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军, 司伟业, 殷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06)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历“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又出现新的问题——“新东北现象”[1]。尤其辽宁省在“黄金十年”期间GDP增速变化最大,在新东北现象后出现暴跌甚至负增长。而辽宁省区域位置优越,大连已提升为国家战略[2]。因此选取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解析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时空差异特征,对合理制定经济发展机制,促进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具有借鉴意义。
国内对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方法上利用因子分析、熵权法、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区域上,多以行政区和经济区为研究单位。然而对东北地区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整个东北地区进行了测算[3-8],研究宏观且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黄金十年和新东北现象2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共同研究较为缺乏。
以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用主客观组合权重法构建了辽宁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完成了对辽宁省各市黄金十年的前、中、后期和新东北现象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进而分别利用ARCGIS自然间断分级法、ESDA法解析了整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地理空间上的演绎特征。
1.1.1 自然间断点分级法
用ARCGIS进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级。研究K=5,q趋近于1表示该种分类最为恰当,每一类均能实现方差最大化。
1.1.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借助GeoDa的ESDA工具,探究数据的关联程度在空间的体现,分为全局(1)和局部空间自相关(2)。研究用Queen方法创建空间权重,以莫兰迪指数I作为判断依据,I为正数,说明空间正相关,趋近于1正相关越明显;为负则相反;数值为0证明无相关性。采用LISA聚类地图和莫丹迪散点图分析某年份的空间关联程度。S2为所有数据的方差,Wij为设定的空间权重矩阵,Ii为某市的指数值。
数据来源包括两类:经济指标数据来自辽宁省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地理边界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数据中心官网和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官网。
经济发展的内涵主要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研究主要针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因此选取狭义之意。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辽宁各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内容、统计年鉴的相关经济统计指标和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指标数据库,之后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最终指标。指标权重根据专家打分与熵权法共同确定,考虑不同研究年份的物价和汇率波动,将各年份权重进行均值处理。最终得到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将辽宁省各城市的2003、2008、2013、2016、2018年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带入评价模型进行计算,最终得到5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评分结果。从评分结果来看,黄金十年发展时期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新东北现象之后,近七成的城市出现下跌。
2.2.1 自然间断分级法分析
将辽宁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导入Arcgis10.2进行自然间断分级法分级,共分为5级,深色为一等级最高。
从经济发展水平分级图来看,如图2所示,2003年~2018年期间,大连、沈阳、抚顺、本溪、盘锦和营口5市一直处于全省经济发展平均以上水平,朝阳和铁岭一直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分解来看,2003年属于充血阶段,全省经济水平高速发展;2008年处于造血阶段,盘锦和丹东经济发展速度下降;2013年辽宁省GDP增速降为个位数,盘锦、营口和丹东上升,阜新下降;2016年阜新和沈阳经济发展速度上升;2018年沈阳、阜新和鞍山经济发展速度下降,锦州上升。整体上看,2003年~2018年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在提升,低于发展平均水平的城市由43%下降最低至28%。由于经济增速不同,造成部分城市发展相对落后。
图1 辽宁各市各年份经济发展水平
图2 2003年、2018年辽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从经济增长分级图看,如图3所示,2003年~2018年期间,沈阳、大连和盘锦一直处于全省经济发展平均以上水平,朝阳和阜新一直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分解来看,2003年经济增长显著的城市64%;2008年铁岭和本溪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进入了平均以上水平;2013年葫芦岛等6个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2016年差异性格局没有改变;2018年沈阳、锦州、葫芦岛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加快,进入最高水平,其他大多也进入全省平均及以上水平。
图3 2003、2008、2013、2018年辽宁城市经济增长水平
从经济结构分级图看,如图4所示,2003年~2018年期间,大连、沈阳和抚顺一直处于全省经济结构发展平均以上水平,铁岭和朝阳一直处于全省的最低水平。分解来看,2003年全省近一半城市低于平均水平;2008年锦州、鞍山和本溪级别上升,阜新和丹东下降,但整体处于平均以上水平的城市占比增大;2013年营口和丹东增速最快。“黄金十年”经济结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后注重高质量制造业与提升第三产业比重,2016年沈阳和丹东的经济结构发展加快;但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动态性,2018年的下降最为明显。
图4 2003、2013、2016、2018年辽宁城市经济结构水平
从经济分配的角度看,如图5所示,2003年~2018年期间,大连、阜新和抚顺一直处于全省经济分配平均以上水平,最差城市变动较大,2018年之前铁岭一直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分解来看,2003年全省经济分配平均以下水平的城市有6个;2008年,大连、沈阳、朝阳和丹东经济分配水平提升显著;2013年,只有盘锦和营口级别提升;2016年大连和盘锦降速明显,丹东相反;2018年,全省绝大多数城市级别提升,只有阜新下降。但综合来看,2003年~2016年处于全省经济分配平均水平以下的城市占6个,均不足一半,2018年减少为4个。
图5 2016、2018年辽宁城市经济分配水平
综合来看,省中部和东南区域内相邻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级别梯度缓和,差异相对较小,但西北和北部区域的级别梯度变化剧烈,区域协调发展极不平衡。沈阳在新东北现象之后经济增速下降,但整体来看沈阳和大连仍起到经济发展带头作用。
2.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 全局自相关分析。将评分导入GeoDa软件测算各年份的Moran's I指数见图6。并进行单样本t检验见表2,以0作为检验值,发现综合得分和经济结构的Moran's I指数P值均小于0.05,说明差异性显著,可认为在95%的置信区间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和经济结构水平分别都具有微弱但显著的正相关。
图6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分项指标的莫兰迪指数
表2 莫兰迪指数显著性检验结果
(2) 局部自相关分析。将评分数据导入GeoDa软件,来进行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并生成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分配的LISA聚类地图,2008年LISA聚类地图与2003年典型特征一致,因此仅列举了黄金十年的前期与末期。
从图7~图10城市经济发展水平LISA聚类地图看,LL区由2003年和2008年的朝阳和葫芦岛缩减为朝阳,说明葫芦岛经济发展提升;LH区在2003年只有营口,而后增加了丹东,说明丹东发展不如周围城市而成为“发展盆地”;HH区在前两个时间未出现,2013年营口和鞍山成为高高区,说明营口和鞍山毗邻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以朝阳为中心的低低区和以营口与鞍山为中心的高高区两级分化格局。
图7 2018年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分配的LISA聚类地图
图8 2016年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分配的LISA聚类地图
图9 2013年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分配的LISA聚类地图
图10 2003年辽宁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分配的LISA聚类地图
从经济增长LISA聚类地图看,葫芦岛一直是LL区,说明该市及毗邻部分城市一直处于经济增长较低水平;LH区2003年仅营口,而后新增丹东,但2013年营口转为高高区,丹东不再是“发展盆地”,2016年和2018年,鞍山由高高区转为了低高区,沈阳提升显著;HH区在2003年和2008年仅鞍山市,2013年增添营口,但受新常态影响,2016年鞍山转为低高区,仅剩营口为高高区。最终形成以营口市为中心的高高区的经济增长格局。
从经济结构LISA聚类地图看,LL区在2003年只有葫芦岛,2008年新增朝阳,2013年低低区消失,2016年朝阳重新成为低低区,说明朝阳市及其毗邻部分城市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较差;LH区15年来变化波动较大,2003年铁岭作为低高区,5年后,丹东市成为低高区,2013年低高区消失,2016年辽阳市成为发展盆地,到2018年低高区再次消失,说明该类城市受新常态影响较大;HH区在2013年为营口和鞍山,5年后变成鞍山和丹东,再5年营口和鞍山重回高位。最终形成以朝阳为中心的低低区和以营口、鞍山为中心的高高区两级分化格局。
从经济分配LISA聚类地图看,LL区在2003年和2008年均未出现,2013年和2016年为葫芦岛,2018年为朝阳;LH区仅在2018年铁岭出现,说明2018年铁岭毗邻城市经济分配水平较高;HH区仅在2013年营口市出现。最终形成以朝阳为中心的低低区和铁岭为中心的低高区的发展格局。
综合来看,省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但微弱的空间正相关,最终形成显著的两极化格局。LISA聚类结果中仅缺少高低聚集区,说明城市协调共同发展的空间趋势尚不明显,但营口及其周边城市有望成为全省的核心增长极。
文中通过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来解析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演绎特征,最终得出:黄金十年时期辽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新东北现象后近七成城市下跌,差距逐渐变大;辽宁省东南部的城市经济发展平均水平高于西北部,且梯度缓和;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但微弱的正相关,但局部自相关显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两极化趋势显著,现已发展形成以朝阳为中心的低低聚集区和以营口、鞍山为中心的高高聚集区的显著的两极分化格局;虽然城市协同带动经济共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尚不明显,但营口及其周边城市有望成为全省的核心增长极。
基于评价体系与研究结论,提出的经济发展相关建议:顺应功能战略实施,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充分实施沈阳、大连城市的国家战略,发挥全省经济引领作用,依托中东铁路和沿海优势能够起到战略支撑作用,相继培育周边城市重点功能增长点,逐步形成功能主导的区域联动局面;深化并细分功能,建立互动机制,明确城市重点发展功能,互通优势,互补短板,展开深度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升开放水平,打造开放经济,充分依托陆海地理优势,建设多层次多类别的投资环境,深入发展招商引资,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实现开放经济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全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