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校外研学活动策略初探

2022-04-19 09:08王克威
考试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红树林研学活动

摘 要:地理研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珠海市淇澳岛乡土资源为例,教师设计研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完成研学成果,通过成果汇报交流以及多元评价,让学生真正在体验中学习,从而增强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校外研学;淇澳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5-0139-04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被高度凝练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十八个字,其中地理实践力被定义为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学科取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际,当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之中,通过观察等发现问题并运用理论知识解释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但目前高中阶段出于经费、课时安排及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地理学科走入大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常被学校的常规教学所替代,学生的认知水平多停留在书本的理论层面上,在真实情境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提升。随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提出,给常规的知识传授式课堂提出新的挑战,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地理校外研学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逐步走向融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也逐渐被教育和家长所认同并予以支持。

笔者以珠海当地的淇澳岛为对象开展校外研学,教师设计研学路线和研学问题,学生结合研学问题开展乡土地理调查,提交研学成果,交流心得,评价反思,做到研前有准备,研中有收获,研后有反思。研学过程中学生以地理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从而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一、 研学活动背景

(一)研学区域概况

淇澳岛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有淇澳大桥与陆地相连。自然环境优美,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海岸线曲折(见图1),素有“九峰十八湾”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珠海市生态旅游区。岛内村落淇澳村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较为健全(见图2)。

(二)研学主体

此次研学是以淇澳全岛为对象,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研学内容较为综合。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理论学习,已具备较为综合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因此选择高二年级某班学生作为研学主体,时间选定在周末非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学意义

通过校外研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利于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四)活动可行性

淇澳岛为珠海市内岛屿,到市中心距离适中,在唐家换乘85路公交车可直达岛内,研学地点多集中于淇澳村及周边3km范围内,步行可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可通过团体预约后进入参观。

二、 研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前期准备

活动前是否准备充分直接关乎整个研学活动的实施。由于正处于新冠疫情期间,活动过程中需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教师应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另外教师需提前了解研学当天的天气情况,尽量选择晴天,避开阴雨等恶劣天气。研学活动所需具体物质准备如下:

1. 知识储备

教师应熟悉各研学地点的相关背景,具备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能力。学生应提前储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相关知识,并根据需要查阅淇澳岛的卫星影像、纸质地图,搜集记录地方志等相关文字资料,对淇澳岛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2. 研学工具

指南针、相机、手机、手套、工具鏟、样品袋、记录本、笔等,手机需提前下载好百度地图、形色、六只脚等辅助性App软件。

3. 生活用品

太阳伞、口罩、水杯等。

(二)研学分组

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10人。小组内设立组长和安全员,组长负责监督研学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表现,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和处理突发情况。

(三)研学注意事项及活动宗旨

研学过程中学生要严格遵守研学安全规范,不得擅自离队,注意保护文化遗迹,不得乱涂乱画,保护红树林的一草一木,严禁破坏景区的景观。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小组内部做好分工合作,结合问题清单主动思考,采取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交流分享的方式共同完成研学项目。

(四)问题设计及意图

笔者曾多次前往淇澳岛调查,根据对淇澳岛的研究将本次研学分为四个主题,即“三线一面”:以白石街为主线的文化传承主题、以红树林为主线的绿色生态主题、以环岛海岸为主线的蓝色海岸主题和以全岛为覆盖面的旅游发展主题。

1. 主题一 <文化传承>

研学地点:南腾街村口牌坊、东澳古庙、文昌宫、抗英广场、古炮台遗址、观音阁、天后宫、白石街、苏兆征故居、钟氏大宗祠、祖庙

问题设计:

①分析民间抗英斗争发生于淇澳岛的地理原因。

②辨别白条石的岩石类型,了解白石街的历史渊源。

③拍照记录蚝壳墙,分析蚝壳做墙的优势。

④调查淇澳村主要庙宇及社坛的分布,并分析村民们信仰多元化的原因。

⑤结合淇澳岛的实际情况,请为端午祈福游这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实地走访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游览历史古迹、村史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当地历史文化脉络,增强民族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2. 主题二 <绿色生态>

研学地点:红树林木栈道、堤坝、东涌闸、西涌闸

问题设计:

①红树林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②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淇澳岛西北侧的原因。

③探究红树林促淤造陆的过程并采集一小块林下土壤观察。

④观察红树林植物典型的根系特征、胎生现象和泌盐特性,探究其成因。

⑤用手感受红树植物叶片的质地,思考红树林不红却为何取名“红”的原因。

⑥总结归纳红树林的生态价值。

⑦思考东西涌水闸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地理观察力,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思考植物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 主题三 <蓝色海岸>

研学地点:大围湾(红树林)、大沙澳、牛婆湾、东澳湾、牛仔湾、南芒湾、金星门

问题设计:

①查看地图,总结淇澳岛海湾的分布特征,试推测其成因。

②调查淇澳岛东、西两侧海岸的差异并推测其成因。

③欣赏牛仔湾的美景,观察并记录典型的海蚀、海积地貌。

④观赏罾棚捕鱼的过程,思考罾棚选址具备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锻炼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主题四 <旅游发展>

研学地点:淇澳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白海豚保护基地、牛仔湾等

问题设计:

①以白石街为例,调查沿街商铺类型、数量及经营状况。

②调查淇澳岛的餐饮及特色民宿的分布情况。

③绘制淇澳岛的旅游资源分布图,并设计一条最为高效的旅游线路。

④运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法,分析目前淇澳岛的旅游现状,并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归纳整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 研学活动成果汇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研学活动的成果,成果可以通过考察报告、论文和PPT等多种形式呈现,内容应包括成果主题、小组成员及具体分工、研究方法、对研学问题的思考及见解、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文字材料、照片及实物、研学心得等。研学成果提交后,先由科组内教师组织审阅,再组织学生以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每个小组限时10分钟。研学成果的质量和汇报过程的表现作为教师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

四、 研学活动评价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量化分值的评价方式。学生可根据自我评价表(表1)的指标对研学项目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表现进行打分,同时可以根据小组成员互评表(表2)的指标对本组的其他成员的表现打分。打分量化的过程既是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客观公正评价,也是对自我表现的重新认知。教师评价主要结合研学过程中团队的表现、内部分工协作、任务完成状况、成果质量和汇报表现等,根据教师评价表(表3)量化做出评价。

五、 研学活动反思

(一)研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探究欲望被激发,并且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展现了学生的行动能力。同时研学活动能增强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分析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高度融合。建议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从一定程度上给予大力支持,把课堂搬到戶外,使户外地理研学活动常态化开展。

(二)研学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意识较薄弱

在红树林为主题的研学中,会涉及红树植物的识别等,而个别红树植物如海杧果、海漆等有剧毒。有些学生感觉好奇会用手触摸或采摘,可能引起中毒等身体不适。因此在研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再三强调安全问题,提醒学生时刻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如果实在需要触摸或采集,请告知老师并做好防护措施。

(三)研学问题的设计存在局限性

问题的设计以事实性的定性研究为主,需要数据支撑的定量研究较少。例如在分析淇澳岛的旅游现状时,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发放给游客和当地村民填写,为问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四)研学参与度参差不齐

以班级为单位,人数比较多,教师可能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导致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后期可以组建专门的研学社,提高研学的实效性。

(五)研学课程校本化

发挥乡土地理素材的优势,组织科组内教师尝试开发研学类的相关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林艳梅,曾庭芳,凌益芬.基于客家建筑文化的研学课程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6):75-77.

[3]钟丽纯,吴俊和,曾惠蘋.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实践活动设计:以佛山市西樵山火山地貌研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6):71-74.

[4]郭启慧,张林英,郭明月.基于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以广东省兴宁市客家围龙屋为例[J].地理教育,2019(11):55-57.

作者简介:王克威(1987~),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珠海市第三中学,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红树林研学活动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神奇的红树林
研学之旅
走过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