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延生 王鸽
一、案例简介
王义(化名)男,高二,身体健康。近半个月以来感觉特别烦躁,学习效率低,食欲下降,失眠,尤其是一上化学课就焦虑不安。
王义陈述:父母对我期望很高。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害怕同学学得比我好,每天都学到很晚。最近上化学,有时遇到不懂的题,老师说大部分同学都会,就不讲了。化学是我的优势学科,可我现在连简单的题都不会。优势学科没学好,其他学科肯定也不好!高考越来越近了,高考考不好,就完了,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也很丢人。我特别烦燥,尤其是一上化学课就头痛,遇到难题更是恐慌,学习效率下降,不想吃饭,也睡不着。
王义是在疫情期间通过学校心理热线咨询,在沟通中发现他说话条理,语言流畅,情绪低落,烦躁;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助愿望强烈。班主任反映:很善良,性格较内向,要强,做事一丝不苟,与同学相处较好,最近作业质量下降。王义爸爸反映:半个月以来,情绪比较低落,吃得很少,睡觉总是翻来覆去,经常发脾气。
心理测验结果:SAS 63,SDS 56,显示有中度焦虑,轻度抑郁。
二、问题及分析
(一)诊断结果为一般心理问题。
王义的心理冲突:常型。由生活中的现实事件(化学学习遇到困难)引发;症状持续半个月;社会功能受损:学习效率下降,生活学习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严重;症状仅限于化学学习,并未出现泛化。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经过鉴别诊断排除精神病、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躯体疾病,最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分析
生物因素:正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
心理因素:性格较内向,个性要强;对化学学习和高考存在不合理认知;存在负性情绪困扰,自己无法解决。因此容易引发焦虑情绪。
社会因素:父母宠爱,抗挫折能力差;父母期望值高;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化学学习遇到困难。对化学学习的困难没有客观评价,而是将自己完全否定,以致不知如何应对。
缺乏有效社会支持:因疫情,居家学习,学习方式和环镜发生改变。缺乏与同学的及时沟通,老师的及时指导以及父母的有效支持。是产生学习焦虑的因素之一。
三、思路和方法
(一)思路:
本案例主要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对王义症状剖析,促进其发现自己认知方面的不足,构建合理认知模式,鼓励他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会自我调整,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二)方法:
1.评估与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确立主要问题,了解影响王义情绪和行为的不合理信念。说明测验目的,进行测验(SAS、 SDS自评量表)并反馈结果。
2.领悟阶段:介绍ABC理论,让王义认识到诱发事件并不会导致情绪反应,是他对事件的认知引起了情绪反应。尝试列出所有问题并明确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如:
“化学是我的优势学科,现在简单的题都不会了。”(过分概括化)
“优势学科没学好,其他学科肯定也不好!”(绝对化)
“高考考不好,就完了,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也很丢人。”(糟糕至极)
3.修通阶段:使王义进一步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并帮助其改变思维,放弃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如:
“我对化学学习过分概括化,简单题不会,是知识点有遗忘,并不代表化学没学好。”
“我很努力,化学学习遇到困难,并不代表其他学科也没学好,我太绝对了。”
“只要我努力,高考考不好,父母会理解我,也不丢人,我还可以继续努力!”
4.布置作业:
①请王义把自己不合理信念与本次咨询中得出的合理信念一一对比,并认真思考,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②练习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转化消极情绪;
③疫情期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强体育锻炼,避免开“夜车”。
四、效果
经过三次个性化心理辅导,王义的SAS测试结果:52分。焦虑情绪已明显改善,吃饭和睡眠状态良好,学习效率提高,自信心开始增强。
五、启示
疫情居家学习,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关键原因是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当学生把考试看作是学习的唯一目标,把高考看成是必须通过的考试,就容易引起焦虑。给我们的启示是:
1.引導学生以知识的掌握为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价值,学会合理地利用考试,促进知识的掌握。
2.引导学生“先纵比再横比”,注重自己和自己比,不仅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也能有效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
3.加强学生的抗挫折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椎之一就是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因此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需我们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