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围困与精神救赎
——原型理论视域下论毛姆《面纱》的爱情主题

2022-04-20 11:25张凯旋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277100
名作欣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湄潭瓦尔特面纱

⊙张凯旋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 枣庄 277100]

毛姆在《面纱》的序言中说:“我想,这是我唯一一部由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而成的小说。”小说采用了传统的通奸母题,人物性情在毛姆特有的苍凉叙事中鲜明起来,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可以发现小说的人物背后有相应的神话原型,从而以窥探到这几对情人表面纠葛中内在的神话原型搭配,对小说的爱情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无论甜蜜的、热情的还是隐秘的、难以启齿的,爱情每时都在上演,主人公各有各的感受,独享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甜蜜与痛苦。毛姆素有“英国当代的狄更斯”之称,他深谙人性,文风犀利。《面纱》敏锐地捕捉人潮中细微隐秘的情感,透视爱情、婚姻和人性,富有讽刺意味。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凯蒂美丽活泼,却在流连舞会中荒废了时光,为了不被人嘲笑自己成了老姑娘,她匆匆嫁给深爱自己却性格木讷的科学家瓦尔特,并随他来到中国香港。丈夫的沉默寡言和不解风情使得活泼的凯蒂对自己的婚后生活并不满意,并且爱上了风度翩翩的有妇之夫——香港助理布政司唐生。瓦尔特要求凯蒂陪同他到湄潭府,是为了惩罚她的出轨,并准备与她同归于尽。原本轻浮虚荣的凯蒂在被情人抛弃、被丈夫冷落的痛苦煎熬中揭开了罗曼蒂克的面纱,在与修女们的相处中变得诚实可靠、独立自强,获得了精神救赎;男主人公瓦尔特在湄潭府像救世主一样救了许多人,却深陷感情的泥潭,最终无法自救,临终遗言“死的却是狗”极具讽刺意味——他终于死在自己的圈套中。

神话原型批评源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兴盛于北美,取代新批评成为新的流行文学批评角度。“所谓原型批评,简而言之就是从神话着手,从宏观上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内在类似性,即其程式、结构模式和原则,并从整体上探寻文学类型的共性和演变规律。因此,原型批评也称为神话批评。”据心理学家荣格考证,“原型”一词古已有之,近代指的是“作品中自古以来反复出现的比较典型的文学现象”。弗雷泽提出,“神话首先是展示灵魂本质的心理现象”,其著作《金枝》“研究世界各国文化中以巫术为特征的原始宗教仪式、民间神话和民间习俗”,提出了“交感巫术原理”和“禁忌”观,提供了从神话和仪式研究文学的新角度。原型概念与集体无意识概念相对应,1936 年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中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先天遗传的“种族记忆”,是集体的、普遍的,并且将其等同于本能冲动,“它们和原型非常相似,以至于完全有理由相信原型就是本能冲动的无意识形象,也就是说原型是本能行为的模式”。集体无意识概念将神话原型与现代人联系起来,而直到20 世纪50 年代,弗莱的代表作《批评的解剖》才真正将原型理论与文学建立起联系。受弗雷泽影响,弗莱在神话中探寻构成神话的普遍模式,他认为“文学产生于神话”,“文学是神话性思维习惯的继续”,“因此,神话模式——即有关神的故事……是一切文学模式中最抽象、最程式化的模式”。

荣格用希腊诸神总结了七种人物原型,在此基础上,《经典人物原型45 种:创造独特角色的神话模型》总结了32 个主角原型和13 个配角原型,认为人物的神话原型决定了人物的选择,从而产生不完全由创作者控制的情节走向:“你的角色会冲进一幢着火的大楼,不是你的情节设置他要这么做——而是他的性格促使他这么做。”

以上表格列出小说主要人物的神话原型及其特点,本文拟用原型理论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神话原型和特殊的异国疫区背景对情节发展的作用。神话原型是人物的内部动力,除此之外,小说的特殊背景也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瘟疫的隐喻作用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一个封闭的“灾难”环境,为男女主人公的和解和凯蒂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一、放逐与回归——隐士与少女的纠葛

木讷内向的瓦尔特在欢乐嘈杂的舞会上对张扬活泼的凯蒂一见钟情,正如古希腊神话中冷酷无情、不苟言笑的冥王哈迪斯钟情于黄昏时采花的少女珀耳塞福涅。在隐士哈迪斯眼中,少女光芒万丈。隐士活在黑暗中,孤独得像个影子;少女大放异彩,照亮了隐士的世界,他们更易坠入爱河,这也是隐士与少女纠葛的前因,瓦尔特正需要凯蒂这样阳光明媚的女子来装点他沉闷的生活。

少女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凯蒂自负美貌,她贪玩,流连于舞会,沉浸于男士们的追捧,却始终没有找到如意郎君;她无法独自做出理智的决定,之所以决定嫁给瓦尔特,仅仅是因为如果不结婚,她就要在妹妹的婚礼上做伴娘,那样大家都会知道她是个老姑娘了。凯蒂不爱瓦尔特,甚至之前都没太注意到他,却为了虚荣心匆匆嫁给了他,这为他们的婚姻埋下了隐患。

果不其然,凯蒂对自己沉闷的丈夫和无趣的婚姻并不满意,转而投向了情人的怀抱。瓦尔特虽外表缄默,却聪明而精通人性,他设计了“湄潭府之行”报复妻子的不轨,他将妻子拴在自己身边并且流放到了瘟疫肆虐之地。凯蒂看到此行的危险,她惊恐万状、歇斯底里地指责和反对,瓦尔特则断言唐生绝不会与她结婚——除了接受,她别无他法。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妇的内陆之行可谓是痛苦不堪。

在湄潭府,二人的关系随着凯蒂的改变而有所缓和。凯蒂偶然被修道院的工作吸引,主动来帮忙。修道院长是一位身份高贵的法国女子,独立、勇敢、坚强而博爱,凯蒂由衷地敬佩她。忙碌的工作分散了凯蒂的注意,修道院长的精神境界开阔了凯蒂的视野,使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修道院长的神话原型是“亚马逊女子”,她引导单纯、不谙世事的少女珀耳塞福涅健康成长。乐观活泼的少女又回来了,她能在忙碌与混乱中找到美,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欣喜地找到自己的价值,她乐在其中,快乐而美好。凯蒂的改变瓦尔特都看在眼里,直到发现凯蒂怀了孕,他的恨意彻底松动——不论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瓦尔特都决意要将凯蒂送回去。由放逐到回归,瓦尔特已经不想拖着凯蒂和孩子同归于尽了,于是湄潭府成了瓦尔特的自我惩罚。

瓦尔特的悲剧可以从他的神话原型中探求原因。作为“少女”原型的凯蒂总是很乐观,她认为自己偷情是因为愚蠢而被唐生蒙骗,她可以承认并且原谅自己的错误,开启新的生活。但是作为“隐士”原型的瓦尔特敏感自制、深沉偏执,他的观念传统保守,视偷情为罪恶,他为自己爱上凯蒂这般庸俗的女子而感到羞辱,这使得他的精神非常脆弱。在古希腊神话中,被囚禁的珀耳塞福涅渐渐适应了“地下”的生活,并且帮助别人,她的行为让哈迪斯学会爱,变得有人情味,同样凯蒂的变化也让瓦尔特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自己的报复十分残忍。

“死的却是狗”是瓦尔特的临终遗言,这个典故出自奥利弗

·

戈德斯密斯的 《挽歌》,指的是一个善人救了一条狗,狗却发疯咬伤了他,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好心人必死无疑时,狗却死了。笔者认为“疯狗”指的是瓦尔特自己,这是他对自己的嘲讽,他将自己视为加害者——那个想要害人的疯狗。与凯蒂相比,被积压在心底的仇恨和无法排解的愤怒蒙蔽了理智的是自己,在爱与恨之间变得病态和异化的是自己,有罪的是自己,扭曲的也是自己,瓦尔特终于走进了死胡同。他不能与自己和解,对他而言这是一场劫难。

二、背叛与醒悟——商人与少女的露水情缘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阳光、聪颖,讨人喜爱,在文学创作中被塑造成工作狂“商人”。他衣着光鲜,过分重视事业,理性、目标明确,往往排斥感情、沉着冷静,有时骄傲自大。以“商人”阿波罗为神话原型的唐生重视事业,只会关心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帮助的人,功利心很强,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决定了唐生不会放弃在事业和家庭上都对自己至关重要的完美妻子多罗西。唐生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男人,吸引他的是少女的活泼和娇憨,也正是“少女”凯蒂的单纯使唐生认为她更易控制,是个相当不错的情人。

作为“少女”原型的凯蒂美丽而愚蠢,封闭的成长环境和狭窄的成长空间决定了她有限的视野。她的家庭环境教她做一个有魅力的淑女,嫁给一位高官贵胄子弟,却并没有教给她爱与婚姻的意义。唐生符合她对情人的幻想,让她误以为那是爱情,因此她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你知道,女人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男人疯狂地爱上了她们。实际上他们没有。”唐生的话是毛姆的嘲讽。凯蒂看到唐生自私、胆怯的本质,心里清楚唐生并不是真的爱她,可再见唐生,她依然无法抗拒他,凯蒂再一次沉沦在唐生的温柔乡中,为此她感到羞辱。即便如此,如今的凯蒂已经是在“亚马逊女子”的影响下成长了的“少女”,她看清了唐生的为人,她明白唐生与她注定只是一段没有结果的露水情缘,晶莹剔透,美得不真实,却只能存在于暗夜与黎明之前,永远见不得光。因此唐生靠不住,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凯蒂表示,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女孩,她会教导她独立坚强,不能依赖别人,不再走自己的弯路。“我想把她养大,使她不会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当我回首我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时,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无能为力,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而自立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

三、世俗与契合——商人与女族长的典范婚姻

赫拉在古希腊神话中是主管婚姻的女神,结婚的誓言对她来说是神圣的,她珍视这个承诺,即使丈夫背叛了她,她也不会离开她的家人、放弃她的婚姻。赫拉在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女族长”的形象,唐生的妻子多罗西即是这一形象的典型。女族长一心一意经营家庭,全心全意地对待婚姻,把丈夫的形象和事业放置在自我之前。

多罗西出身名门,她不仅能够为唐生的事业提供强大助力,同时她又是一位出色的妻子,总是将家里的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包括为从疫区归来的凯蒂提供人道主义关怀,作为唐生的夫人应该做的,她都做得周到妥帖。唐生夫妇互取所需,夫唱妇随,是外界看来的完美夫妻。至于丈夫在外是否拈花惹草,她倒并不在意,因为她相信一切尽在自己的把控之中,这也是他们夫妻二人的“默契”,因此她才能毫无芥蒂地与凯蒂相处 。

四、瘟疫横行的湄潭府——地狱意象

“人们在以每天一百人的速度死去,一旦被感染上这种病,就别想有生还的希望。”“人们死得太快,几乎来不及埋葬。有些房子里的一家人都死光了,连送葬的人也没有。”《面纱》讲述的是一个设置在异国疫区背景下的爱情,男女主人公还没有到达湄潭府,就已经感受到了霍乱的影子:“四个农民走了过去,既快又安静,抬着一口新的棺材,没有上漆,崭新的木料在降临的黑暗中闪着白光。”他们在因霍乱死去的传教士沃森家中落脚,见到了当地的海关官员沃丁顿,他口中的霍乱非常严重:“人们像苍蝇一样死去,地方长官早已焦头烂额,驻军指挥官俞上校忙得不可开交,以防发生抢劫。而他工作的海关这里,人已经损失了一半,剩下的那些随时都会躺倒死去。”“间或经过一座房子,听到锣声或者不知名的乐器发出凄厉而悠长的哀鸣,那一扇扇关闭的房门后面就躺着一个死人。”从神话原型的角度来看,笼罩在死亡与哀乐阴影下的湄潭府像是地狱般的存在,地狱是哈迪斯的领地,而瓦尔特的神话原型哈迪斯正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瘟疫的冥王。瓦尔特是一位细菌学家,他主动请缨来到这个瘟疫肆虐的地方,在当地没有医生的情况下临危受命,担负起了救治病员和疫情防控的重任。在香港,瓦尔特内向木讷,与舞会轻浮的欢乐气氛格格不入;而在湄潭府,瓦尔特却大有用武之地,游刃有余。刚一到任,瓦尔特就夜以继日地工作,他聪明而有大爱、受人尊重,沃丁顿和修女们都将他看作救世主一样的存在,凯蒂也开始从另一面了解瓦尔特。

在香港,瓦尔特发现了凯蒂偷情却没有撞破,情节阻滞。主人公们来到湄潭府,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使凯蒂和瓦尔特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更为顺畅地铺展。瘟疫是一种隐喻,凯蒂被迫来到这里,想要逃走却无处可去,于是与世隔离的湄潭府的瘟疫成了一场封闭环境下的大灾难。小说大部分对于瘟疫惨状的描述都是由他人讲述,即使凯蒂身在此地,对于湄潭府真正的瘟疫状况她也知之甚少。修道院的医疗室外,可以“听见阵阵呻吟和大声的哭喊,好像又有某种非人的生物正遭受痛苦”,但是修女们不许她进去,更没有照顾过患者,即使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凯蒂并没有亲身经历这场瘟疫。因此,湄潭府的瘟疫对凯蒂来说,是一个危险又安全的存在,在这个“大灾难”的瘟疫背景下,凯蒂揭开了三层面纱:第一层是唐生虚伪的面纱,瓦尔特残忍地让她看清情人唐生自私冷漠的真面目;第二层揭开了瓦尔特表面冷漠的面纱,看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内心;第三层揭开了限制着凯蒂人生的面纱,少女在“亚马逊女子”的影响下,变得成熟理性、勇敢坚强,打开了凯蒂“闺阁小女儿”的狭窄视野,使她的人生更加开阔,生命愈加厚重。

总之,瘟疫是灾难的隐喻,是瓦尔特和凯蒂和解的契机,在香港时他们剑拔弩张,到了恐怖的湄潭府,凯蒂看到了瓦尔特的才华和执着,瓦尔特也看到了一个勇敢坚强的凯蒂,在灾难的大环境下,他们也有了一丝温情和相互关心。

五、结语

不同人物有着不同的成长轨迹和命运,睿智深沉的瓦尔特为何会爱上庸俗虚荣的凯蒂,凯蒂为什么会完全相信唐生,原本大有前途的瓦尔特却选择了自戕,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他们的性格所属的神话原型不同。孤独的隐士会不由自主地被活泼的少女的光芒所吸引,隐士沉闷深沉,面对妻子的不轨,他把房门把手拧了又拧,却最终选择沉默,为情所困的他无处宣泄心底的恨意,走进了死胡同。天真单纯的少女不谙世事,轻信情人的花言巧语,却也生性乐观,能及时适应环境,得到成长和精神救赎——流放之地湄潭府困不住少女,却是禁锢隐士的监狱,或许唐生确实不爱多罗西,但是势利功利的“商人”也绝不会为了“情人之一”凯蒂放弃自己的事业、地位以及完美的妻子。

生活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原型。无尽的重复已经将这些经验刻入人的心理结构中,不是以带有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在开始时以无内容的形式代表着某一类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当和特定的原型相对应的情境出现时,这个原型被激活,并强制性地显现出来,就像一种本能的驱动力一样,推开一切理性和意志以获得自身的通畅。瘟疫作为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或主题,在《面纱》中是灾难的隐喻,个人情感在灾难中变得渺小。作者在小说中激活了原型的力量,于是凯蒂的情感体验和成长感受“好像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与此同时,他也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从偶然和短暂提升到永恒的王国之中。他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了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些时时激励着人类摆脱危险,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

猜你喜欢
湄潭瓦尔特面纱
Mosuo on the move
口罩时尚
为爱在一起
湄窖酒业大事记
胡锦涛三到湄江
《面纱》:博弈到最后,“死的却是狗”
他是我朋友
他是我的朋友
撩开“漂亮”证明的面纱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