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韋晴不仅坚持十四年写亲子日记,还带动全家人一起写。很多妈妈向她请教是怎么做到的,韦晴笑着说:“其实,我最初只是想让孩子像哆啦A梦一样,拥有一台时光机……”
2004年6月7日,家住江苏泰州的韦晴发现自己怀孕了。“宝宝长大后,一定会好奇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为何不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平时习惯写日记的韦晴决定写亲子日记,送给孩子一台记录成长的“时光机”。
韦晴在第一篇亲子日记中写道:“宝宝,今天妈妈用测试纸验孕发现了你。小家伙,妈妈测了三张,发现都是两条线。说明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已经在妈妈肚子里了。你猜,妈妈希望你是什么样子呢?嗯,健康、快乐,这是妈妈最希望的。”
从这天起,韦晴把亲子日记当成和儿子栎伟对话的方式。“小宝宝,你可爱的爸爸知道这个消息后好兴奋,第二天就买了一大堆胎教光碟,当然还有育儿的书。看他那个傻样,好可爱的……”
韦晴每天都会写亲子日记,直到住院做剖腹产,才不得不停笔三天。第四天,刀口还隐隐作痛,她已经拿起笔补日记:“亲爱的小宝宝,今天是你出生的第三天。第一天,也就是2月16日上午10点40分,你从妈妈肚子里被两位医生阿姨抱了出来。一出生,你的哭声好洪亮,非常健康……”
满月、周岁……韦晴的亲子日记越写越长。丈夫黄宏调侃她:“你看你,记的都是吃喝拉撒睡!”她笑着说:“儿子这个阶段只有这些事,我想让他知道自己是怎么一点点长大的。”
黄宏没想到,妻子如此有毅力。栎伟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走路……韦晴写了一本又一本,日记里满满都是对儿子的爱。为了让妻子能有更多时间写亲子日记,黄宏主动承担了做饭、洗碗、等大部分家务。
栎伟上学后,韦晴不再只关心他的衣食住行,还要为他的学习操心。于是,亲子日记里多了她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韦晴和丈夫很重视栎伟的教育,但没有过分追求分数,因此儿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多么出类拔萃。一天晚上,栎伟呼呼大睡,她在日记中反思:“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这种‘慢’,不急功近利,不为读书而读书……”她相信慢工出细活。
栎伟10岁生日时,韦晴和丈夫把亲子日记制作成四本精美图书送给他。“我太感动了,谢谢爸爸妈妈!”栎伟拿着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爱不释手。书里不仅有妈妈对他说的话,还有他小时候的照片。
亲子日记让栎伟的心和妈妈贴得更近。很多父母为孩子青春期叛逆而苦恼,韦晴却能和儿子平和地处理问题。两人偶尔发生矛盾,她就会让儿子看看她写的亲子日记,因为那里都是她对儿子的爱:“我可以告诉你,无论我是温柔和蔼,还是暴跳如雷,你都是我们最爱的孩子……”
对韦晴来说,写日记就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有一次,她和儿子发生冲突后,还沉浸在气愤中,儿子已经把不愉快忘掉了,关心地问:“妈妈,你冷不冷啊,加一件衣服吧?”看到他拿着棉衣向自己走来,韦晴特别感动。有时候,孩子比父母更宽容,孩子的爱让她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韦晴经常在亲子日记中反省自己:“我知道,你真的不是为了气我才做错事。你只是需要学的东西太多……谢谢你,孩子,谢谢你没有嫌弃我们两个笨头笨脑又总是大呼小叫的父母。谢谢你,在我们没有做好的时候,你那可爱的小脸,对着我阳光明媚地笑……”
2014年11月15日,韦晴的女儿圆圆出生。一家三口决定一起写日记,欢迎她的到来。栎伟在妈妈的亲子日记本上写道:“妹妹,我们欢迎你的到来,祝你将来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他还在这句话后面画了吐舌头的笑脸,调皮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喜欢读书的黄宏则郑重地写道:“静女其姝是为外,玉质其内乃为玮。姝玮小朋友,欢迎你的到来。”黄宏在女儿出生前,曾用毛笔字摘抄了一本书法集,其中一则是《诗经》的“静女其姝”,圆圆的大名由此而来。
韦晴除了欢迎女儿,还在日记中写了身为二孩妈妈的感悟:“每一个孩子对于我们,会有麻烦,会有负担,但都是小小的麻烦,大大的幸福;小小的负担,大大的甜蜜……”
女儿圆圆出生后,韦晴又开启了“二宝日记”。
2021年10月6日,韦晴、黄宏带女儿参加泰州“小棋王”象棋比赛。上午三局,圆圆全输,哭着说不想参加下午的比赛了。
“为何学棋?落子无悔,开局无憾。何为无憾?尽了全力,便是无憾。谁的人生不是如此呢?”韦晴把这件事写进亲子日记,并且告诉女儿:“无论做什么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不要把输赢看得太重,保持心态平和才是最重要的。”圆圆眨着大眼睛连连点头:“知道了,妈妈。”一通百通,自此之后,圆圆练琴时的心态也平稳很多。
圆圆刚上小学一年级,就琴棋书画样样拿得起来。而栎伟考入泰州市重点高中,朗诵达到八级水平,阅读文章获泰州教育局一等奖,并获得“泰州市家庭文明礼仪之星”“泰州优秀少先队员”等称号。
儿女都这么优秀,同事们都向韦晴讨教育儿方法,韦晴将此归功于记亲子日记。同事说:“我也记过,可坚持不下来呀!”
“其实,读书和写日记是相辅相成的,读书可以启发我思考,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总有内容可写。要不,我们一起读书吧!”韦晴和丈夫都喜欢读书,每当遇到育儿困惑,她都会从书中寻找答案。他们家没有电视,书柜、床边、楼梯上……每个角落都堆放着书籍,让孩子们触手可及。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韦晴阅读了上千本书,还考取了高级育婴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韦晴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就这样,她和朋友们建立了“每日一练”阅读团队。
一个家庭爱读书,受益的是几个人;如果一所学校、一个城市的人都爱读书,那么受益的就是千万人。韦晴还创立了季布阅读App项目,全家人拍摄原创阅读微视频,和相关学校一起做阅读活动。家长们的反馈很积极:“现在,我每天都跟孩子说:我们读书吧。”“感谢这些公益活动,不仅促进孩子提高阅读兴趣,也促进我们成长。”
2021年11月,韦晴家庭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现在韦晴依然坚持每天在亲子日记中记录一双儿女的成长,她说:“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我愿意坚持下去,做孩子的榜样,和孩子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