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景
7月9日,在长沙获颁2021“感动湖南”年度致敬人物后,江梦南独自乘机返回清华大学。
时间回到2012年的一个夏夜,江梦南走在绿树成荫的吉林大学校园,她想起了一年前的那个场景:没有父母陪同,独自拖着行李、乘坐火車来到离家3000公里外的大学报到。从小山村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念完硕士、考上博士。从小失聪的她,10年间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蝶变。
小天使坠入寂静的世界
江梦南,长相甜美,落落大方,外表看起来与其她女孩没什么不同,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从小失聪。小时候的江梦南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活蹦乱跳,聪明伶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而在她半岁时,一次因服用耳毒性药物患上了重度神经性耳聋,从此听力完全丧失。扎针、戴助听器、药物治疗,她的父母近乎崩溃,他们跑遍全国各地的医院,都束手无策。最终,他们决定教小梦南读唇语。
读唇语不是件简单的事,江梦南到了三四岁,母女俩常常坐在镜子前面,妈妈每说一个音节,都会让她看自己发音的唇形,再逐个辨读、记忆,一个音节经常要读成千上万遍才能记下来。看着女儿每天睁着洁净明亮的大眼睛,有板有眼地学习唇语,言语能力也和同龄儿童相差不远,夫妻俩的内心又心疼又欣慰。
为了不让女儿觉得自己特殊,父母没有让江梦南上聋哑学校,而是鼓励她走进普通学校,和正常孩子一起学习。
竞技场上铸就辉煌
刚入小学时,学校基于江梦南的身体状况,要求她以旁听生的身份就读一段时间,她的考试成绩不计入班级成绩。令人惊讶的是,在学校三年,小梦南居然次次考第一名,老师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不知道,江梦南的妈妈为了让女儿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借来小学课本,一遍又一遍地帮女儿预习,她对女儿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些话,江梦南记下了,课堂上比别的同学更加专注、认真,夜里躺在床上也还在反复琢磨老师的嘴唇到底讲了什么。
上了高中以后,异地求学的生活全都要靠自己,一入学,江梦南便遇到了一件“难题”:没有父母督促着起床,又听不到闹钟。妈妈好几次要求去她的学校陪读,但都被她拒绝了。她说:“我要比别的孩子更早地去适应外边的社会、外边的世界。”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再加上勤于思考,江梦南克服了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与困难,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年级第一名。
高处的风景如此壮美
付出总会有收获。2011年,江梦南以615分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的药学本科专业,后再考上母校吉林大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研究生。2018年,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她凭借超人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入学前,江梦南做了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失聪26年后第一次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
有了声音以后,江梦南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她下决心要帮助更多残障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建立和恢复积极的心态。2018年年底,江梦南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参加无障碍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并发言。2019年,她前往偏远地区参加教育公益项目,为当地学子答疑解惑,提供帮助。2020年,她还当选为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第五任会长……“我从没把自己看成弱者,我希望大家也把我当成一个健全人看待,对我提一样的要求。”江梦南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经历风雨,树木才会参天而立;通过锤炼,宝剑才会锋利无比;面对挫折,只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才能勇敢地穿越黑暗,播撒下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