听上去有些难以置信,但从她嘴里说出来,却不让人觉得夸张或是狂妄。因为她的自信建立在多年坚持训练的专业能力之上。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上挑战自己从未在正式比赛中跳出的高难度动作,这个选择对谷爱凌来说看似惊险,实则平常。谷爱凌在无数次训练中都是“百分之百投入”。她在一次次的滑行、腾跃、降落和一次次的摔倒、再次爬起中,已经积累起足够让她自信、勇敢的资本。所以,她说“我可以做到”,她出发前“一点都不紧张”,因为她相信她有这个能力。这种勇敢而不盲目的自信,恰是许许多多坐在电视机前观赛的我们所缺乏的。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瞬间,明明已经“操千曲、观千剑”,却在本该前进时因忧虑而却步,在本可放手一搏时因犹豫而错失良机,总是容易瞻前顾后、举棋不定,我们常常被“如果万一”的犹疑拽住前进的步伐。蓦然回首时,我们才发现,生命之路上已遍布“本可以”的遗憾。谷爱凌的自信与勇气,有着令人顿感眼前“云开月明”的感染力。年轻人,你也可以闪闪发光,勇敢去做吧。【这一段段首用“闪闪发光”形容谷爱凌的自信和勇敢,用词形象贴切。接着,文章深入剖析她自信勇敢的原因,与“我们”进行对比论述,给人以启示和鼓舞,彰显征稿的意义。】
我爱她“闪闪发光”的善良和智慧。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后,获得冠军的谷爱凌第一时间不是为此欢呼雀跃,而是走向因失误而痛失金牌的选手泰丝·勒德,在她掩面哭泣时跪地安慰她。古往今来,面对期盼已久的胜利时,得意忘形者有之,忘乎所以者有之,飘然傲物者亦有之……他们大多沉浸于自己成功的喜悦之中,当然无暇顾及他人。但谷爱凌却不是这样,在挑战女子最高难度动作成功后,她并没有夸耀自己的实力,而是感谢第一个在比赛中跳出此动作的泰丝,真诚感谢泰丝带给她的激励。她以惊艳表现夺冠,却并不急于为自己庆祝,而是去安慰伤心垂泪的对手。她的善良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谷爱凌知道,对奖牌和荣誉的追逐固然是比赛的主旋律,但友谊永远是流淌其间的不变的基调。因为分享着对同一项运动的激情与热爱,所以运动员们站在了赛场上,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共同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这一段分析评价谷爱凌的善良和智慧,一方面继续通过与众人对比体现其魅力,另一方面联系体育运动精神加以升华,巧妙提升文章立意高度。】
我爱她“闪闪发光”的……
我爱谷爱凌的理由有很多。她就像江流对岸的灯塔,让人感觉难以企及。但那隔岸灯塔闪烁的光芒是那么明亮,指引和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挑战自我。【结尾以灯塔为喻,颇为贴切,总结谷爱凌之于我们的意义,既呼应征稿主旨,又耐人寻味。】
【点评】
文章构思巧妙,以设问开头,结尾以比喻作答,以大众化的答案引出个性化思考,以凝练生动的语言引人共鸣。文章很有审题意识和对象意识,作者联系自身,结合生活中的典型场景,通过对比深入挖掘谷爱凌“闪闪发光”的品质。文章既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的思考,又蕴含着真诚的钦佩之情,同时充分呼应了征稿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