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推进:在问辨中生长智慧

2022-04-20 18:52颜玟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

颜玟

【摘 要】“问”是基于求解的一种诉求,也是学习真正发生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发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质疑和思辨中催发学生的思维生长。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思辨”相融、“问学”共生的数学课堂,引领学生向着数学学习的更深处漫溯。

【关键词】数学 思维推进 问辨

朱熹有云:“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只有当问的自觉意识产生时,学生的个体学习才算真正开始。然而,细观现在的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常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的质疑,浇灭了他们刚刚燃起的思维火花。由问而生学,凭问助思,以疑启智,让学生会问、能辨、善思,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创造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有情感的温度、思维的深度和生长的力度。

一、审思:“问辨”意识的缺位

当下现实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教”与“学”的关系失衡,教师教得过度、无效,导致学生学得被动、无趣。

有些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仍以知识灌输为主,课堂上学生“鸦雀无声”,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生搬硬套题型、公式,毫无知识的领悟过程,一味追求分数,学生的天性被扼杀,思维被禁锢。这种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就像“走马灯”,教师提问多为预设性问题,而无生成性问题,机械生硬,导致数学教学的效能降低。例如教学计算时,有些教师只是把计算顺序、计算过程讲解一遍,算理等内容均被忽略,一笔带过,教师自问自答,根本没有给予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来思索知识的联结点、来龙去脉,教师包揽问答的全部环节,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扼杀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丧失,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鉴于这些问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问辨”的动机,以“问”为依托,以“思”为核心,通过“问辨”一体的课堂教学新形态,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思维全程展现,不断爬坡,发掘学习的潜能。

二、诠释:“问辨”内涵的解读

疑产生问,有问才能有悟,有悟才会有创新生成,才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问”,是质询,是发问,是提出疑惑,以求解答。“辨”,是分析,是思考,以问题为发端,以思辨为催化,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学生获得生长的力量。

以“问”启“思”,由“思”生“辨”。顺应学生“问”的天性,尊重学生求知的权利,优化其思辨的品质。 “问”“辨”相依,“教”“学”相长,使课堂回归真实、自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成为富有学养的有“学问”的人。

将问题作为整个课堂的主线,从关注学生的真正能力出发,将发问权、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大胆地“问”,在学生的困惑、思维的瓶颈处适时引导并由此而整合、生成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探究价值的、体现学科特质的问题或话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分享中获取知识,生成经验,再将这些问题层层剥离,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探究、求解的兴趣,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生问题”这样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践行:“问辨”意识的催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让学生拥有科学精神,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用于探究等品质。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全过程,带着问题去学习,由此产生联想,实现“无问—引问—生问—释问—质问—再生问”的良性循环,在探究中解惑,在解惑中生智,方能促成学生有张力、有深度的学习。

(一)氤氲氛围,驱动“发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总是会产生很多疑问,但很多学生不敢问、不善问,甚至懒得问,学生不敢问往往是因为胆怯,对提出问题的正确性没有把握,担心遭到同学的嘲笑和教师的批评。针对这些现象,教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和谐平等相处,以一颗真心、诚心去打动学生,架起与学生之间信任的桥梁,使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在课堂上营造真实、自由的问学的氛围。教师应先抛开质疑质量的高低,鼓励学生“有问就提”,哪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幼稚、再简单,也不能呵斥与讥讽。因为教师的一顿呵斥、一顿讥讽,都会浇灭学生思维的火花,久而久之,它就会在师生间形成一道无形的障碍,导致学生怕问、不愿问。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常对学生说:“你想到了什么就说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无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笔者都先耐心倾听,同时予以肯定。接着,从学生的角度组织讨论。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同样是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就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比如,在进行有关“倍”的知识练习时,笔者让学生围绕“苹果有24个,梨有4个,桃子有8个”提问。学生想到了这样几种: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几倍?桃子的个数是梨的几倍?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几倍?笔者又接着问:“还有问题吗?”这时,平时不太愿意发言的小乐似乎有话要说,可又在迟疑。于是,笔者尝试着鼓励:“小乐,你来说说想法,好吗?”在笔者的鼓励下,小乐站了起来,说:“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这时有学生哼了一声,笔者循声而问:“请你说说想法。”这个学生说:“太简单了,这还需要问吗?”笔者反问学生:“小乐提出的问题对吗?”然后问小乐:“你认真思考了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笔者继续说:“既然大家都认为问题本身沒有错,小乐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那么有何不可?大家是不是应该把掌声送给小乐,相信小乐以后会更加积极思考,想出更多的问题。”话音刚落,掌声响起。笔者接着说:“当然,如果能进一步思考,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那就更好了,谁愿意来试试?”学生马上增加了提问的勇气,一个学生说:“苹果的个数是桃子和梨个数和的几倍?”对于这个问题,笔者马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样,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给予学生充分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提问的快乐,营造出敢问乐学的质疑氛围。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与回答应及时予以肯定,并做进一步的要求,多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温度的氛围,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使学生敢问乐学,又有所得。

(二)创生场域,激活“思辨”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依赖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还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质疑问难时,有些学生往往达不到关键点或关键处。这时,教师不应着急,应以鼓励为主,努力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当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让学生先自由讨论,再尝试解答,达到凭问引学的效果。

1.巧妙引入,诱导质疑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方可启“新”。创设问学情境,设置悬念,是在教师的“授”与学生的“求”之间搭建“桥梁”,去吸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导、鼓励学生自主思索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认知的冲突,进入 “愤”“悱”的心理状態,即心欲通而未能,口欲言而未答,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想要突出重围、寻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要对情境大胆质疑,抓住实质,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这类设疑情境成为学生提出问题的沃土。如在教学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出示3、4、5三个数字,让学生用这三个数字组成能被2、5整除的三位数。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解决得相当轻松。再让学生判断:345、543能否被3整除?学生不能马上判断了。这时,笔者对学生说:“老师可以不通过计算,就能直接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的数。请同学们出题来考考老师。”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纷纷举手,当笔者把答案说出来,学生一一验证后,惊讶不已,目光由怀疑到敬佩,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笔者迅速给出答案的奥秘。这时,笔者适时引导学生发现:组成的三位数的三个数字相同,不同的是这三个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最后让他们观察、提问、举例、验证,总结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这样,教师经过创设问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情境引入,凭问引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难点迎刃而解。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启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愉快地、不知不觉地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的活动中。

2.小组互动,共同质疑

创设小组互动,意在消除学生语言表述的障碍。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重组,面对面地多方交流,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发挥作用,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到提问交流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共同质疑的能力。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学生小组互动协作,有利于同学间相互弥补、相互启发,形成交互、立体的思维网络,收到“1+1>2”的效果。在学习“梯形面积”时,学生通过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试着在剪、拼、证、思、辩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碰撞,得出多种方案,进而理解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由来。这一系列过程培养了学生与人协作、互补互生的能力,同时发展了思维,这正是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

事实证明,学生间交换的是一种思想,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创设问学情境,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生问题”这一学习过程,以趣生疑,以疑启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更丰富、更有深度。

(三)拓宽时空,生长“智学”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问是思的基础,辨是问的深化,学是思的延伸。充分发掘问的资源,拓展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课中进行深入的思考生疑、解疑,课后进行延展性的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疑难时发问,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迸发智慧的火花,增强课堂活力;给学生停顿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提出问题,把问与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1.预习“引学”

在课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细细地观察,静静地思考,在新知疑难处、认知模糊处、知识联结处重点圈画,标注自己的疑惑,准备在课堂中呈现。凭问引学,激发探究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靶向性和有效性。

2.课中“问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更是学生质疑问难,并通过学习解决疑难的练兵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优势,在学有存疑处放慢脚步,引导学生审视、厘清,激发学生解疑的兴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加法估算”时,“489+207”可以看作“500+200”进行估算,这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489看作500后,500+207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都看作整百数呢?”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争论。最后,在质疑提问中,学生明白了估算的方法合理、方便即可。学生经历质疑—解疑的过程,对知识加深了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质疑能力。这样问学相融,共生互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无限生长。

3.课后“延学”

“问”,终于省。课后,让学生回想当天学过的内容或提出一些想法,旨在训练学生自我质疑,培养其内省能力。如在巩固练习结束后,以学生自问作为结尾:“我今天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学习了什么方法?”“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这样的叩问,让新知得到梳理和升华,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再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后,一个学生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分母相同或者分子相同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如果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能不能比较大小呢?”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其求知欲望强烈。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站在课堂中央,让“问辨”成为可视化的学习,从生问—释问、从问辨—学问,问与学相辅相成,让学习真实发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长效生长。

【参考文献】

[1]潘文彬.指向核心素养:儿童问学课堂的意蕴[J].江苏教育研 究 ,2016(10).

[2]潘文彬.从“问学”走向“学问”[J].江苏教育,2017(1).

[3]季爱云.浸润行知:深度问学的课改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7).

猜你喜欢
数学
我们爱数学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简:我心中的数学
美:我心中的数学
寻找另一半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