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锋
发展蓝图:
主动融入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大局,持续激发澎湃转型活力,不断提升全域品质能级,努力争创“重要窗口”实践样板、共同富裕先行标兵、都市经济高地、拥江未来之城、国际人文客厅,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
主要任务:
◎ 聚焦数创赋能,加快提升都市经济质效
◎ 聚焦拥江发展,加快构筑未来城市格局
◎ 聚焦城乡融合,加快探索共富共美之路
◎ 聚焦改革开放,加快打造国际人文客厅
◎ 聚焦美好生活,加快放大民生治理效能
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寓区域优势特色于市域目标定位,是江北着眼全局、结合实际作出的慎重决策,体现了江北区委站高一位、主动作为,对标对表省市要求,展现江北使命和江北贡献的政治自觉,体现了江北区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提标提档发展能级,展现江北行动和江北作为的战略定力,体现了江北区委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展现江北情怀和江北温度的责任担当。
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江北将加快推进产业“精而强”,以引领性的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支撑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策源上持续形成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功能“聚而合”,推动牵引性的资源要素和前瞻性的功能业态加速集聚融合,形成内联外引、辐射周边的门户新优势;加快推进形态“富而美”,持续深化共富经济和美丽经济,实现全域品质和城市边界显著优化,彰显绿水青山之美、和谐共富之美;加快推进机制“快而优”,将变革的理念思维贯穿全方位各领域,以数创赋能推动转型升级,智慧化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加快推进作风“正而实”,始终保持争先创优、走在前列的工作干劲,始终肩负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始终凝聚共谋改革、共促发展的团结合力。
争创“重要窗口”实践样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完备性、有效性,在江北这一区(县、市)层面的发展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物质成就、制度成果、内涵气质实现全面提升。创智和美的“小窗口”精彩不断涌现,为省市“重要窗口”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江北素材和样本。特别是围绕打造思想阵地、提升服务能级、提升创新能级、提升开放能级、提升城乡品质能级、提升民生供给能级、提升治理能级、提升文化影响能级、提升绿色发展能级、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能级,推动十项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和江北特色的“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取得阶段性进展。
争创共同富裕先行标兵。先富带后富、先进带后进的共同富裕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基本单元协同深化。全域空间绿色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精神文明更加富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共建共享的整体智治格局和谐构建,为省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先行市作出更多突破性、创造性贡献。特别是立足山水兼美、城乡兼优、工商兼富的资源禀赋,统筹片区组团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城乡风貌整治,加快推动全域共融共富共美共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争创都市经济高地。数字经济前沿产业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撬动重大产业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更加凸显。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融合协同发展。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创业文化、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初步建成涵盖全域全链全要素创新生态体系的高能级创新型城区,成为全市数创赋能活力高地和全省数字经济科创高地。特别是坚持数创赋能驱动和实体实业支撑,充分发挥创新人才支撑、数字经济融合、产业平台引擎作用,加快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链式集群发展为主体的都市经济高地。
争创拥江未来之城。坚持以未来彰显品质,构建有机联动的城市空间格局,不断深化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三生”融合的全域发展框架,加快形成“以城聚人、以人带产、以产兴城”的和谐发展闭环,推动城市首位度持续提升,成为宁波中心城区未来的重大发展空间和具有时代感辨识度的产城地标空间。特别是秉持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建设标准和运营模式,坚持以前瞻规划布局引领空间格局优化,以重点区块建设联动城乡全域开发,以基础设施建管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构筑规划领先、定位清晰、功能复合、要素齐全、“城人产”紧密融合的拥江未来之城。
争创国际人文客厅。慈孝文化、开放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沿滨江城市主轴串联成线,形成一系列地标性“传世经典”,彰显水脉与文脉相融、历史与现代交汇的人文之美。国际化形象、开放型平台加快形成,对外交流合作深化拓展,成为承担全市人文品牌传播和对外开放合作功能的核心展示客厅、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的重要人文支撑。特别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合作两手抓,统筹加快数字化改革、践行新时代主题、做强开放型经济,打造数字文明新场景,擦亮文化强区新名片,凸显开放发展新优势,不断展现集变革张力、文化魅力、开放活力于一体的国际人文客厅形象。
围绕“五个争创”奋斗路径,江北将永葆忠诚增强先进性担当,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争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将振奋精神激发创造性张力,为事业发展选用、培育、管理干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将聚焦基层提升基础性工程,贯彻落实“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将严守底线强化纯洁性建设,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进一步形成“四责协同”体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纪律保证。
责任编辑:张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