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久杰 刘跃光 于彦强
摘要:牛呼吸道疾病是牛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等特点,对于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牛养殖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包括牛支原体感染、牛巴氏杆菌感染、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均会给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损害。养殖中导致牛呼吸道疾病出现的因素有很多,通常与饲养管理环境、饲料营养物质供给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将对牛养殖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进行介绍,旨在为牛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支原体感染;巴氏杆菌;生产性能
牛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对于牛养殖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均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现阶段牛养殖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将会威胁整个牛群的机体健康状况,制约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牛养殖中呼吸道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机体应激或者相关疾病的病原菌感染所导致,进而引起牛只呼吸道的防御系统出现损伤,牛只呼吸道免疫系统对于病原菌的防御能力下降,病原菌获得定殖,最终引起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出现。牛支原体感染、牛巴氏杆菌感染以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等均是牛养殖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类型,本文将对牛养殖中部分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进行介绍,以期为牛呼吸道疾病的科学防治以及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牛支原体感染疾病
牛支原体感染是牛养殖中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由于致病性支原体感染所导致,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致病性支原体被认为是导致乳腺炎的病原菌,在七十年代后被认为是导致牛只出现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牛支原体感染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牛只中均会出现,同时也是犊牛、育肥牛和青年奶牛中多发性关节炎症的主要病因。牛只在患得支原体疾病感染后,通常会表现出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容易导致牛只出现继发性疾病感染。除了急性感染情况外,牛支原体还有慢性感染的情况,慢性感染通常会导致牛只肺部出现干酪状坏死或者肺部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的病理特征。牛养殖过程中支原体感染的情况通常与饲养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可以与支原体病原菌发生协同作用,同时牛养殖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也容易导致牛只出现机体应激的情况。牛养殖栏舍中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以及牛只的转栏、运输等过程中若处理不当也容易诱发牛只机体出现应激的情况,进而导致出现呼吸道疾病[1]。
以往对于牛支原体感染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然而长时间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使得支原体病原菌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导致现阶段普通抗生素的使用对于牛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牛支原体疾病在全球范围类均有出现,在欧洲地区有25%~30%左右的犊牛肺炎疾病是由于牛支原体病原菌感染所导致,相当于牛养殖产业每年损失1.5亿~2.0亿欧元左右,其中英国牛养殖产业中每年大约有190万头牛只患得支原体肺炎感染,牛只死亡数达到16万头左右。在美国牛养殖产业中,由于支原体感染所导致的牛呼吸道疾病以及乳腺疾病所造成的产业经济损失可以达到1.4亿美元左右,严重阻碍了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牛支原体病原菌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差,在没有阳光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天左右,在4℃的温度条件下,在海绵或者牛奶中可以存活60d左右,在水中可以存活14d左右,在20℃的环境中可以存活7~14d左右,在37℃的环境中可以存活7d左右,在畜禽粪便中可以存活37d左右。饲养环境控制中,使用普通的消毒剂即可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早期在牛支原体疾病感染中,抗生素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阶段需要针对牛支原体和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疾病使用敏感类药物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药物的使用需要合理控制剂量和疗程,由于牛只属于反刍类动物,药物通过口服所获得效果通常比较差。现阶段对于牛支原体疾病没有商业化疫苗,而不同牛养殖场中通过牛支原体药敏试验特性通常差异较大,通常对于环丙沙星以及四环素敏感性较高[2]。
2 牛巴氏杆菌感染
牛巴氏杆菌感染是以出现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反应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部分溶血性巴氏杆菌也会导致疾病的出现,牛养殖生产中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牛只在患病后会出现头部、颈部、咽喉以及胸部等处出现炎症性水肿的情况,以往民间牛只养殖中称这种疾病为“牛肿脖子”“锁口癀”等。牛巴氏杆菌疾病是牛养殖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在养殖的全年均会出现患病的情况,尤其是在季节更替的时候,例如秋末或者春初时节,出现牛巴氏杆菌感染疾病小范围暴发流行。患病牛只机体的各个组织、体液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均有大量的致病菌,可以通過牛只的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疾病的传播。当牛养殖中环境条件较差,出现寒冷、闷热、潮湿以及饲养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等情况均会提高牛只出现巴氏杆菌的患病率。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呈现为两端钝圆,中间微凸起的球状短杆菌,通常多杀性巴氏杆菌多分散存在,不具备运动能力,同时不会出现芽孢结构。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碱性美蓝染色或者瑞氏染血片或者患病组织脏器等进行涂片处理,可以发现菌体的两级出现较浓的染色,又称为两级杆菌,这种染色特点在临床确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牛养殖中巴氏杆菌感染疾病通常存在2~5d左右的潜伏期,在犊牛养殖中最为患病情况常见。巴氏杆菌病原菌对于外界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差,通常在阳光或者干燥的条件环境中巴氏杆菌将很快失活。牛巴氏杆菌在血液、粪便以及牛只分泌物中可以存活6~10d左右,在腐败的动物尸体中最长可以存活6个月左右,牛巴氏杆菌对于高温条件敏感,短时间的高温环境即会导致巴氏杆菌的失活。同时巴氏杆菌对于大部分消毒剂敏感,牛只养殖栏舍的消毒处理中普通消毒剂即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牛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病理特点,存在于畜禽的呼吸道中,环境出现不良的变化时将会导致患病的情况。同样以往牛养殖中对于巴氏杆菌疾病感染情况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治疗,导致现阶段大量抗生素对于巴氏杆菌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研究发现通过使用环丙沙星、新霉素、庆大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四环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对巴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牛巴氏杆菌对于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于其他的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在患病牛只疾病治疗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已选择敏感性良好的抗生素种类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同样也降低了疾病治疗的经济成本。牛养殖中对于牛巴氏杆菌疾病感染的预防措施可以使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免疫。
3 结语
牛养殖中支原体感染以及巴氏杆菌疾病感染均会导致牛只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牛养殖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牛养殖产业的科学生产。通过详细了解患病的原因以及病原菌的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科学的防治,避免疾病在牛群中的暴发。
参考文献:
[1]李梦莹,马小静,张凯,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主要编码蛋白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9,40(4):88-91.
[2]李大帅,时坤,姚泽慧,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40(12):1192-1195.
[3]王红,余丽芸,侯喜林,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重组N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0):4303-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