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珍,钟丽仪,朱 珍,李少玲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 广东肇庆526040)
慢性胃溃疡指胃内壁黏膜或更深层组织出现局限性缺损、溃烂,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多发于40~46岁男性群体,是一种常见的消化性疾病,常发生于胃小弯角附近[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不仅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还会促进胃酸分泌,进一步加重病情,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溃疡严重程度,具有反复性、复发性等特点,主要临床症状为进食1~2 h后上腹部剑突部出现隐痛,且进食刺激性食物、浓茶或高度酒时加重腹痛,降低其生活质量[2]。由于慢性胃溃疡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等特点,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3]。针对性护理可根据患者的个人特点、家庭情况的客观条件,合理制订护理内容,更加侧重于护理患者的原始疾病,使护理更加符合患者实际需要[4]。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营养指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②无精神障碍,能配合本研究者;③经胃镜检查确诊者;④无恶性肿瘤者;⑤本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②免疫系统缺陷者;③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精神交流障碍者;⑥正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5~73(58.34±7.13)岁;病程1~7(3.73±1.14)年。治疗组男19例、女6例,年龄46~71(57.27±6.71)岁;病程2~9(4.19±1.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期间,医护人员应遵循医嘱给予患者科学的用药指导,每日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随时确定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为保证舒适的治疗环境,医护人员调整病房内的陈设,房间内光线、摆设等生活环境均应以患者舒适为主;医护人员调整患者日常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出院时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慢性胃溃疡再次复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评估其心理状况,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联合家属针对性疏导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应积极主动与患者做好沟通。医患沟通时应面带微笑,声音温柔轻缓,避免患者产生抗拒心理,并引导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倾诉内心想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支持与理解的态度对待治疗方案,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②药物指导。医护人员应监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前说明所服用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并提前对用药后不良反应作出预备缓解方案,且使患者认知到按时服药对慢性胃溃疡康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养成按时服药的良好习惯,并要求患者在服药期间调整不良饮食习惯,列出禁止食物清单,要求患者遵守,避免刺激性食物影响治疗效果。③饮食护理。慢性胃溃疡生于胃部,对饮食、饮食习惯要求较为严格,因此,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个体饮食习惯制订更为健康的三餐计划,以质地较软、清淡的食物为主,拒绝重油、重盐、刺激性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勿忽略患者饮食的偏好性,制订膳食方案不仅要避免对胃溃疡患者胃部造成伤害性刺激,还不能使患者对饮食产生厌倦心理,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保证患者摄入合理的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等,且应调整用餐习惯为少量多餐。④生活调整。医护人员应纠正患者不良作息时间,改变患者熬夜、饮酒、吸烟、喜食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更为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改善身体状况,避免出院后再次复发胃溃疡。⑤教育科普。入院前、出院后,结合患者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在患者可理解范围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胃溃疡的病因,并鼓励患者继续维持住院时所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还可进行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素质,避免慢性胃溃疡再次复发。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采取两组护理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2500转/min离心15 min,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水平。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焦虑自评量表(SAS)[7]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后遵医行为,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意识提高4个维度,每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依从性越好。④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出院前医护人员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护理前后PAB、ALB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PAB、ALB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胃作为人体的消化器官,是营养吸收的核心之一,也是消化功能最为重要的器官,能吸纳、调和食物、分泌胃液,并具有内分泌机能,能产生促进肠胃活动的激素[8-9]。胃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能杀死胃内细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但当机体胃黏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破损时,胃液开始腐蚀胃内壁,从而形成溃疡,患者出现食欲缺乏、餐后腹胀或胃部不适,其中最常见症状为用餐后持续时间不等的腹部灼烧疼痛。通过药物治疗使胃溃疡愈合,但其复发率较高,且一旦进食刺激性食物加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因病程较长,治疗药物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精神压力过大致自主神经紊乱,胃液分泌失调,减少胃黏膜血液供应,增加胃溃疡复发概率[10-12]。常规护理多注重于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使用情况、护理环境,是临床通用的护理模式,能满足不同患者最低限度的护理需求,但同时缺乏针对性,使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13]。
针对性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病情发展、个人习惯特点、年龄、性别、体质状况、护理需求等客观条件合理制订护理内容,选择护理方案,使护理符合患者需要,有效提升护理质量[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疾病知识的掌握、护理意识提高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蒋宏莉等[16]研究结果一致。在胃溃疡患者日常饮食时,胃酸分泌对溃疡形成再次腐蚀,以致出现疼痛症状,且由于食物的质和量与胃溃疡疼痛存在相关性,易使患者慎重选择自身进食食物种类、食量,长期摄入热量不足,导致体重下降,甚至出现营养不良[17]。PA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能有效反映机体最近全身营养状况,该指标水平降低代表慢性胃溃疡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状态;ALB是血液中脂肪酸携带者,能够维持人体正常营养状态,该指标水平降低代表慢性胃溃疡患者营养不良。胃溃疡治疗疗程较长,且使用药物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治疗期间需限制饮食,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以致交感神经兴奋,激动胃肠血管平滑肌上α受体引起胃肠道血管收缩,胃黏膜缺血,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18]。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饮食习惯调整其饮食结构,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并保证其营养水平;联合家属积极进行健康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压力逐渐堆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治疗组PAB、ALB均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营养水平,改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应用针对性护理能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营养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