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

2022-04-21 13:04:02闻晓燕张园园
护理与康复 2022年4期
关键词:肘部塑形外渗

闻晓燕,马 黎,张园园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14

CT增强扫描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但是增强扫描需要高压注射大量造影剂,容易发生造影剂外渗。造影剂外渗是指无意中将造影剂注射到健康的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预期的血管,可能到达邻近的组织,例如皮下、神经和肌肉组织等[1-2]。造影剂外渗若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则会出现水泡、溃烂、血管神经萎缩等症状,严重者后期可能发生组织局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3-4]。造影剂外渗还会影响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文献报道,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为0.3%~0.9%[5]。造影剂一般以1.5~8.0 mL/s的速率经外周静脉输注入患者体内,短时间内高压注入高浓度、高黏性的造影剂以达到检查要求,所以一般选择粗直的静脉,首选肘前静脉[6]。由于肘关节是活动度相对较大的关节,肘部静脉注射时,肘部活动容易导致针头滑脱和发生外渗。为了降低静脉药液外渗,传统的固定方法采用夹板或纸板等固定,再以多条胶布或绷带缠绕。此过程中患者必须长时间保持上肢伸直,借助夹板或纸板的硬度起到固定作用,容易使上肢过度疲劳。为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CT增强扫描期间安全、舒适,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设计了一种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0 2 2053286.3)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设计与制作

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包括肘部固定器、通孔及固定件三部分组成。固定器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存储槽,用于放置患者肘部。肘部固定器为弯曲结构,由高分子聚合物的低温热塑材质制作而成,具有不吸收射线、加热软化后具有良好的塑形效果和特有的形状记忆功能。固定器两侧开设有若干通孔,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连接带、固定环、搭扣式固定带及连接件。连接带设置在固定器一侧,固定环设置于连接带上,固定器另一侧设置有搭扣式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为魔术贴,固定带为弹性带。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示意图、实物图分别见图1、图2。

1.固定器;2.通孔;3.固定件;31.连接带;

图2 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实物图

2 使用方法

将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在65~70℃的水中或烤箱中加热2~5 min软化,软化后可以拉伸,其顺应性好,可根据患者肘部进行塑形,室温状态下3~5 min可以硬化,硬化后成型。由于患者肘部具有一定的生理弯曲曲度,塑形时要求患者上肢自然展开,避免静脉输液时肘部弯曲而造成针头折叠扭曲、输注不通畅,当塑形不满意时,可二次加热或局部加热再次塑形。使用时,将患者肘部放置于存储槽内,将搭扣式固定带穿过固定环,通过搭扣式固定带上的连接件对搭扣式固定带进行固定,从而对患者肘关节进行固定,减少活动度,降低输液针头滑出的概率,减少静脉药液外渗。

3 效果评价

3.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6-1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CT增强扫描患者500例,按病历号单号、双号分为观察组(使用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和对照组(使用夹板或纸板固定)各250例。观察组:男104例,女146例;年龄13~76岁,平均(54.18±12.04)岁。对照组:男137例,女113例;年龄21~86岁,平均(59.18±14.14)岁。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审核,编号2021QT054。

3.2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针头的滑脱情况:从静脉穿刺成功至患者CT增强扫描结束期间未发生针头脱出为固定成功,发生针头滑脱需重新静脉穿刺为固定失败。比较两组患者对固定装置舒适度的评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

3.3 结果

观察组有7例(2.8%)发生针头滑脱,对照组有26例(10.4%)发生针头滑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固定器使用舒适度比较

4 体会

4.1 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能减少CT增强扫描过程中针头滑脱

传统固定方法容易使CT增强扫描患者上肢过度疲劳,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使用时可以保留肘部的生理弯曲,避免了患者因上肢疲劳不适被动活动而引起的针头滑脱,而且限制了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起到了穿刺部位局部制动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针头滑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能减少CT增强扫描过程中针头的滑脱。

4.2 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能提高患者CT增强扫描过程中的舒适度

传统的固定方法采用夹板或纸板等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舒适度不高,固定过程中使用的胶布或绷带缠绕,具有出汗后胶布失去黏性导致固定不牢固、舒适度差、胶布易发生变态反应等缺点。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加热软化后根据人体构造塑形,与肘部皮肤接触面积增大,比一般的板状塑型器更舒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肘部静脉输液防针头滑脱固定器能提高患者CT增强扫描过程中的舒适度。

猜你喜欢
肘部塑形外渗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02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46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46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肘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诊治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38
安利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3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5:11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