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浅析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研学旅行课程

2022-04-19 05:29/叶
名师在线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红领巾研学旅行

文 /叶 微

引 言

近年来,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利用自身的德育优势,打通师资渠道,组建“教育+旅行”复合型研学导师队伍,开发带有学校鲜明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打破传统的“把景点当基地,把解说当课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并通过家委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课前培训和课后评价,并委托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承担学生研学旅行的安全职责,打造属于南校的精品研学课程。

一、“红领巾研学”课程化,挖掘系列课程内容

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课堂的延伸,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1]。为了让学生在这门课程里学有所获,体会到参与研学旅行的乐趣,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创新研学形式,拓展研学内涵,将“红领巾研学”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集体研学、主题教育日研学、少先队队干部研学、家庭亲子研学等。学校教师自编研学手册,出发前上好导学课,让学生从“新”的视角,用“心”来体会,感受“新”风景。

作为一门新型课程,“红领巾研学”的学科范畴非常广泛,涉及科学、语文、艺术、历史等学科。学校整合各相关学科的教学和教研力量,突破学校课堂教学及分科教学的局限,探索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型校外活动课程模式,组建研学旅行课程研发团队,而且教师自主设计研学指导手册。研学手册包括“导学篇”“活动篇”“实践篇”“研学篇”“拓展篇”“成果篇”等内容。根据手册,学生提前预习,出发前在教师的带领下上好导学课,有效保障活动“研”有深度、“学”有厚度[2]。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红领巾主题研学活动

学校以主题活动方式系统性开展“红领巾研学”活动,把“红领巾研学”有机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同时,学校还注重活动的总结与提升,开发典型性的课程资料,以丰富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开展了多种课程活动,如表1所示。

表1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研学课程

续表

(一)集体研学,打造课程学习新方式

《从历史里看世界,做国宝守护人》:无论是数字馆内展品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历史馆的琳琅满目,还是民国馆的时空交错……在南京博物院里,所有的一切都让三年级学生饱享了一顿丰盛的历史与艺术的文化盛宴,切身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一带一路”,用脚步丈量历史》:静海寺里听故事、下关江面忆历史、浦口公园坐古船……五年级学生在最美的秋天里出发,在静海寺讨论“一带一路”的伟大创举,在浦口火车站讲述朱自清的《背影》。大家沉浸在金陵文化的丰富内涵里,感受着这个古老城市厚重的历史。

《感受魅力新江北》:“中华虎凤蝶的亚种如何区分?保护中华虎凤蝶有哪些具体的措施?结合江北新区的发展,你对南京的历史与未来有何感想?”带着这些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去往国家级江北新区体验新南京风光。

(二)无作业日家庭亲子研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学校将传统的无作业日和家庭亲子研学相结合,由学校提供主题和建议,鼓励少先队家庭辅导员利用假期带着队员外出进行家庭研学活动,让其放飞身心。

例如,在植树节假期,学校发出研学倡议:少先队家庭辅导员利用没有作业的周末,带领队员开展家庭研学活动——走出家门,与春天来一场动人的约会。披着柔媚的春光,嗅着春日泥土的芬芳,在这场寻找春天的研学活动里,队员们感受着冬春季节交替的美妙,寻找大美南京的风姿,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队干部研学,培养新时代少先队小干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八次全国少代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的要求,努力培养新时代少先队小干部的服务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及管理能力,学校大队部利用假期组织少先队小骨干专场研学冬令营。少先队小骨干来到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了解3D打印技术,观看3D打印机工作,见证“无中生有”的神奇变化。另外,每个人还拿到了自己的3D打印笔,亲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3D技术。

(四)主题教育日研学,走近历史、铭记历史

柳泛青,枝吐绿,清明时节,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引导他们珍惜和平、成为和平宣讲小使者,学校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合作,以“紫金草的故事”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近历史、铭记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弘扬抗战精神,铭记悲壮历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组织部分少先队员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并参加了纪念馆举行的抗战胜利75周年网络直播活动。

三、研学结合学生年段特点,遵循课程开发原则

“红领巾研学”不同于一般旅游,其本质上是一门课程。通过对《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充分解读和思考后,学校意识到“红领巾研学”只有像其他课程一样,设置比较固定的场地、路线和序列化活动主题,才能保障其有序、有效地开展。

(一)分类、分层进行

“红领巾研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研究、学习、旅行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实践经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感悟中华传统美德,温习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等,在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意识并提高能力。

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学校分年级与分类别进行设置,其中低年级学生以体验、感受、认识为主,中年级学生以体验、认识、探究为主,高年级学生以体验、探究、实践为主。学校只有有梯度、序列地开展活动,才能保证活动的序列化和渐进性。以四年级研学课程“从这里走向太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研学旅行”为例,学校综合考虑了学情——四年级学生群体、课程时间、课程内容及课程地点,确立如下课程目标:(1)了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进而了解人类走向太空的足迹,即人类认识太空的历史;(2)参观航空航天馆,感受各种航天器、飞机、飞机部件的历史与作用,激发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激发科学探求的兴趣和热情。

(二)坚持趣味性、丰富性

“有意思”和“有意义”相辅相成,学校应将兴趣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从兴趣出发,教师带领学生在明城墙徒步。在明城墙上,学生通过“神策金川仪凤门,怀远清凉到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这几句话记住了南京的13座城门。

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天气预报的信息是怎样监测出来的吗?这次研学旅行,四年级的学生来到了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观全球最大的气象台,做了一回小小气象观测员,揭秘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学生研究了空气流动方向,寻找最佳角度,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制作无动力飞机,一声令下,蓝天便留下一条优美的弧线。

四、注重红领巾研学的课程评价

在研学旅行课程评价过程中,学校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多种形式呈现总结成果,如写日记、写心得体会、摄影、绘画、手工制作等。在研学过程中,教师会把游览的景点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变成题目,让学生抢答,并给予奖励。研学结束后,学校评选“红领巾最佳研学小组”,并将红领巾研学旅行成果进行展览,以 “展” 代评,为其他学生提供研学旅行示范。

五、多学科融合,造就“浸入式”课堂

研学旅行课程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真实的情景、丰富的社会资源。近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升级研学课程的内容,拓展深度和广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需要,贴合教育的目标,做“有意义、有意思”的课程。现在,全校所有学科都参与其中,真正达成“学科融合,五育并举”的目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学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实践活动资源,开展深入的实践探究活动,让社会大课堂真正“浸入”学校小课堂,让学生在研学活动的历练中、课堂学习的思考中形成和践行良好的品质。

结 语

研学旅行不仅是一种探究活动,还给予了学生一次心灵的成长。对学生而言,研学旅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人文教育、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这对学生汲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构建成熟的社会关系提供有效支持。对家庭而言,让家长参与学校研学旅行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家长明确研学旅行的目的和意义,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支持学校工作,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课程具有校内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拓展了教育资源,使教育方式更加开放,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办学更具活力。总之,家庭、学校、社会要三方合力,用多元的环境和教育素材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红领巾研学旅行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红领巾》的“童年照”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小黑的旅行
智取红领巾
夏日旅行
洗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