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雁 梁杰 杨婉婷
摘 要:文章基于2001—2019年河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面板数据,首先构建了文旅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功效贡献函数分析河北省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时间变化趋势及各因素的功效贡献程度,以期为河北省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河北省文旅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升,初期是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文化产业,中期旅游产业连续多年保持了显著的发展优势,而从2015年开始两产业基本保持均衡发展的状态,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文旅产业的耦合水平从中度失调持续改善至优质协调;从因素贡献来看,初期旅游产业各要素均优于文化产业,而中后期文化产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机构数量和人力支撑方面,旅游产业则一直是经营情况保持显著优势,接待情况的优势逐渐消失,两产业还需根据自身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才能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度。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耦合发展趋势;因素贡献;河北省
本文索引:李凌雁,梁杰,杨婉婷.河北省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及因素贡献分析[J].商展经济,2022(06):-049.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河北省是旅游及文化资源大省,类型丰富、数量规模较大,两产业一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融合发展趋势显著。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大量就业问题,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成为河北省文旅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国内外针对文旅融合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但各有侧重点。国外对于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多为两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新型产业形态的分析和探讨,主要类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创意旅游研究方面。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创意旅游新型业态的内涵界定、开发规划、影响因素分析等(Carballo, Leon, 2018)[1],以及所形成的创意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形成过程、内在机理等(Richards, 2011)[2]。(2)旅游演艺和节事活动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主要分析演艺和节事等特殊事件对于旅游活动的影响(Tsunghung, Fu, Chang, 2015)[3],以及如何通过各类文化活动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合理开发新型旅游产品等(Higgins, 2018)[4]。(3)影视与主题公园旅游研究方面。该类研究主要分析影视作品对于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旅游地营销管理方面的作用,以及成功影视、动漫作品所催生的主题公园旅游发展问题(Kim, 2018)[5]。
国内对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融合业态、融合效应等问题的探讨。(1)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探究方面,研究内容涉及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内在机理等(徐虹, 范清, 2011)[6]。(2)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业态研究方面,国内研究較为关注的是两产业新型融合业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商业街区、影视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等类型[7]。(3)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效应研究方面,主要针对两产业的融合效果及各种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杨春宇等, 2016)[8]。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研究上,多为对现象的描述,而对于造成当前发展趋势的深层原因及因素识别分析则相对薄弱,而且专门针对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研究更为缺乏。随着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必要对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研究。为此,本文以河北省文旅产业融合为研究对象,收集面板数据,对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时间趋势的分析,并对导致两者协调发展现状的因素功效贡献进行分类识别和测算,探究其深层原因,以期为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各因素的统筹协调提供优化对策。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本文首先构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因子分析确定指标权重系数,运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对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评,分析历年变化趋势,通过功效贡献函数测算各要素的具体功效贡献值,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对策。
依据河北省旅游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数据的可得性,基于现有文献[9,10],构建两产业耦合协调度测评指标体系。经过聚类及因子分析法归类指标并剔除权重较小的指标,最终两产业测评指标均分为四类,包括机构数量、人力支撑、接待能力及经营情况,具体二级指标及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本文所收集数据来源于2001—2020年的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河北省经济年鉴等。
2 定量分析
2.1 历年耦合协调度水平测算
基于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面板数据,首先分别测算了两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2001年河北省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是滞后于文化产业的,2003—2015年,旅游产业实现了反超,而且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从2015年开始,河北省文化产业增速变快,反超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此后两者几乎保持了同步增长态势。从文旅产业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能够初步看出,早期两产业的耦合发展水平应该是比较低的,而从2015年以后则保持了较好的同步发展态势,但其中存在哪些隐藏的问题还需进一步量化分析。
其次,进一步测算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具体耦合协调度及等级水平,如表 2所示。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最低的是2001年呈现中度失调状态,最高的是2019年。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两产业不仅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而且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也显著提升,极差达到0.694548,水平增长较快。
2.2 各因素功效贡献分析
依据功效贡献函数,对历年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主要功效贡献因子进行识别。从图2可以看出,四个一级指标的功效贡献历年均有显著变化,且旅游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003年,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贡献因子水平均相对较低,在人力支撑和经营情况上旅游产业优于文化产业,此时两产业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到2007年,旅游与文化产业在人力支撑和经营情况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到2011年,两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主要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机构数量和人力支撑显著提升,超越了旅游产业,这与河北省近年来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优惠政策密不可分。2015年从事文化產业的人才显著增多,相反旅游产业的人才储备则持续下滑,旅游服务市场相对较为饱和,低门槛的基层服务人员需求量逐渐降低,而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则更为旺盛。2019年,两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已经达到优质协调,旅游产业优势仍然在于经营收益,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优势显著,但吸引就业的能力逐渐回落,而文化产业的机构数量和人力支撑则进一步发展并超越了旅游产业,一些新兴的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受到欢迎。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高水平的人才储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接待水平,而文化产业则需注重经营水平的提升,补齐短板,从而促进两产业更好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本文基于近二十年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两产业耦合协调度测算的指标体系及研究框架,分别对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因素功效贡献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文旅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从2001年的中度失调增长到2019年的优质协调。但在耦合发展过程中,两产业仍然各自存在短板,为进一步促进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仍需鼓励人才加入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同时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其经营效益,使两产业能够补齐短板,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Carballo R,Leon C. The influence of artistically recreated nature on the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8, 26(2):192-204.
Richards G. Creativity and tourism: the state of the ar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4):1225-1253.
Tsunghung L, Fu C, Chang P. The support of attendee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religious festivals, Taiwan[J]. Tourism Geographies, 2015, 17(2):223-243.
Higgins F. Event tourism and event imposition: A critical case study from Kangaroo Island, South Australi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8, 64(1):73-86.
Kim S. Perceived values of TV drama, audience involvement,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in film tourism[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18, 35(3):259-272.
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11,12(4):1-5.
黄天蔚,刘容志.长江经济带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4):482-488.
杨春宇,邢洋,左文超,等.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系统集聚研究[J].旅游学刊,2016,31(4):81-96.
李凌雁,翁钢民.中国旅游与交通发展耦合性分析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0,36(2):62-66.
陆明明,石培华.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网络及其融合路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7(3):34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