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平
3月,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经历了一轮罕见的股价暴跌。
14日,美团跌下千亿美元市值的宝座,市值仅882亿美元,之前一周,京东也跌破千亿美元市值。
中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还留在千亿美元俱乐部的,一度只剩下腾讯和阿里。在高峰期,至少有8家公司的市值到过千亿美元,若不计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还有拼多多、快手、小米和百度。
这轮暴跌,受制于地缘冲突、监管博弈、预期下调等多重利空。所幸,决策层果断释放利好信号,资本市场迅速反弹,且趋于稳定,美团、京东两家又重返千亿俱乐部。
然而,由2020年底监管环境改变开始,互联网大厂的高歌猛进,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它们不只告别野蛮生长的逻辑,叠加宏观经济和产业周期,其行为逻辑也在发生变化。
大厂们正变得低调、收敛,不再四处出击,有的开始撤出边缘业务,清理其繁杂的投资,聚焦于核心业务上;也有的精简人员、优化成本,抑制规模的渴望,追求更有效率的增长。这种调整的信号,在8家大厂2021年财报上,体现得格外鲜明。
这一过程会有阵痛,长远来看,却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历时一年多的调整,确实挤掉了财富泡沫。
美团的市值在2020年5月一举突破千亿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里的“老三”,在2021年2月刷新纪录,一度超3000亿美元,然而在今年3月最低谷时,只有810多亿美元。
谁能想到,短短一年,美团市值缩水七成五。
据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美团创始人王兴在高点时,以234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71位,最新显示其资产不足百亿美元,排名在第200位之后。
过去一年来,京东市值一直相对平稳,3月第一周发了财报后,其股价也接连重挫,很快跌破千亿美元,低谷时市值才六七百亿美元。而最热闹的时候,其分拆的京东健康,价值800亿美元。
快手、拼多多前期的市值高点,均在2000亿美元以上,回调最剧烈时,均只有三四百亿美元。
稳稳留在千亿美元俱乐部的,就剩下腾讯和阿里,但它们的市值损失又是最大的。
风光无限的时候,阿里市值8500亿美元,是中国冲击万亿美金公司的二号种子选手;低潮时,其市值在2000亿美元左右徘徊,只相当于巅峰时期的快手。直到推出25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后,市值才回升到3000亿美元。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一直在增持阿里。他认为,自己投资的中国公司更具实力且价格更低。有人预估其成本价在180美元/股左右,按照3月底116美元/股的价格计,浮亏约35%。
芒格今年98岁了,有人怀疑,他有生之年,未必能熬到阿里持股盈利。
高点时,腾讯市值差点够着万亿美元,至3月底,市值只到高点的一半,跌掉大约4600亿美元。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追踪港股龙头科技公司的恒生科技指数,最惨烈的一天,跌了11%。现在的点位,大体只相当于高峰期的40%。
单单上述8家公司,相较于其市值峰值,损失了约1.7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10万亿人民币。
好消息是,就多数公司来说,监管举措更多规范了竞争秩序,压缩了个别的扩张空间,即便个别严重的,缴纳了巨额罚款,在财务上也只是短期损失,多数公司的运营非常平稳,并未冲击其核心业务。
基本面没有丢,失掉的市值,依然可能回来。
不过,新环境的确在重塑一种新的行为逻辑。
结合管理层传递的信息,许多巨头在重新评估其战略以及业务,收缩非核心业务,回避风险地带,更多聚焦到核心业务上来。
以金融业务为例,过往,不只螞蚁金服、腾讯金融估值千亿美元,第二梯队互联网公司均有野心,纷纷设立金融板块,如百度有度小满金融,京东有京东数科,小米成立天星数科等。
它们布下重阵,四处获取牌照,覆盖支付、理财、信贷、保险等板块,借助流量优势,并结合自身业务和牌照,扩充其金融版图。
长期看,这对整体经济安全以及公司自身,未必是福。
“有些科技公司,主要是软件公司,已发展到难以想象的规模,其中某些公司已越界涉足金融服务……正因这些机构最多只受到轻微监管,故此可以以疯狂的速度增长。”
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这样问道:如果当中有一家公司生意失败呢?有多大可能引致其他类似的机构同样受困?
现在,蚂蚁金服正回归支付本业,收缩其资产负债表,压减信贷和理财业务。其他公司也降低金融的资源配置,控制业务规模,甚至有的已经直接退出,可能未必是坏事。
社区团购则是另一个例子。
多个互联网巨头曾经你争我赶地抢占这一赛道,希望以短期的巨额补贴,赢者通吃,最终获取寡头的超额收益。
2020年起,阿里、美团、拼多多、京东以及滴滴,均以投资或者直接下场的方式,参与这一所谓万亿市场,以猛烈的价格攻势来获取份额,市场竞争无序化,小商贩们陷入困境。
乱象下,监管层重磅出手,陆续提出“九不得”等要求,祭出“不允许低于成本销售”等利器,对多家平台做出顶格处罚,赢家的预期降低了,市场的热度也开始下降。京东等退出社区团购的角逐,投资重心转向更核心的领域。
事后来看,更趋规范的秩序,不只保护了中小商贩公平竞争的权利,也避免了巨头在过高预期下无谓的资源投入。
过往,互联网流行一种观点,即“没有边界”,可以无限扩张。但部分地产大佬的境遇说明,无节制的规模扩张,可能将自身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也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构成巨大风险。
一家理性的公司,终究要回到一个合理的边界内。
收敛空间,不是无事可做。
就现在来说,中国互联网大厂们最有创新精神,也最具资源动员能力,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不只是利润。
比如,这个群体自诩为高科技公司,那么真正的科技能力如何呢?
有人做过一项有意思的调研,他们通过谷歌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检索,输入大厂的名字,只统计论文被引次数≥2000的专家——这是一个能当高校教授的要求,以此作为衡量一个科研大咖的标准。
这种大咖,跟一般执行层面的“码农”不是一个概念。盘点一家公司拥有大咖的人数,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真正在顶尖技术上的实力储备。
从国内排名看,华为居于首位,符合人们的认知。2021年,华为如此困难,仍然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1427 亿元,占销售收入的 22.4%,其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二。
从Google Scholar检索中,华为科学家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而其他互联网巨头的科学家,基本都是华人。
即便是华为,对比美国科技巨头FANNG的表现,至少在学术大咖数据上,仍然有距离。腾讯、阿里的顶级科技人才储备,更远远不足以和FANNG抗衡。
当然,Google Scholar这项指标本身未必全面,但也说明,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妨朝向远方。
互联网大厂们正开始有意识投向硬科技。以百度为例,它在大规模投资自动驾驶和AI芯片的研发,2021年其核心研发费用221亿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达23%。
腾讯上年的研发投入也达到518.8亿元,同比增长33%,它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基础科研,且发布面向AI计算、视频处理、高性能网络等多场景应用的三大芯片。
这类公司拥有稳固的自由现金流、雄厚的现金及可变资产,完全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硬核领域,巩固其竞争优势,开拓出全新的赛道,而不是投入同质化竞争,希求以资源消耗取胜。
大家对于科技巨头的真正期待,并不只是利润,或是昂扬向上的股价图。可喜的是,在新监管环境的引导下,我们从最新的财务数据和业务动向上,能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
或许,非理性繁荣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更可持续的时代正在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