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凯
摘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写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老师精心的指导。要让孩子打开原本思维,从广阔的、繁杂的、充满生气的生活这一写作素材中写出有血有肉、真情灵动的文章来,就要聚焦其中的热点话题,挖掘这一宝贵素材资源来诱发孩子的习作热情,激发孩子的习作激情,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所谓“热点话题”,可以是校园中的“小热点”,可以是社会上的“大热点”,甚至可以人为地制造“热点”。
关键词:习作素材;热点话题
每每逢着作文课,课堂上便会准时上演学生的“百生相”,孩子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摇头叹息,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托着腮发着呆……作为教师,不禁随之叹息:作文真的这么难吗?
叶圣陶先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是,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生活:课间游戏、花草虫鱼、旅游观光、网上冲浪……精彩有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浸润着孩子的每一寸肌肤,充盈着孩子的每一次呼吸,撞击着孩子的每一次心跳,然而他们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做而不记、言而不思,以至于谈文“色变”,提笔艰涩。
要让孩子从广阔的、繁杂的、充满生气的生活这一写作素材中写出有血有肉,真情灵动的文章来,就要聚焦其中的热点话题,挖掘这一宝贵素材资源来诱发孩子的习作热情,激发孩子的习作激情,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
所谓“热点话题”,就是人人都关心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影响比较大的话题,可以是校园中的“小热点”,可以是社会上的“大热点”,甚至可以人为地制造“热点”。
一、捕捉“校园小热点”
留意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发现学生群中总有一些属于他们的“热点话题”:有时是流行的一种游戏,有时是一种时髦玩具,有时是一句话或一个新发现……这些事、这些物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为之着迷、为之“痴狂”。作为教師,我们应该走到孩子中间,留心捕捉这些“校园小热点”,把握契机引导学生讨论、表达、写作。
一次,学校食堂烧了菜饭,没想到大受学生欢迎,菜饭供不应求,学生群心沸腾。走进班级,发现这些小鬼作业也不做了,也不出去玩了,捧着肚子喊饿的!跳着叫的!甚至编起了顺口溜唱的,一个学生颗粒没进,正趴在桌上直叹气……于是,我马上组织展开了一次小讨论:今天的饭为什么吃了还想吃?平时的饭菜哪不合你胃口啦?今天我们班谁吃得最多?感觉如何?谁还没吃饱?吃了多少?没吃到的同学是怎么想的?……并且要求学生回去写一篇日记。结果日记精彩纷呈现,读来让人不禁捧腹!
“校园小热点”与孩子们息息相关,里面刻录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浸润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所以孩子们定能打开自己的“话匣子”滔滔不绝、精彩纷呈。
二、追踪“社会大热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的这句名句除了告诉孩子要走出校门放眼社会,更让我明白这些 “社会大热点”会是孩子们取之不尽的鲜活的、及时的习作素材。
今年开学初,我无意间在《焦点访谈》栏目中看到一期《疯狂的培训班》,联想到前一阵刷爆朋友圈的《牛蛙之殇》,我心中也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学生也是刚度过暑期,许多孩子也会经历这样一番“历练”,不知道他们对这样的热点是怎样看的呢?我布置孩子们回去回看《焦点访谈》,在晨会课上一起交流讨论自己了解的信息。一个孩子在日记上这样写道——在城市里,有许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为了要择校,上更好的学校,都在爸爸妈妈安排下上了一个又一个培训班,他们的假日都是与培训作伴。跟他们相比,我感觉我是幸运的,如果换成是我,我肯定会感觉我的童年没有了,我的快乐没有了。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他用简朴的语言直白地阐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样质朴感人。随后的讨论中,孩子们也纷纷表示:“我的爸爸妈妈也帮我报了几个班,我知道这是他们在为我的将来打算,这是他们爱我的方式。”“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尊重我,能在培训班里学点我感兴趣的本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我才能学得又快又好,还能收获快乐。”……这样的童言童语,何尝不令人欣慰呢?
“社会大热点”虽然离孩子们有一定的距离,但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会去刻意地关注这些热点,报纸、电视、网络……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带给孩子视听觉的刺激,常看常听常思考,所以孩子们定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三、制造“生活新热点”
何捷老师说:“生活就是最大的素材资源库,只要你活着就有写不完的话,没有素材是个伪命题。”教师可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班级特征、校园资源、重要节日等引导、创造共同话题,把孩子的兴趣点、关注点都聚焦在某一方面,人为地制造“新热点”。
教学楼前面的金桂开了,熏得一只只“小猴子”陶醉其间,恨不得常在桂树下捡着花星儿嗅个饱。索性,我就拉着他们,一起摇桂花赏桂花雨,拾桂花制糖桂花,和面粉煮桂花圆子……作为“回报”,习作本上多了一篇篇香气四溢的文章。
学校的一个花坛里长着许多三叶草,一点也不漂亮,一点也不起眼。可是如今却成了师生眼中的“宠儿”,因为里面可以找到“四叶草”,这是我们三年级老师刮起的一股漩风。利用班队课讲讲“幸运草的传说”、“幸运草的含义”、“许愿的方法”……在教师的鼓动下,学生一有空就去寻找自己的幸运草,也幸运地成就了一篇篇真切鲜活的文章。
三月里,风和日暖,我会天天对着学生渲染:今天买了一只好看的风筝,明天带着女儿去放风筝,后天那风筝挣脱了束缚遨游去了……拨得学生的心痒痒的,时机一成熟,我就带领着学生一起到操场上去放风筝。那一只只风筝飘飞出了一篇篇悲喜交加的好文章……
……
“生活新热点” 取材于生活,来源于孩子,必能最大限度地滋长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眼球,让他们乐不思“蜀”,他们的习作也必定会流光溢彩、生机勃勃。
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说:“生活中不是缺少习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关注捕捉孩子身边的小热点,挖掘追踪社会上的大热点,并且不失时机地制造新热点,以“热点”为钥,为学生习作打开思维之门,让他们拥有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同时,因为热衷,因为留心,因为喜爱,也使孩子们乐此不疲,表达也会情真意切,酣畅淋漓。
参考文献:
[1]何捷:《命题作文教学的思维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