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坤敏 张 超 宋雪微
中海油石化工程在超大型LNG储罐项目自主建造中玩转碳减排。
中海油江苏滨海LNG接收站一期扩建工程将配套冷能发电装置,打造综合性清洁能源枢纽。供图/中海油石化工程
2月20日,由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石化工程)牵头总承包的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即江苏滨海LNG接收站一期扩建工程6座世界单罐容量最大LNG储罐完成全部承台混凝土浇筑,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作为总承包牵头方和工程设计公司,海油石化工程在LNG冷能利用及下游产业链一步步创新突破,成为我国清洁能源建设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海油石化工程发挥科研成果到技术转化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适应能源转型趋势,深挖清洁低碳绿色能源发展潜力;坚持创新发展,在LNG冷能利用、二氧化碳利用和炼厂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开展自主设计、流程优化、集成创新等推进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高效利用,为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技术价值。
提高天然气产量、增加天然气占比,是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海油石化工程深耕LNG板块14年,先后承担了20余个LNG项目的设计和EPC总承包,承担了中国海油LNG领域90%左右项目的前期咨询工作。
江苏滨海LNG接收站一期扩建工程2023年底建成投产后,LNG年处理能力可达600万吨,折合气态天然气约85亿立方米,将通过管道、罐箱、槽车、槽船等方式源源不断为华东和中部省市供应清洁能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0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2000万棵,为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多绿色清洁能源。
随着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LNG作为清洁能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LNG在汽化为常温气体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冷能,对冷能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减少机械制冷的大量电能消耗(理论上,汽化1吨LNG释放的可利用冷能折合电量约240千瓦时),降碳成效显著。为此,海油石化工程积极开展LNG冷能利用技术攻关,自主开发设计的中海油(福建)深冷精细胶粉有限公司LNG冷能低温橡胶粉碎项目于2014年1月建成投产。海油石化工程承担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能空分项目——中海油宁波LNG冷能空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项目已于2015年1月投产。
LNG冷能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碳排放,是节能降碳的新路径。海油石化工程依托“冷能利用关键技术”课题研究、消化国外冷能发电关键技术,落实冷能发电技术路线,应用于国内首个大型LNG冷能发电项目——上海申能集团上海LNG冷能发电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9月16日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10月建成投运,投产后预计年净发电量2400万千瓦时,节省电量约占接收站总容量的7%。此外,海油石化工程承接的中海油浙江LNG冷能利用(发电)项目初步设计通过专家评审,投产后预计年净发电量2400万千瓦时,能节省超7000吨标准煤,年减少180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这些项目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海油石化工程将自主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工艺包用于总承包的福建莆田冰雪小镇项目换冷站设计中。冰雪小镇项目换冷站建成后,可实现对中海油福建LNG接收站LNG冷能的梯级利用。
我国化工业发展迅速,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不断增加。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国内企业的普遍共识。通过对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和重新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海油石化工程创新设计、自主开发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在对工业二氧化碳进行工艺处理后,可生产满足国家食品级指标要求的二氧化碳产品,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对二氧化碳进行了有效利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目前,海油石化工程已将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应用在渤海湾首个千亿万立方米级大型天然气田配套天然气处理终端——渤中19-6凝析气田开发项目滨州天然气终端工程的设计中。
海上天然气富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外输商业利用前需要进行脱碳处理。通过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海油石化工程将天然气脱碳产生的二氧化碳酸性气依次经过脱硫、脱烃、脱水、提纯等工艺处理,得到高纯度食品级二氧化碳。
渤中19-6凝析气田开发项目滨州天然气终端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处理后的二氧化碳将被用于生产碳酸饮料、食品保鲜等,成为用途广泛的“宝藏”产品。
近年来,海油石化工程利用自身设计优势参与能效攻坚项目,着眼于低碳化工、低碳炼油等挑战进行技术开发,助推炼厂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深度挖掘减碳降耗潜力。
海油石化工程参与中国海油“混合碳四氢甲酰化制高碳醇工业技术开发”科研项目,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丙基庚醇工艺包,可对炼厂副产的碳四资源进行深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原材料高碳醇,在助力炼厂产品结构升级、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减碳成效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目前,海油石化工程已分别为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广东前兴石化有限公司、山东雷奥新能源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编制完成了关于混合碳四制高碳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望实现工艺包的推广应用,推进产业发展和节能环保协同共进。
海油石化工程对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下属5家炼厂进行能效对标和攻坚,通过采取总流程优化、系统工程优化、氢气和蒸汽系统优化、环保设施集成等措施加强炼化一体化企业的整合优化,为碳减排提供支撑。同时,海油石化工程持续与能效标杆企业对标,找差距、学经验,总结应用效果好的工艺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为炼厂节能降耗、“双碳”目标实现和技术提升贡献价值。
海油石化工程还为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20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装置设计柴油产品与原料油换热器工艺流程,通过技术改造,充分利用柴油产品的余热与原料油换热,提高原料油的进料温度,每小时可减少燃料气消耗约500标准立方米,有效降低了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