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知识型教学的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吗,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与德育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了解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增加德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比重,结合数学与德育,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德育教育;策略探讨
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教师示范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指南也强调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职责,更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发挥出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渗透德育工作,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1 小学数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就是要按照实际的社会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其学业水平的提升。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和道德败坏的社会问题。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弱,所以对上述问题比较敏感。所以小学数学班主任进行有效的课堂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降低学生受不良行为的影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另外,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德育,能拉近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
2.1 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素材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学习,这些相关素材都是教师需要进行挖掘和利用的。在数学课堂教学前,教师要进行精心备课,结合数学课本的教材内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并借助互联网等途径为学生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在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对德育的理解认知水平,教师要重视将相关的德育素材以隐性方式合理融入数学课堂中,进一步实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有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从数学教育内容中提炼相关的数学素材,将相关德育因素传递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理解一些道理,这也十分考验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
2.2丰富教学形式,结合故事渗透德育。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小学数学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以及关键品质,最终让学生形成综合素质。教师可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比如以讲故事的方式,将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通过学习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他们在故事情节的吸引下,能够更加认真地听讲,在了解德育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提升道德与思想水平。
2.3 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其就要注重从逻辑性的角度出发,切实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以及认知现实生活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是因为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数学老师在向学生开展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时,就需要提前进行教案设计,要让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性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以从细微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和严谨,这样才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也才能够切实性的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最终数学知识学习成效。
2.4 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深化德育融入效果
实践出真知,一切的教育结果最终都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清楚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理解能力,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拿刚步入小学学习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因为是初次接触正式的数学学习,对数字之间的运算还处于懵懂状态,教师就尽可能的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实践教学。
2.5 向学生讲解数学故事,增强学生德育水平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学习一个课题都离不开世界各国数学方面人才的努力,他们对世界数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们渗透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识,这样能够更好地激起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自信心和成就感。比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课程时,针对如何推导长方形周长的数学公式或者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学生们会出现各种疑惑和学习困境。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数学家欧拉帮助父亲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来设计羊圈,也可以向学生们讲解华罗庚为国家做出各种数学贡献的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天赋和潜能,并且也能够让学生们以后在探究问题时产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求知欲,从而更好地陶冶他们的数学情操。让学生们拥有更加积极乐观细心的态度来面对各种数学学习困境。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行为将会产生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2.6 发挥教师评价的最大价值
教师评价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指挥棒”。教师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职能者,还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一方面,教师要完善评价方式,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品德、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学习习惯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采取具体化的鼓励性评价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积极的评价语言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期望效应,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爱。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善于挖掘数学课堂中的德育素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策略,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使数学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薛梅.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 吉林教育, 2021(13):2.
[2]潘素芳. 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