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看病的医生

2022-04-19 05:28姬薇
科学大观园 2022年5期
关键词:病人医疗医生

姬薇

过去两年,互联网医疗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尤其在疫情期间,当时石家庄、河北、东北等需要复诊或治疗的病人来不了,作为北京的医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我们提供了很多咨询和复诊服务,包括线上开药并寄到家里,除了需要立即到醫院做手术的病人,我们都可以在网上提供这种帮助,确实非常方便。”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介入血管瘤科主任医师申刚对记者说。

2013年,当时在广州儿童医院工作的申刚,开始使用在线平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和在线平台共同成长。如今,已经调入北京工作的申刚,由于常年大量的网上问诊,很多病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认识了申刚和介入血管瘤科,全国各地患者跟到北京找他看病。

至今,申刚在网上帮助了全国457个地区的11463位患者,收到了大量的感谢信和好评。然而,他却更加在意那些偶尔的不满意,会认真找问题,努力做到更好。他说,平台有专门的在线问诊规范,医生在线提供的每一项服务,说的每一句话都留有记录,平台会有相应的审核和监管措施,来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

日常工作中,申刚除了出门诊,还有手术、科研、线上会诊、写科普文章等大量工作,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申刚说:“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一闲下来就拿手机看看,本能地回答患者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不仅能够帮助到患者,也给医务工作者提供了随访病人的机会,对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非常重要。”

有了互联网,很多患者见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佃灿之前,已经精准知悉了他的出诊时间和地点,了解了疾病常识与就医指南,还看过他与其他患者的在线问答案例。

王佃灿庆幸生活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医患沟通如此便捷。他认为,病人选择手术是很大的事情,一旦刀开下去就没有回头路可走,责任重大。“所以理想状态是希望患者先从线上平台了解我和我的专业,认可我。医患关系就像夫妻,需要互相信任。我需要了解患者,患者也需要了解我。”

“很多患者出院后,我们在网上沟通病情,比如伤口愈合康复,联系复查事宜。有时上传一张照片我就知道恢复得好不好,有些会告诉他赶紧到医院检查。这样一来,患者在医院里的诊查、住院,成为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患者跟医生的接触从线上联系、线下面诊再到线上跟踪康复,互联网提供了重要窗口。”王佃灿有个多年坚持的习惯,就是由他做手术的患者,术后他会频频问询,哪怕是拔智齿这样的小手术。

王佃灿给记者看了他在某在线平台建立的病历夹,随机翻到一位75岁的老奶奶,当时嘴唇有一处溃疡,当地很多医生怀疑是癌,需要手术。王佃灿当时也怀疑是癌,但感觉症状陌生,经慎重考虑后,王佃灿选择让她先回家,定期拍片上传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病处长好痊愈,避免了手术。王佃灿对记者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真不敢让她回去,网上的随访让医生敢做更精准的判断,一旦发现不好可以马上通知到院手术。

和医院的患者病历不同,王佃灿的网上病历夹里,存放了大量他线下患者的术前病历照片,有了它,随时随地可以在线上为患者做诊断。他说,有时一张照片胜过几百上千的文字,一目了然,为他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采访中,王佃灿多次说到一句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疫情期间,一些患者出现口腔症状,通过网上问诊获得解决,大大方便了患者。有些身在海外的华人也通过在线平台找到王佃灿,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而痊愈。

疫情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穆新林明显感受到线上问诊量增加了,一方面是因为患者因各种原因没办法去医院看病,另一方面是肺部有结节的人明显增多。

过去一年,人们在做胸部CT排查是否是冠状病毒肺炎时,一些人发现了肺部有结节。穆新林对记者说:“这些人比较适合在网上问诊,而不用到医院来。大部分情况通过网上看CT图像就能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性恶性,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另外有些当时判断不了,会建议观察三个月到半年,然后再去拍胸部CT做对比。”

穆新林认为,互联网医疗有着明显优势,可以节省患者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目前,在互联网上基本可以对疾病做初步诊疗。拿呼吸科的肺部结节来讲,如果患者能够提供很好的影像学资料,我们基本上可以给80%~90%的患者一个全面的指导方案,省却他们到门诊就诊。”

“互联网医疗可以将优质医疗资源让更多的人去享用。”他举例,比如在农村、偏远地区,找专家看病很难,挂号也很难。而互联网医疗让在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够找到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如果需要面诊,医生会让他及时来医院,并给他免费加号,省去了排队挂不上号、等待就医的麻烦。

“互联网医疗是发展趋势,是线下医疗的很大补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穆新林指出,互联网诊疗中,患者资料的通用性和完整性仍有待改进。资料不全或者影像资料不清晰,会导致诊疗质量下降。

网上问诊时,病人需要提供清晰的影像资料,最好是电子版的图像。电子版的影像学资料图像更清晰,更便利保存,医院也节省了胶片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穆新林介绍说,我国一些医院已经可以给患者提供电子版的影像资料,通过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查看CT、核磁等检查结果。他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早一天让更多的病人可以拿着清晰的影像资料到更多的地方去看病,相互通用,既方便病人,也让医生的诊疗更有效率。

◎ 来源|工人日报(有删减)

猜你喜欢
病人医疗医生
谁是病人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病人膏育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还能活多久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