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菊成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07)
2020 年初根据教育部通知,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及时部署,明确“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实施要求、组织管理、进度安排、平台指引……”,建立学校QQ 线上教学群和微信线上教学群,指导教师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开展教学,相关教学技术部门随时答疑,确保教学质量。Cojocariu 等(2016)对2000 年至2012 年间关于在线学习的优劣势文献进行研究,发现63 种优势,91 种劣势[1]。2000 年,加拿大的远程教育专家Garrison、Anderson 和Archer 提出教学临场感“为了实现学习者个体的意义建构并达成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成果而对学习者在线认知与社交过程的设计、促进与指导”[2],通过采用营造学习氛围、设计目标指向的学习活动等方式干预学习者的认知和社交环境,以此来促成学生们协作完成知识建构。吴祥恩(2018)认为,网络学习空间在线临场感是在线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学习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情感、行为、动作、认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它能促进学习者高阶层面的心理发展过程[3]。王广新等人(2012)发现学生的教学临场感体验水平与自我报告的学习绩效呈现显著相关[4]。Horzum(2015)研究表明,教学临场感会影响到学生的在线满意度与在线参与的愿望[5]。Santiuste(2016)研究发现在线内容的设计与组织会影响到学习者在线满意度[6]。吴祥恩(2017)的研究发现教学临场感会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成绩等绩效水平[7]。张怀浩(2018)对220 门教师网络培训课程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具有较好教学临场感的课程在学习的设计方面应该具备导航功能,其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设计也需要做到清晰、规范,并且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多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导向;在学习的干预方面,助学者的在线辅导行为,如答疑、点赞、阶段小结、公告等辅导技术有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内容的围绕以及学习任务的聚焦[8]。
近20 年来,教学临场感为在线教学研究提供研究工具,有助于了解不同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在线教学情况。本文作者经过15 周的网上教学与4 周的回校面授与测试,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临场感理论的指导下对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剖析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网络教学中的得失,结合调查和文献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学给出一些建议。
本研究自2020 年3 月9 日开始至2020 年7 月15 日结束,历时19 周,研究包括初始、实施、复习3个阶段。初始阶段是课程教学的前一周,进行网络学习技能的培训,熟悉得实平台和腾讯课堂的操作;实施阶段是课程教学的3~15 周,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在线课程教学,并以教学周为单位,收集统计学生的学习数据;复习阶段是16~18 周,学生返校面授进行考试,顺利完成教学。
选择教学平台与软件。经过调查试用,选择腾讯课堂直播授课。教师在界面左侧功能区选择PPT或视频分享,展示课件内容,利用画板书写重点;学生可以“举手”回答问题,或者到“讨论区”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使用“答题卡”功能,分析统计答题结果,针对学生不懂的内容进行阐释。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借助课堂回放来反思每节课的授课或学习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从“导出成员列表”获取学生姓名、进入课堂、离开课堂、听课时间、举手次数、讨论区留言和答题情况,计入学生课堂平时成绩。
得实教学平台由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平台、共享型专业资源库平台和数字化学习门户组成,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进入课程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后作业、在线测验、提问讨论、完成实训任务、点播教学音视频、下载教学资源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在QQ 教学群和微信教学群布置学生预习、单独询问或集体讨论,在中国日报补充自学(见表1)。
表1 平台使用情况表
整个线上教学过程坚持人与资源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之间互动。
1.问卷调查
本研究借鉴教学临场感方面的论著,依据教学临场感构成元素,编写调查问卷,部分问题的答案可多选。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得实平台和腾讯课堂、微信和QQ 教学群、校教务系统进行收集。问卷包括16 个问题,针对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学习者基本情况,平时学习英语的时间等;其次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方式等;再次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方式、对课程教学方面的建议以及收获;最后询问学生对目前课程的满意程度及其原因。调查对象为计算机等专业7 个合班(14 个行政班)的大一学生,共577 人。
调查结果:
多数学生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偏少,93%的受调查学生每天学习英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7%的学生学习1 小时。只有28%的学生坚持课前预习(18%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解决,6%请教老师,4%记录下来与同学讨论),72%的学生不预习。多数学生难以全堂集中注意力参与到网络教学过程中,以两小节80 分钟计,35%的学生集中注意力能超过50 分钟,46%在30~50 分钟之间,17%在10~30 分钟之间,2%在10 分钟以下。学生消化吸收课程内容有困难。47%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课堂教学的课时太少,23%认为课程内容难度较大,24%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6%对APP 的使用不熟悉。
与教师互动的方式选择方面,学生比较喜欢用社交软件与教师交流,16%的学生选择课上直接交流,14%选择得实平台,33%选择微信或QQ,但是仍有37%的学生从不与教师沟通。影响学生在腾讯课堂提问和发言的因素主要是英语水平限制和个人爱好,58%的学生选择受英语水平限制,11%选择网络设备,7%选择混学分,24%选择个人爱好。学生基本认同腾讯课堂的作用,77%的学生认为腾讯课堂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11%的学生选择得实平台,8%的学生使用教学软件,4%的学生自学。得实平台使用率较高,95%的学生经常通过平台下载或看课件,看视频或听音频,做作业或测试,5%的学生通过平台提问或建议。得实平台资源是否够用:仅24%的学生认为得实平台的资源很丰富,18%认为较丰富,42%觉得一般,16% 认为不够用。
与同学交流方面,有33%的学生偶尔会通过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只有12%的学生经常会在论坛上与同学交流发言。46%的学生表示很少与同学交流,但是经常查看同学的发言记录。9%的学生不在论坛发言。在论坛发言26%的学生选择“网络连接差,不方便上论坛”,37%的学生没有时间经常上论坛发言,28%的学生学习中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交流,9%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在论坛发言,但经常旁观别人发言。学生的各种原因造成参与度不够。
对于影响学习效果最大的因素,64%的学生认为是教师教学管理,21%认为是自我约束和努力,9%认为是对课程的情感认同,6%认为是课堂讨论互动,多数学生对教师教学管理的认同度偏低。对于影响学好网课的主要原因,41%的学生选择学习动机,24%选择网络环境,13%选择信息素养,22%选择其它课程压力,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对于教师线上教学资源所需提升之处,40%的学生认为需要提升课程PPT 课件,30%的学生认为需要提升音视频材料,24%的学生认为需要提升相关文献材料,6%认为需要提升线上作业。
多数学生基本掌握课堂知识,其中4%学生全部掌握,77%基本掌握,18%较少掌握,1%没有掌握。绝大多数学生对现有课程表示满意,其中2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61%的学生表示“满意”,7%的学生表示“不确定”,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学校教务系统2020 年2 月至2020 年7 月教师教学评价得分92.94,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基本吻合。
2.学生访谈
编制网络课堂学习效果访谈提纲内容包括:通过腾讯网络课和得实平台的学习,你是否满意本次的线上学习,请说一下你的看法;结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觉得哪些方面的设计有待完善;你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有哪些方面?如何解决?访谈对象从每个行政班抽2 位学生,共14 位。
访谈结果:
多数被访谈的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能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教师课件做得很详细,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反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平台增加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不足之处在于课时较少;课程进度较快,且每课内容较多,不利于消化吸收;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课件播放速度太快,来不及做笔记;没有系统化的复习,成绩不稳定。
少数同学认为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不够,平台上课程交互功能单一,在遇到问题时不能有效得到解答。在虚拟的课程学习环境中,学生缺少集体意识,少了情感寄托,在课程学习中容易受网络中其它信息的干扰而离开学习界面,偏离学习目标,学习环境气氛差,不能带动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在线答疑、辅导和评价影响巨大。但是,仅有部分学生愿意和教师谈论自己的学习并寻求帮助。从心理方面说,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有效学习,但是有些学生,在家上网课不像在学校上课踏实,感觉孤独和不安全。
综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在线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生学习技术、能力、态度和动机的欠缺,也包含网络课程、教师以及学习环境等外在因素。学生返校后,面授2 周,大学英语实际课时每周2 学时80 分钟,然后考试,从试卷得分看,1/5 的学生不及格,历年最差,表明之前线上教学的效果不如正常课堂教学。
设计与组织:在课程概览中阐明课程目标,细化为单元、章节、学期。教师在得实平台、QQ、微信教学群发布单元学习任务,告知学习活动的起止日期,单元在线活动指南,提交作业说明,单元考核方式。添加丰富多样的资源及链接。
指导教学:教师呈现内容或提出学习问题,通过教师干预使学生始终围绕学习任务,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及时反馈,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对学习历程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路径,实现教育者临场。
促进互动:分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发帖、回帖、评论等方式交流学习体验,讨论预习成果,组长把成果发到班群进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提问,综合学生观点达成共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单元项目,明确讨论流程,预设话题讨论框架,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对讨论中出现的课程重难点进行答疑。
监管评价:教师监管学生,使学生面对各种网络诱惑提高学习的意志力,在规定时间内专心完成学习任务,提醒与干预消极的学生。评价多元化,由日常性评价、中期评价、期末评价构成。提供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学程记录、经验记事本的过程性评价工具。通过学生周登录平台次数、登录总时长、讨论次数、作业测试提交次数等数据管理落实科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