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银浩
发展蓝图:
在高标准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基础上,港口、产业、城市、人文融合发展,开发区体制优势、自贸试验区开放优势、高端制造产业优势、城市临港滨海优势充分发挥,基本建成产业高端、文明典范、生态宜居、善治智治、共富共享的临港智创之城、滨海秀美之城,奋力建设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高能门户。
主要任务:
◎ 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的标杆门户
◎ 打造港产城文融合发展引领区,建设协调发展的引领门户
◎ 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绿色发展的示范门户
◎ 打造特色型自贸片区,建设开放发展的样板门户
◎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建设共享发展的先行门户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今后五年,北仑要在战略上统筹好“稳”与“进”、“量”与“质”的关系,在战术上对标一流、争先进位,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大清理、大整治、大攻坚,努力推动区域规划大统筹、发展空间大腾挪、港产城文大融合、开放优势大重塑、交通体系大构建、城乡品质大跃升、数字变革大推进和干群士气大提振,奋力开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到2026年,全区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2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1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超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强化全域功能整合,加快格局重塑重构。统筹全空间、全要素、全产业,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北仑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推进空间重塑,重点推动凤凰城成为自贸试验区新地标、滨江新城融入宁波主城区和甬江科创大走廊、梅山湾新城成为宁波海洋中心城市标志性板块。统筹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国际供应链创新,推进产业链条重构,着力打造“油头化尾”、集成电路、汽车关键核心部件、高端模具等标志性产业链条,增强区域产业链接力、资源配置力、创新驱动力。统筹国土空间整治、要素资源整合、保障机制创新,推进要素重组,推进双轨关联、先租后让、弹性供应、M0用地模式创新,全面推广“标准地”制度。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制造高质高端。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钢铁、能源、造纸、纺织服装等领域龙头骨干企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做优高端制造业,持续推进数字车间、未来工厂建设和制造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建成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海洋高科技、工业母机等领域引进生成新项目,构建未来产业新蓝海。完善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推动一批企业上规、上云、上市、上榜,精准帮扶中小企业成长。
强化自贸引擎拉动,加快开放提标提级。坚持创新为重,发挥新制度新机制的引领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在油品贸易资质、地下洞库产权制度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等领域放权赋权,争取部分省级管理权限下放、市级管理权限能放尽放,探索先行先试新机制,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坚持服务为要,发挥优良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推行最少审批、最优流程和最佳服务,加快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坚持项目为王,发挥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和区域性特色金融发展中心。
强化港产城文融合,加快城乡变靓变美。建设現代化国际港城,启动新一轮城市形象设计,推进城乡风貌整治,建成城市客厅,增强城市的临港属性、海洋特色和自贸气质。建设青年理想之城,持续深化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试点工作,建成青年SPORT港、青年创业创新大厦等标志性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新时代新型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和城乡一体的乡村建设布局,推动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强化人民至上理念,加快共富争先领先。下大决心补齐短板,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保障,秉持“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就是提高站位、定位、地位”的理念,谋划实施新一轮重大民生实事工程。花大力气改革创新,完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推广工业社区单元试点项目,推进市民化改革,加强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大气魄抓数字变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能,打造“活力港城”“智慧公交”等应用场景,推行入学、就医、创业、帮扶等“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掌上办。
强化“两山”理论践行,加快美丽示范典范。实施“双碳”引领行动,持续推进低碳试点,全面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环境“三线一单”管控,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强化生态治理攻坚,持续深化“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创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率先建成省级全域“无废城市”。深化生态制度改革,健全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进绿色指数制度、运用环保绿码监管手段等“六个绿”改革试点建设。
强化核心价值塑造,加快文化普及普惠。创建文明典范城区,推动灵峰工业社区积极争创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调研基地,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争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打造港口文化金名片。建设北仑区文化艺术中心、档案馆新馆、非遗公园、东方大港景区、奥体中心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不断擦亮“海丝”“港口”等文化金名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浙江省文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推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强化整体智治构建,加快治理创新创优。构建更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持续加强危化品、建设工程、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加快推动“152”体系与“141”体系全面贯通。推进更高质量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网络赌博、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广泛开展“八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责任编辑:姚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