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应急漂浮静稳定性计算分析

2022-04-22 07:14:38张宝瑜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急漂浮;完整稳性;破舱稳性

中图法分类号:V27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直升机作为具有稳定悬停能力的旋翼飞行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近海的快速运输、海上搜救和消防直升机悬停取水等,都需要直升机在水上飞行。虽然直升机发生故障的概率随着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大大减少,但飞行架次与时间的增多,整体发生事故的架次数不会减少。当直升机在水面上飞行发生故障需要迫降时,就需要直升机的应急漂浮系统发挥作用,使直升机具有足够的漂浮稳定性,留给机组人员足够的逃生时间。

直升机的漂浮稳定性分析多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汪正中、马玉杰[1]建立了直升机的横向稳性计算方法,并完成了某型直升机的漂浮特性试验;陈彬、殷士辉[2]以三维势流理论为依据,建立了直升机的漂浮稳定性计算方法,对漂浮姿态、横向稳定性、耐波性以及抗风浪等级进行评估,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江婷[3]等以模型试验为基础,验证了规则波条件和自由漂浮状态下直升机的漂浮特性。

本文通过水动力常用软件MOSES对样例直升机及两种应急漂浮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其静水力条件下,不同风速下的完整稳性与破舱稳性。

2方案设计与模型建立

直升机上部各构件不提供浮力,为方便计算,对直升机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即去掉上部旋翼、发动机、尾桨,建立响应迎风面,只保留机身与浮筒,忽略机身外部小设备,假定机体密封性良好,浮筒受到挤压不发生变形,完成的机身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对于应急漂浮系统,通常采用充气浮筒提供额外浮力,本文设定单一大浮筒和分散多浮筒两种应急漂浮方案。浮筒设置方案一的单一大浮筒,在机体两侧各设置一个长为2.5m、半径为0.35m的圆柱形浮筒,计算漂浮状态时,浮筒为充满气打开状态,简化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

方案二为分散多浮筒,机体两侧布置有一前一后长为1.2m、半径为0.35m的两个浮筒,简化后的模型如图3所示。

3完整稳性分析

本文是对直升机进行静稳定性分析,因此假设直升机处于静水条件下[4],直升机在静水力的作用下,水线面为一水平面,仅有风力作为外部作用力,依据船体计算经验,横倾方向,倾覆的可能性最高,故本文只考虑横倾。在静水稳定性计算中,最重要的结果是初稳性高。参考船舶原理[5]初稳性高即直升机型心至重心的距离,初稳性高越大,则结构物的静水稳定性越好,反之,结构物在静水中的稳定性就较差。漂浮物倾斜稳性计算如图4所示。

对三组模型进行横倾的稳性计算,由于初稳性高为直升机型心至重心的距离,与受到的外力无关,故同一模型在各个风速条件下的初稳性高结果相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参考海上平台的审定要求[6],经自由液面修正后的初稳性高度应不小于0.15m。表1中初稳性高均大于0.15m,说明在三组状态下,机体均能保证在静水漂浮下的完整稳定性,能抵抗一定的倾覆力矩。应急漂浮系统方案一与方案二都能提高机体的静稳定性,方案一更有优势。

为了更进一步反映的静水漂浮稳定性,通常采用静稳性曲线来表示,静稳性曲线横坐标为横倾角,纵坐标为力矩,参考船舶漂浮稳性理论,当直升机漂浮于水面时,恢复力臂曲线大于倾覆力臂曲线时,直升机能抵抗倾覆,具有可靠的漂浮静稳定性(图5)。

无风环境下,由计算得到的初稳性高可知样例直升机具有足够的完整稳性,但当风倾力矩大于机体自身的复原力矩时,机体会发生倾覆,对运输人员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对三组模型在10~70kn风速影响下的复原力矩曲线与风倾力矩曲线进行计算,得到各状态各风速条件下的静水力曲线如图6所示。

受篇幅所限,不罗列各状态的静水力曲线图。参考海洋平台的稳性要求,横摇角从零至第2交点或进水角处的复原力矩曲线下的面积中的较小者,至少应比至同一限定角处风倾力矩曲线下面积大40%,计算各状态的面积比,结果见表2。

由计算结果可知,光机身在风速大于60kn时,面积比小于1.4,不能提供足够的对抗倾覆的能力,方案一與方案二的应急漂浮设计明显提高直升机对抗倾覆的能力;随风速的增加,直升机的抗倾覆能力逐渐下降;方案一具有更高的静水力稳定性。

4破仓稳性分析

由于直升机不是用于水面漂浮的载体,仅在发生意外时提供有限的漂浮能力,故机体没有像船舶一样具有良好的水密性,需要考虑机体进水的稳定性。假定舱室进水,将机体简单划分为乘员舱与燃油舱,舱室外形如图7所示。

与完整稳性的计算相似,计算舱室破损后的静水力曲线如图8所示。

当机舱进水下沉后、受风力联合影响后,破损水线应低于可能导致发生继续进水的任何开口的下缘,才能继续提供足够的静水力稳性,即发生进水的横摇角与平衡状态的差值大于零,计算三组状态得到的差值结果如表3所示。

由计算结果可知,燃油舱进水时对机体的静水力稳性基本无影响(表4);乘员舱进水时,光机身的进水角与平衡角差值小于零,不能提供足够稳性,直升机有倾覆沉没危险;两种应急漂浮方案都能提高机体的漂浮静稳定性,方案一给出的漂浮稳性效果更好。

5结语

利用直升机执行水面上的人员运输任务时,需要配备应急漂浮系统。本文对样例直升机的静水力完整稳性与破舱稳性进行计算,验证两种应急漂浮系统设计方案均具有可行性,其中方案一的单一大浮筒对机体的漂浮稳定性有更好的提升,但实际安装时还需考虑尺寸与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应急漂浮系统方案。

作者简介:

张宝瑜(1994—),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直升机飞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