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肩 使命必达
——北京冬奥会报道亮点评析

2022-04-18 13:05许基仁
中国记者 2022年3期

在2019年1月30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访新华社并宣布新华社成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通讯社,巴赫主席的一席话,圆了新华体育几代人的梦想。为此,我高兴了三天,却忐忑了三年。之后,在历次记者培训中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国际通讯社就要有国际通讯社的样子!

国际通讯社,不仅是一份荣誉,一份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尤其是北京冬奥会报道,我们不仅要面对履行国际通讯社(国际摄影队IOPP)和东道主通讯社(东道主摄影队NOPP)双重职责的压力,更要应对政治舆论态势严峻、疫情闭环管理不确定因素大、冰雪项目全覆盖报道难等复杂、困难局面,报道难度、报道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在新华社党组、社领导的周密部署和直接指挥下,新华社北京冬奥会报道和北京冬奥会一样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成功,不仅做到了“简约、安全、精彩”,更是做到了“精彩、非凡、卓越”。

经历了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两次“大考”,我们可以坦然作答:新华社已有了“国际通讯社该有的样子”,无论是报道时效、报道质量、报道形式,我们都不输其他国际通讯社、图片社,甚至更高一筹。我们没有辜负党中央、新华社党组和国际奥委会的信任,新华社作为唯一的非西方国际通讯社、国际摄影队实至名归。以国际通讯社、国际摄影队名义出战奥运会、冬奥会报道的新华社扛得起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这份荣誉。

聚焦核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道是新华社北京冬奥会报道的重中之重。北京冬奥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浓墨重彩做好总书记报道,是报道团的首要任务。

新华社体育部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组成专班,精心策划,反复打磨,播发了四组总书记报道:《冬奥之光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体育事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纪实》《一起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奥林匹克重要论述的中国实践》和中英文动画长图《习近平的冬奥足迹》以及《英文全媒头条:习主席引领中国书写奥林匹克运动新篇章》。在冬奥会开幕前夕而赛事又尚未开始之际,我们连续播发上述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磅稿件,起到了镇版刷屏之效。

围绕总书记关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思想、决策部署和进展成效,体育部策划、采写的英文特稿《From dream to reality:Beijing 2022 brings winter sports to over 300 mln people(从愿景变为现实,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被美国时代周刊网站、CNN网站、赫尔辛基时报等30余家境外媒体采用,海媒平台浏览量超过30万。

抓住三大特点,报道好独一无二的冬奥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历届奥运会、冬奥会都有共性内容,但也有个性特色。共性报道考验国际通讯社的基础实力,个性报道体现国际通讯社的创新能力。报道好北京冬奥会特色亮点、独一无二的内容,是新华社的职责使命。

这届冬奥会有什么独特的背景呢?概括起来有三大特点:北京冬奥会是在一个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举行的一次全球盛会;是奥运会、冬奥会与举办国传统节日相汇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是全球疫情蔓延情形下首次实行严格闭环管理的重大赛事。

围绕这些独特背景研究策划,报道就容易出效果,出亮点,而其中的关键词是——舆论斗争、共情共融、释疑解惑。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借一切机会攻击、打压、抹黑中国的企图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他们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中国借助冬奥会这个全球盛会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因此借冬奥会发难成了他们的首选和必选。他们不仅外交抵制,还有人工造雪破坏环境、闭环限制运动员自由、运动员在华期间不能自由发声、携带手机会被窃取个人信息、北京冬奥会气氛不足、冬奥会食品不安全等等奇谈怪论不一而足,简直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在这些反华舆论战中,典型而拙劣的手法就是“双重标准”。比如全世界绝大部分雪场都用人工雪,比如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每个人同样加装了用于健康监测的手机软件,别人怎么用都可以,但你中国用却不行。新华社作为国际通讯社、国家通讯社,当然要理直气壮、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击,这是捍卫国家形象、国家荣誉、国家利益的舆论战,半步也退不得。

于是在新华社社领导的直接指挥下,体育部在赛前和赛中组织了大量反击性报道,比如《江红视点:“作秀式抵制”成2022最大国际笑话》《体育时评:添乱者必自乱》等回击西方政客和媒体的不实之词和污蔑攻击。

随着运动员陆续来华尤其是比赛开始后,全球观众被精彩赛事所吸引,西方反华声音有所收敛,但仍时不时要借机攻击一番。比如围绕谷爱凌为中国征战的话题,西方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不依不饶,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甚至用“背叛”“可耻”“忘恩负义”等言辞来攻击谷爱凌,其实质是诋毁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的突出战绩。我们及时组织了《谷爱凌回应攻击:想用体育团结而不是分裂人们》。我自己也写了评论《许基仁视点:输要输得体面》,用事实和逻辑批驳西方媒体的荒谬言论。

对于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实之词和歪曲造谣,我们更多采取释疑解惑的方式,用事实说话,借嘴说话,在不动声色之间化解西方媒体的招数。《体育时评:北京冬奥会大受美国民众欢迎凸显人心所向》《多名国际专家认可:人造雪常用、公平、安全》《冬奥会食品确保满足运动员的“特殊要求”》等均为有的放矢。

疫情防控和闭环管理是全球关注热点,体育部及时采写了《北京冬奥筹办超出预期——专访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杜比》《国际奥委会如何评价北京冬奥会?——专访小萨马兰奇》《“我在这里感觉很安全”——外籍人士盛赞冬奥会疫情防控举措》《共克时艰、携手向前——中国防疫“答卷”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注入“强心剂”》等,借嘴说话,解疑释惑,取得良好效果。

在冬奥会这个全球舆论比拼的大舞台上,英文报道显得异乎寻常地重要。在上述议题方面,我们及时策划、采写了《Xinhua Headlines:From 26 cases daily to zero,Olympic anti-COVID policies working》(新华全媒头条:从一日新增26例到日新增为零——冬奥会防疫措施让运动员感到越来越安全)、《New course,good snow conditions thrill Alpine skiers at Beijing 2022》(场地新、雪质佳——冬奥会参赛选手眼中的高山滑雪场地)等,以权威人士表态以及数据和事实说话,有力反击外媒不实报道。

这次北京冬奥会和中国传统春节相汇,是冬奥会一大亮点,以此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特色。除夕下午,体育部前方记者利用专访巴赫主席的机会,抢发巴赫主席给中国人民拜年的短视频,效果奇佳。

报道注重共情共融,突出“奥林匹克大团圆”主题,记者策划、采写了《追光:慢慢“中国范儿”!外国运动员花式体验中国文化》《明月谁知千里共 华灯同照万人来——当奥林匹克遇上中国传统佳节》《吃元宵、猜灯谜、送寄语——北京冬奥会上的正月十五》等充满温情的重点报道。

同时我们策划、采写了英文全媒头条稿《Xinhua Headlines:Coinciding with Spring Festival,Beijing 2022 celebrates togetherness 》(在中国团圆年,奥林匹克共享团结荣光),阐释中国春节与奥林匹克文化共同追求“团圆”“团结”的价值观,被肯尼亚旗帜报、阿曼时报、谷歌新闻网等30余家境内外媒体采用。《Ecuador's first female winter Olympian receives birthday surprise on Chinese New Year》(厄瓜多尔首位女性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员在中国春节期间收到生日惊喜)、《Feature:Celebrating Spring Festival in an Olympic way》(特写:当中国春节遇上冬奥会)等,浓墨重彩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海媒平台总浏览量超过100万。

独家新闻、独家栏目、独家策划

新华社作为国际通讯社和国家通讯社,在冬奥会这样的全球盛会上,如果没有独家新闻、独家栏目、独家策划,何以行天下?

北京冬奥组委给新华社的很多授权新闻都是独家新闻,这个无须多说。在中国代表团开闭幕式旗手确定、俄罗斯花样滑冰选手瓦利耶娃兴奋剂阳性事件这些受众关注的热点新闻中,新华社都有独家首发消息。有些独家新闻则是记者密切关注事态进展,花力气挖掘捕捉到的,最典型的是《苏翊鸣教练恳请终止批评裁判》消息冲顶微博热搜,好评如潮。

□ 图为《约大牌|小萨马兰奇:北京冬奥会筹办完全超出预期》节目截图。

独家栏目则是那些利用新华社权威地位、广博人脉和独特优势策划组织的栏目,比如《约大牌》《奥运早知道》《北京晚自习》《杨扬探冬奥》等融合报道栏目。这些栏目大多起步于东京奥运会甚至更早,经过多次大赛打磨而逐渐培育成型的精品栏目,在用户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权威性和美誉度。这些栏目都有策划、采写、制作专班,我们也给予了专班足够的采制力量和策划空间。这些节目一经新华社客户端播发后,轻轻松松浏览量就过百万,有的产品甚至全网浏览量过亿。

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华社体育部的五组北京冬奥会独家策划。第一组独家策划是开幕前《约大牌》栏目对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负责人的系列视频专访。随着冬奥会的临近,民众对冬奥会筹备的关注度也迅速升温,因此体育部与新华网合作策划、采制了这样一个系列访谈。没有谁比各部部长更了解冬奥会筹备进展,这组系列访谈节目有足够的权威性和新闻性,风行各终端。

第二组独家策划是揭秘开闭幕式幕后故事的“行进式”文字、视频报道。开闭幕式揭秘历来是媒体必争之地。新华社有两路人马一直跟踪张艺谋导演团队,一路是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和经济参考报报道团队,另一路则是体育部为拍摄《盛会华章》纪录片而数次对张艺谋团队的专访。最后双方商量合二为一,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才有了这组引起巨大反响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体育部第一时间播发的《GLOBALink|Decod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for Beijing 2022》(全球连线:张艺谋团队独家解读冬奥开幕式)英文系列短视频共7条,权威解读开幕式各个重要环节,海媒平台总浏览量超过640万。

第三组独家策划是新华社联合腾讯合作推出的滑冰小游戏《竞速精英》。这款H5小程序一经上线即成爆款产品,全网置顶,全网渠道曝光总量超4亿,超500家媒体转发及联动,登上新浪微博热搜,互动页面访问量超1亿。

□ 纪录片《盛会华章》画面。

第四组独家策划是长纪录片《盛会华章》。这是体育部从东京奥运会前就开始策划的重点产品,导演和拍摄团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跟拍了北京冬奥会官员、普通工作人员和冬奥会金牌选手苏翊鸣,专访了张艺谋、李宁、蒋效愚、霍震霆等关键人物,尤其是跟拍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唱奥林匹克会歌的河北阜平“大山里的孩子”和“萌娃滑雪”两段最为出彩。

第五组独家策划是培训了一支“国社滑雪战队”。采访冬奥会,采访、拍摄、布线等需要会滑雪的文字、摄影记者和技术人员,平时做冰雪报道 的新媒体记者也需要会滑雪。过去新华社没有会滑雪的文字、摄影记者和技术人员,而美联、路透、法新社有,这曾经是我们的短板。自从新华社成为国际通讯社之后,我们就谋划无论如何也要补上这块短板。在新华社领导和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下,经过两个雪季实地培训,“国社滑雪战队”应运而生,在北京冬奥会上为用户奉献了精彩的图片和视频产品。

此外,或领导点题、或体育部自主策划的多篇重点稿、精品稿如《非凡的冰雪盛会 精彩的中国答卷》《来到这里,爱上这里,难忘这里——中国因冬奥展现更强大吸引力》《冬奥之路》《点亮文明之光 映照大同梦想——读懂“一墩难求”背后的深意》等也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凸显了新华社的政治高度和思想深度。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燃起,4岁的苏翊鸣被父母带上了雪场。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11岁的苏翊鸣立下了要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宏愿。2022年北京冬奥会激情开赛,18岁的苏翊鸣“翊鸣惊人”摘得金牌……

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就这样激励着无数个“苏翊鸣”开启精彩人生,实现人生梦想。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留给中国社会和世界体育运动的遗产将惠及天下、造福子孙。对我来说,30年采访13届奥运会、冬奥会的体育记者生涯以北京冬奥会收官,也此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