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在苏联呆了12年,克格勃档案中对他有如下记载:“蒋经国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精力充沛、城府极深的人,深谙坚忍之道”“蒋经国的苏联生涯遍尝人世间的辛酸,在一次次政治斗争中挣扎求存……”
近年来,俄罗斯开放了苏联时期克格勃、苏共中央及共产国际的许多档案,其中也包括了蒋经国的有关档案。蒋经国在苏联呆了12年,克格勃档案中对他有如下记载:“蒋经国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精力充沛、城府极深的人,深谙坚忍之道”“蒋经国的苏联生涯遍尝人世间的辛酸,在一次次政治斗争中挣扎求存……”
化名“尼古拉”
1925年10月,年仅15岁的蒋经国从上海前往莫斯科,同行的还有一些国民党元老的第二代约20人。他们将作为留学生,前往莫斯科孙逸仙大学(又称中山大学)学习。
孙逸仙大学是联共(布)中央在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为纪念他而开办的。当时的孙逸仙大学还处于秘密状态,不对外公开,也不挂牌子,每一个学生都起了个很好听的苏联名字,这主要考虑到回国以后的安全。蒋经国起名为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札洛夫,被称为尼古拉。
孙逸仙大学有约800名中国留学生,其中有国民党元老的子女,包括于右任之女于秀芝、邵力子之子邵志刚、曾任国民党宣传部主任及党部秘书长的叶楚伧之子叶楠,还有西北军阀首领冯玉祥的爱女冯弗能。
蒋经国在苏联求学初期一直是“追求进步”的,对学校所有的政治活动都非常积极地参加。精通俄文的蒋经国读过一些马列主义的书籍,入学后不久就加入了中國共产主义青年团。
与冯玉祥的女儿离婚
在学校里,中国留学生与俄国女子谈恋爱的风气十分普遍,但蒋经国却认定冯弗能为对象,对其紧追不舍,最后成就了一段姻缘。
克格勃档案记载:1920年,当时的苏联支持中国的两股军事力量,一是有“西北王”之称的冯玉祥,另一个则是南方国民党人的领导人孙中山。孙中山逝世后,苏联转而扶持蒋介石,而刚在广州崛起的蒋介石也动足脑筋拉拢冯玉祥。蒋经国被选派去苏联留学,是蒋介石刻意安排的政治筹码。一方面借此可与国民党实力人物的第二代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苏联保持紧密联系,以提高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
从利害关系出发,蒋经国与冯弗能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对于双方父母背后的政治集团都是有益处的。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恋之后,悄悄结了婚。不过,他们的婚姻没有维持多久,1927年7月,蒋经国向学校党委会写下自白书,宣布与冯弗能脱离夫妇关系。
这与国内的政治形势变化不无关系。蒋介石在政治上得势之后,便开始露出反共面目。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人展开屠杀,并与苏共断绝关系。迫于形势,在苏联的蒋经国发表了措辞强烈的声明,宣布与父亲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
冯玉祥随后于6月21日发表通电,宣布与蒋介石携手合作,在自己的军队中进行所谓“清党”,并遣返苏联顾问,与苏联共产党断绝关系。这些举动引起苏共中央的极大反感。苏共中央立即通过孙逸仙大学的知识青年党部,要求冯弗能与冯玉祥“划清界线”。冯弗能不愿与父亲反目,坚持返回祖国,并企图劝说蒋经国同行。
档案显示,蒋经国的自白书除了宣布解除婚姻关系,还批评冯弗能思想有问题,“她想对我加工(改造思想),我也曾对她加工”,指冯弗能是国民党派来监视他、影响他的,还表示自己绝不接受。
接受克格勃密训
蒋经国从孙逸仙大学毕业后,由于在政治立场上坚定拥护苏共,重获苏联上层领导人的信任,被批准进入莫斯科圣彼得堡大学(苏联军事情报局特种学校)就读。该校专门训练学员从事暗杀、爆破及破坏军事设施等活动。蒋经国在有“苏联军事特种部队之父”之称的破坏专家斯塔里诺夫·伊里亚门下接受训练。几个月后,他于1927年底转往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大学进修。
蒋经国在军事政治大学主修“游击战”,这所大学又名托玛切夫学院,是当时专门培养红军将领的学府。蒋经国在这所大学选修了红军军事战略课程,是当时苏联国防部副部长伊尔·图哈切夫斯基的得意门生。1930年5月,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的个人档案上记载:蒋经国的毕业论文是探究游击战争,老师评价称“尼古拉非常聪明……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
斯大林赠冲锋枪
蒋经国从军政学校毕业后,苏联领导人拟派他到中国南方工作,但这一计划没有实现。1931年5月,蒋经国被派到莫斯科附近偏僻的索科洛夫,协助苏联人推动农村集体化。
1932年10月,蒋经国被调回莫斯科,开始与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的代表接触。1933年初,蒋经国被调到阿尔泰地区(邻近内蒙古、新疆一带)做了9个月的金矿工人,生活条件很艰苦。年底,蒋经国被调到乌拉尔山地区的大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作,担任大型机械厂乌拉尔马许机械车间的副主管,后被提拔为副厂长,再任工厂报刊《重工业日报》的总编辑,可以说这是他在苏联的黄金时期。
蒋经国在乌拉尔山的表现,连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都注意到了。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联邦安全局保存的蒋经国档案中有一段记载:1934年,蒋经国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见面,回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后,同事问他与斯大林谈了些什么,他只说斯大林请他吃饭,称“红菜汤很好喝”,三言两语带过,没有透露谈话内容。
1936年底,中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西安事变爆发,此事促使蒋介石再度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1937年初,蒋经国受到苏联高层的接见,得以再度到莫斯科。这时,苏共中央已决定派蒋经国回到中国去,促进国共合作。斯大林让蒋经国返回中国,除了为促成国共合作外,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插曲。当时苏联派驻上海的情报站站长(代号“雅科夫”)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正在汉口服刑。蒋经国返回大陆,也交换了“雅科夫”获释返回苏联。
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蒋经国随同“国民政府代表团”赴苏,在莫斯科又见到了斯大林。斯大林当着所有人的面,送给蒋经国一把精美的俄制冲锋枪。
(《档案春秋》)080E74EC-1A1B-4510-9581-E492F56D90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