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科学之秘 品成长之趣

2022-04-22 20:19:37许丽棉
幸福家庭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象科学探究

许丽棉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师要确保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贴近,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入手,帮助幼儿丰富经验和拓展视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时,要充分把握大班幼儿的认知经验,基于生活教育理念,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以调动幼儿的探索热情,让幼儿在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主要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探索大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创设与实施方法。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教育是幼儿亲身体验自然的过程,通过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自主实验和交流探讨,幼儿能充分地感知科学探索的乐趣,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大班幼儿具有勇于探索和好奇心旺盛的特点,教师以幼儿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大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具有“以幼儿为本”的思想,激发幼儿对周围现象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在观察与探究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并运用科学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师要结合各阶段幼儿的特征,引导幼儿探索周围的世界,让幼儿通过看、听、摸、闻等方式获取有关世界的经验。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能自主发现周围的环境,自主发现有趣的事物,并通过自主观察与动手操作的方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目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生活小游戏,调动幼儿对周围现象的观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促使幼儿充分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科学探究,并通过与同伴交流经验的方式,得出各种结论。

空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忽略,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为了让幼儿对探索空气产生兴趣,明白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开展了“空气在哪里”的科学探究活动,借助各种生活小实验,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首先,教师拿着一个空袋子对幼儿说:“老师的袋子里装了神奇的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呀?”接着,教师邀请幼儿过来闻一闻、摸一摸,询问他们能否闻到味道、摸到东西。当幼儿回答什么都没感受到以后,教师又继续问幼儿:“摸不着、闻不到、无色无味的东西是什么呢?”一些幼儿马上说出了答案:“是空气!”教师表扬了幼儿,并神秘地对幼儿说:“接下来,老师要表演一个魔术。”只见教师拿着一个装满水的小塑料杯,盖上了一张白纸后倒转过来,纸片却没有掉下去。幼儿感到十分惊讶。于是,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了实验原理,告诉幼儿装满水的杯子没有空气,大气压力的作用让纸片不会掉下来。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幼儿非常熟悉的空气为主题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让幼儿对空气形成了更加具体的认知,同时也让幼儿认识到了空气的重要性。教师借助这样的活动,能让幼儿学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爱护环境、保护空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应给幼儿过多的束缚,而是应鼓励幼儿自主思考、自主动手,让幼儿从中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契机,从大自然中挖掘各种科学教育资源,关注的幼儿兴趣点,引导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索,促使幼儿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大自然中有很多美好和神奇的事物,教师借助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悟自然之美和万物生机,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教师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幼儿关注周边事物,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让幼儿懂得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全面了解大自然,深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一名幼儿正在玩叶片,突然,他兴奋地对大家说:“叶片里有好多线呀。”这句话引来了其他幼儿的围观。一些幼儿也捡起地上的叶子观察着说:“快看,叶子里有好多细细的线,像蜘蛛网一样。”幼儿带着对“线”的疑问询问教师,教师则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幼儿一起收集地上的落叶,并带领幼儿探索关于“叶脉”的科学知识。首先,教师请幼儿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叶子,并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其次,在幼儿观察和记录完毕后,教师借助视频给幼儿科普关于叶脉的知识,让幼儿对叶子上的“线”有了更多了解;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创意叶脉拓印画活动,让幼儿将叶脉的纹理留在画纸上,并对照前面了解到的叶脉知识,说一说自己拓印的叶脉属于哪种。

大班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点,与幼儿一起收集落叶、探究知识,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解開心中的疑问,在一次次发现问题和持续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掌握更多解决问题和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幼儿体会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科学活动本身具有复杂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要基于大班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主动运用经验解决某一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与同伴展开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此同时,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幼儿集思广益,可以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生活现象,这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展开合作。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展开积极的交流和探索,增强自身的问题思考能力,还可以感受团队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和乐趣。

在一次探究虹吸原理的实验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通过合作设计一个吸管抽水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将幼儿两两分组,每组分配两只玻璃杯、一根吸管、一瓶色素和一些清水,幼儿通过合作,将染色的水倒在一个玻璃杯中,再将吸管剪成两边一样长的V字形,把剪好的吸管浸泡在清水中装满水,紧紧按住吸管两端,将吸管一端插入装满液体的玻璃杯,一端放入空的玻璃杯,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这种有趣的探究小实验,幼儿明白了虹吸现象的原理。接着,教师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运用虹吸原理的地方,尝试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生活经历。在此环节,教师可以与幼儿展开积极地互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这些科学现象。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回家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解释虹吸原理,在培养幼儿科学意识的同时,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案例中的科学小实验,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幼儿天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兴趣。教师要通过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调动幼儿的探索积极性,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实现各项能力的发展。高质量的科学探索活动,可以初步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让幼儿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当与其他类型的活动相结合,教师要以各種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产生更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可以从幼儿喜爱的皮影戏活动入手,开展一期关于影子和光的科学探究活动,尝试借助这种活动,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能充分融入活动并自主动手操作。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可以逐步形成科学思维,为日后开展更加深入的科学探索活动打好基础。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皮影戏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对皮影戏的操作,幼儿发现影子和光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为此,教师以一段趣味十足的《孙悟空借芭蕉扇》的皮影戏视频,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探究欲望,将幼儿带到了光与影的世界之中。在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给每组幼儿分配了一只小小的手电筒和一些积木小人,让幼儿与同伴一起探究,并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幼儿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发现了光源远近和影子大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光源离物品越近影子越小,光源离物品越远影子越大。接着,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探究方式,验证自己得出的这一结论,以此培养幼儿更加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为出发点,引导幼儿对其中的科学现象展开探究,并鼓励幼儿通过观察记录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总结出实验规律。这种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实验探究活动中,体会集体科学活动更多的乐趣,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在开展大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需要在长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基于此,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围绕各种有趣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展开深入探究,鼓励幼儿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并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交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索氛围,调动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以趣味的科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第一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现象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科学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科学拔牙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