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兰,罗明春,陈简庆
(恩平市人民医院 广东恩平5294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发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属于心血管系统危重症,起病急、病情严重,致死率较高[2]。心肌梗死患者多在院外发病,出现心搏骤停,猝死概率较大,且有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发病可在1 h内猝死[3]。因此,给予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争取急救时间,消除患者治疗及预后。流程管理法是一种新型管理方法,其基本理念为流程导向,通过构建合适高度且能够动态变化调整的管理流程来协助工作效率的提升,改善传统组织分工及流程模式的弊端[4]。本研究通过比较流程管理理念实施前后院前急救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流程管理理念在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17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9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5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相关诊断标准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脑出血者;②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者;③精神疾病且不配合治疗者。对照组男104例、女70例,年龄29~76(53.66±8.95)岁;前壁梗死48例,侧壁梗死73例,后壁梗死17例,下壁梗死36例。观察组男86例、女69例,年龄32~74(52.71±9.43)岁;前壁梗死46例,侧壁梗死67例,后壁梗死15例,下壁梗死27例。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接到急诊电话后及时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首先进行常规检查,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卧位或半坐卧位;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输入急救药物,给予患者吸氧、镇痛、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等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综合治疗措施,遵医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给予嚼服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出现心搏骤停或呼吸衰竭时及时给予肾上腺素及心肺复苏;一般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4~6 L/min,若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或心律失常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病情稳定后改为鼻导管吸氧。患者病情缓解后转至医院,平稳搬运患者,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意识等生命体征。观察组给予流程管理理念下院前急救,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流程管理院前急救小组,由护士长、医生、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确定流程管理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主要包括应急反应、现场评估、现场急救、安全转运、入院交接,并对护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确定,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②应急反应: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即安排两人,一人负责通知急救人员准备,另一人负责电话远程指导进行自救,询问患者目前状况,指导患者或家属等使用现有的物品进行自救,并时刻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确定患者位置后告知大概到达时间,做好家属安抚工作。③现场评估:到达现场后协助医生询问患者情况,并进行查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发送心电图结果,对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完成后转入急救护理流程。④现场急救:患者呼吸道开放给予低流量吸氧,开放并固定静脉通路,给予扩血管、镇静等药物治疗,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⑤安全转运:给予急救时开始转运,先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转运,同时对家属分析危险因素并悉数告知,对需要溶栓的患者提前电话通知医院做好治疗准备,在转运途中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除颤或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⑥入院交接:安全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后将其护送至病房,与医护人员交接病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救相关时间情况(包括出诊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心电图时间、急诊诊断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各阶段效果(包括转运成功率、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入院前病死率、入院后病死率)、入院时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
2.1 两组急救相关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相关时间比较
2.2 两组急救各阶段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各阶段效果比较
2.3 两组入院时生命体征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入院时生命体征比较
2.4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急性心肌梗死院是前急救中常见的危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进而并发多种严重并发症,致死率较高[6]。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因此,及时的血管再通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环节,能够最大限度挽救心肌,恢复心肌血流灌注[7]。每年因为耽误治疗实际导致死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占发病率的5%,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8]。因此,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得到有效救治,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需要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提高院前急救效果及工作效率。
院前急救是初级阶段的急救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在经过有效的救治,患者生命体征得到稳定,病情得到缓解,此时再将患者转入院内进行治疗,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9]。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院前急救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在较短时间内使用规范的护理措施达到预定的急救目标[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对医护人员具有一定要求,急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急救专业知识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熟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用药物的药理知识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而迅速确定救治方法;而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穿刺、插管、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急救技巧的掌握,同时需要完美配合医生进行院前救治[11]。传统的院前急救虽然能够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全面的急救服务,但普遍缺乏科学的急救护理思路及有序的管理安排流程,导致抢救步骤、医护合作、合理分工、病情预见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救治效率、患者病死率方面仍有一定改善空间[12]。同时随着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多元化、高标准化,简单的配合完成院前急救无法很好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与期望。流程管理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对护理工作的分工更加合理、高效、精细,进而减少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护理效率[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诊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流程管理理念下院前急救能够提高急救效率,是因为流程管理能够从流程分析、流程定义、资源分配、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入手,在避免漏洞及失误的基础上增加可操作性,提高工作效率[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转运成功率、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入院前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流程管理理念下院前急救在改善急救效果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流程管理是以最佳、准确、细致的原则,将各个流程严格化,以达到院前急救质量的高度可控性,从而让院前急救效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入院时RR、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流程管理理念下院前急救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但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常规院前急救已经具有良好的效果,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同时流程管理理念下院前急救仅对管理流程进行调整干预,并未对急救措施有所改变,导致组间差异不明显。
综上所述,流程管理理念下院前急救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效率及急救效果,缩短救治时间,稳定患者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