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摘要:糖尿病属于临床发病风险较高的慢性疾病,初诊糖尿病患者若能尽早接受有效的治疗,加强血糖的管理,可改善预后。因此,全面监测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能为控制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动态血糖监测仪属于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佩戴便携及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的特点。本文参考其他文献对动态血糖监测仪在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为动态血糖监测仪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初诊糖尿病患者;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7--02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数明显增多,可能与城市化、老龄化加剧及饮食习惯改变导致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及中国人对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1]。2020年4月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近3亿,并且往年轻化趋势发展[2]。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3-4],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以及病程在1年内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加强管理,一半以上的人是可以逆转的。而血糖监测是对糖尿病综合防控执行情况的及时反馈,也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并且还能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对延缓病情进展意义重大。
传统的血糖监测多采用指尖末梢毛细管采血法,因疼痛感强,次数频繁,导致很多初诊断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心怀恐惧,甚至拒绝监测,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5]。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近年来得到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持续监测血糖仪器,其通过葡萄糖感应器对患者皮下组织的葡萄糖浓度实施检测,能间接地反映出血糖水平[6]。该系统可以便捷、无痛地记录患者的整段血糖变化,对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动态血糖监测仪在初诊断糖尿病患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相关概念
1.1动态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CGM)在血糖监测指南中被列为血糖监测方法之一,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波动的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检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7]。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由葡萄糖感应器、数据记录器和电脑监测 软件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感应器探头植入患者皮下,最后通过电脑软件把电平值转换为血糖值。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又可以分为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相结合的3C系统、小巧的iPro2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以及最新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等[8]。
1.2初诊糖尿病患者
所有初诊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发布的糖尿病诊断 [9]: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 OGTT 2小时血糖≥11.1mmol/L,并且为新诊断或明确诊断发病,既往未采用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也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
2.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情况
2.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测定值与静脉血糖与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值比较
相关研究表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值与静脉血糖值有良好相关性。王金华[10]等用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实验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在血糖由正常急剧降至25mmol/L且持续1h,而后血糖恢复至正常过程中,发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值与静脉血糖值变化一致。国内的研究结果显示,动态血糖监测仪测定值与静脉血糖值呈显著相关性。郭风先[11]等报道,150例糖尿病患者2476个动态血糖监测仪测定值与相关指端血糖值结果一致。国内动态血糖监测的结果显示,动态血糖监测仪测定值与指端血糖值密切相关。但应注意,组织间葡萄糖值浓度的变化较血糖滞后4-10min。
2.2适用人群
2.2.1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通过对临床各种研究的归纳总结可得出,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主要适用的患者包括以下几个类型:(1)1型糖尿病患者;(2)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已进行药物控制但血糖仍然波动很大的糖尿病患者。(4)夜间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13]。
2.2.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适用人群与回顾性系统相比略有不同。在以往的研究中看到,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更愿意使用此种系统监测血糖,因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展示血糖情况,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加了解自身血糖的情况,进而动态调整饮食、运动方案等,可以更快地使血糖达标并优化生活习惯[14]。高艳红等人[15]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了血糖监测,观察到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糖變化,为调整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依据。还有学者[16]通过对危重症并同时伴有高血糖的患者采用实时动态血糖检测,发现该类患者各个时间段血糖水平均低于指尖末梢监测法。其他相关的研究还显示[17],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应激性高血糖强化降低血糖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2.3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此种监测系统方便快捷,同时不受任何生活方式干扰,已受到更多人群的喜爱。睡眠质量差的老年患者、对监测血糖具有较大心理负担的患者、外出活动较多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更加青睐于此种监测方式。通过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患者可自行监测任意时间段的实时血糖,加强了对血糖的关注与管理,进而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依从性[18-19]。
2.3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不足
根据以往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可见,动态血糖监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检查费用过高,普通家庭难以承担昂贵的费用;并且对专科技术要求高,如植入角度不合理可能导致监测失败,所以必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去执行[20]。因此,此类技术在基层医院还比较难普及。
在系统特有的性能方面,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最多只可佩戴14天[21];并且所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埋入患者皮下的传感器都不能暴露于强磁性或电磁辐射,因此在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前应将其移除[22],而对于检查比较多的患者,每次重新植入传感器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让患者产生抵触。还有数据显示,大剂量服用水杨酸和抗坏血酸会干扰葡萄糖数据的准确性[23]。
综上,目前在我国二线城市以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使用还没有得到很大普及,未能有效利用该先进系统结合用药和生活方式来更快地控制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推进与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3.初诊糖尿病患者特点
以往的研究显示,采用常规降糖类药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无法解决胰岛素抵抗问题[24]。而国内外均有研究指出,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够改善血糖相关指标,并且也能改善胰岛素分泌的状况[3-4,25]。
据一项研究数据显示,青、中、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3.47%、48.99%、27.55%,中青年人群占据了相当比例。而该年龄段患者大多工作繁忙,外出活动多,不能做到健康、规律饮食,并且对频繁的血糖监测比较抵触[26]。
因为大多数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而衡量胰岛素治疗是否有效、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就是血糖值,所以初诊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未稳定的时候需要每天监测多次血糖。刘璐[27]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无法连续性地实施血糖监测,疼痛是重要因素之一。疼痛可以引起情绪的变化,进而增加血糖的波动,血糖的波动又可以降低患者痛阈,从而疼痛感更强,形成恶性循环,易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28]。因此,许多初诊糖尿病患者对于频繁的血糖监测都抱有抵触心理。
4.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都已经采用了相应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来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其使用胰岛素前后、或使用某种胰岛素类似物前后的血糖值变化。如某医院采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的方式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强化治疗前后的血糖波动情况,揭示血糖变化特征,以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29]。还有学者观察到,初诊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强化治疗过程中,使用动态血糖仪的患者其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未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的患者,并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30]。 孔令敏等人[31]使用该系统探讨了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变化,为总结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还能更好地观察到不同胰岛素泵之间的差别及对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出使用哪种胰島素泵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32]。
此外,通过动态血糖仪提供的数据更清晰能看出患者的饮食、运动情况对血糖的影响,及时地调整初诊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基础率与餐前大剂量,制订更适合患者的个性化饮食与运动方案[33-34]。
已经有研究显示,佩戴CGM的患者普遍病耻感更低,焦虑、抑郁情况也相对更轻,因此,使用CGM能从心理层面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35]。初诊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偏低,更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后续的治疗,但在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数量尚少。
5.小结及未来研究方向
糖尿病是当下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初诊段糖尿病患者数量日益增长,临床上常予以该类患者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使其血糖水平降低,同时能延缓病情的进展。但初诊糖尿病患者初期用药时血糖波动较大,并且对多次的指尖末梢血糖监测导致的疼痛感心存恐惧。因此,在初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及时、有效的方式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情况极其重要。动态血糖监测仪能持续显示出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患者治疗期间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为不同糖耐量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此系统的运用还能让患者对自身的血糖情况能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调整饮食结构及运动方案,让患者更好地进行血糖的管理,把血糖控制得更好,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总结以往的研究可得出,在临床上动态血糖监测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而以往在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大多都集中在观察药物疗效上,但对于观察饮食情况、运动类型的改变对血糖值产生的影响这个方向研究尚少;同时,关于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负面情绪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以上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继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白书忠,徐卸古,田京发,等. 糖尿病防治健联体的构建与实施[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9,13(1):3-6.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3]Lean, MEJ, Leslie, WS, Barnes, AC, et al. Durability of a primary care-led weight-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2-year results of the DiRECT open-label, cluster-randomised tri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7:344-355.
[4]4.Lean, ME, Leslie, WS, Barnes, AC, et al. Primary care-led weight management for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an open-label, cluster-randomised trial. Lancet. 2018;391:541-551.
[5]何巧,刘宇,赵芳,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33(11):26-30.
[6] 肖莹,贾春玲. 动态血糖监测的评估及进展[J]. 自我保健,2020(8):246,253.
[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8):3388-3392.
[8] 赵丽华,周媛媛,张宇,等.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新进展[J].当代护士,2021,28(2): 6-7.
[9] 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60-61.
[10]王金华,杨为霞,潘建新,等.病情控制良好T2DM患者低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效果[J].海南医学,2019,30(5):582-584.
[11] 郭风先,马晓鑫,胡广倩,等.奥马哈系统干预模式对接受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法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2):2039-2043.
[12]王恬,陆海英,王成浩,等.老年糖尿病患者持续血糖监测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21 ,56(5): 705-709.
[13]刘梦雪.iPro2 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配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标准生活模式建立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1):25-26.
[14]徐贵生,王建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进展[J].糖尿病天地,2020,17(4):290-291.
[15]高艳红,关争梅,林牡丹,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胃转流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3,27(20):2115-2116.
[16]王姝琴.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6):47-50.
[17]王辰,帅学军,朱宇清,等.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作用的Meta分析[J].中国医疗备,2016,31(5):169-172.
[18]张雪珂,闫雅凤,彭丽丽,等.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1,34(7):180-182.
[19]翟湘靜.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问题与解决对策[J]. 饮食保健,2021(24):42.
[20] 赵丽华,周媛媛,张宇,等.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新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6-9.
[21] 滕之钦,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1例初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现代养生,2019,09:211-212.
[22] 龚建梅,动态血糖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相关护理问题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第7卷 第23期184-185.
[23] 冯实,梁淑新,赵海歌,等.影响便携式血糖仪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干扰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21,2:298-302.
[24]张高明.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p 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40(1 41:1758-1759.
[25] 刘恒君.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7):194-196.
[26]郑新华.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 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
[27]刘璐,金晓燕,王群.糖尿病患者血糖仪持有及血糖监测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7):20-21.
[28] 张凤.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指尖血糖监测患者疼痛的影响[J]. 糖尿病地,2019,16(5):232.
[29] 杨颖,张晓梅,李金姬,等. 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6(5):280-281.
[30]刘天,谢文,叶建红,等.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动态血糖变化[J]. 现代医院,2008,8(5):25-26.
[31] 孔令敏, 汤海南, 陈维东, 等.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糖变化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8, 13:6-9.
[32] 周立新, 杨晶, 孙荃,等.722型和712型胰岛素泵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4:248-250.
[33]蔡红雁. 动态血糖仪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6):29-30.
[34]苏桂蓉, 陈金锋, 金艳,等.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 6:685-687.
[35]马飞月, 杨学惠.动态血糖监测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患者焦虑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饮食保健,2021,2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