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欣
据《休邑敉宁刘氏本支谱》记载,明代徽州刘氏大抵有两支,分布在歙、休二地。休宁刘氏其始祖为学士公依仁,唐咸通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承旨。光启元年(885年),由学士出守江南,权知池、宣、歙三州诸军事,因黄巢之乱迁居休宁,后世视为休宁始祖。学士公九传至省元公刘学,世居邑前,至宣议公迁陪郭,教授公刘福龙复迁敉宁,二子长文新公世居敉宁,次子鲍八公迁临溪。敉宁刘氏是休邑刘氏之重要分支,其中敉宁刘氏又有敉宁、临溪两房,敉宁房深谙经商之道,最为昌盛。
商业活动
敉宁刘氏家族商业活动主要在江淮一带。刘从小继承父志,“商游四方,历江淮吴楚,既乃从事鱼盐,终岁贸迁东浙上”。这就是说,敉宁刘氏家族常年活跃在江淮、吴越一带,从事鱼盐贸易。敉宁刘氏家族凭借出色的经营理念和广阔的人际关系,在明前期的商业活动中脱颖而出。
(一)经营之道
敉宁刘氏从十三世刘四住开始,就商于石埭,遂居南陵。直到十六世商业活动的才得以扩大,例如,刘添和以“善货殖”而湖海有声,家日饶裕。此后,世代经商已然成为家族的风尚。从“以儒业为继”到“以商贾为计”的转变,不难看出,明前期敉宁刘氏家族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发生了改变。
1.废举之术
所谓“废举之术”,即囤积货物,价贱时买进,价贵时卖出。刘贵铭从小受到父亲刘关武的教导,《乐耕刘处士传》记载:“刘贵铭,自幼不好弄,俨如老成人,读书不事寻章摘句,惟通大义而已。年未弱冠,父委以废举之术,即能经理有条,以故家藉是愈隆,父心安焉。”可见,刘贵铭从小谙习经商之道,善于根据市场需求来经商。再如,刘奇舒,“既壮居商治家,悉不在人后,与其兄希远公鸠资协贸易,处士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道,故并致殷富而人亦无怨焉”。这些大抵承袭了战国时期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思想。
2.善于交际
敉宁刘氏家族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来彰显自我德行,得到社会名流的普遍认可,为商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刘贵铭“生而凝重,角就外傅,勤于问学,不烦程督。既冠,孝以事亲,弟以事长,至于宗党朋友各得其道。一言一动,弗悖于理。尝挟资游江湖,凡名贤胜迹必为之盘桓不忍舍去,闻一奇士必与之纳交。以故闻见益博、知识益明、度量益宏,过于人远矣”。刘德“赋性纯笃,幼知孝让,壮而商于四方,交接贤隽,士多乐与之游也”。明代嘉靖年间进士金璐对其称赞有加,“行不苟为,利不苟取,言柔而气和,礼揖而义逊,有儒者之风”。可见,敉宁刘氏家族体现了徽商“贾而好儒”的品质,他们善于交际,赢得社会上层人士的认可,有力地推动了商业活动的进行。
3.为善是乐
敉宁刘氏家族无论是在宗族内部,抑或地方社会,都积极主动参与义行。比如刘汝楫在“太后梓宫南渡”时出百金,台司给予优帖,郡侯颁尚义之奖,令尹赏宴锡之赉。婺源潘深情地说:“士大夫列职中外,有爵禄以忧其劳,有功课以程其治,有监司以观其成,是故终日忧勤,盖其职也。若夫斯民不沾一命之荣,曾无干城之寄,奋国事以先驱,成寄功于莫测。如弦高之于郑,卜式之于汉,岂非韦布而有士大夫之行者乎?”再如,刘自少失怙,事母以孝,事兄以弟,“弱冠即挟资服贾东游浙,遂寓于越。越饥,即罄囊易粟以赈之,所经道里遇摧梁毁路,捐金修葺无悔吝,一时义声动于两浙”。徐江山在刘为诸生时就稔闻其名,欲与其纳交,终因“未尝一接颜面”而遗憾。当徐江山摄休时,在休宁考德询善,邑人都说:“刘几山(刘)殆符夙所闻矣。”此外,潘旦有云:“名用是章彻,业用丰亨浙中。缙绅贤豪闻君倜傥,多折节纳交之。尝应诏输粟助边,膺有冠服。”潘旦认为,名与业相互联系,一旦人的名声大噪,相应的商事就会蒸蒸日上。不难看出,刘的义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上层绅士,还是底层匹夫,皆对其称赞有加。敉宁刘氏家族仗义疏财、施善乡梓的德行赢得了人心,也赢得了商机,为商业活动的进行打下基石。
(二)资本出路
敉宁刘氏家族受到孝道、义利的影响,将所赚的钱财用在孝敬父母、济世救民等方面。例如,刘希远虽处富足,但是务实俭朴,“事父母朝夕必尽其欢,处兄弟虽尺帛不私,善其居室,新其祠墓,亲戚故旧寒暄以礼。于是乡之贤者又啧啧叹曰:斯人也,其所俭者在彼,所不俭者在此。是岂徒俭而已哉?……然则公之丰俭殆亦有可称者,公之行藏不群于乡人者十常八九,乡人重其德亦不敢少訾”。从刘希远日常行为可以窥见,他以勤俭为准则,热爱宗族事务,关心亲人朋友。
1.孝敬父母
孝道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敉宁刘氏家族以孝义见闻于乡里,父母对子女的教诲发人深省,子女对父母的关怀无微不至,敉宁刘氏家族不仅保障父母日常所需,更多的是从人子的角度,用心去关怀体谅父母,践行孝道的应有之义。其中刘贵铭父子就是典型的例子,父亲刘关武在刘贵铭年未弱冠之际,便授以废举之术,刘贵铭不辱亲志,最终发家致富。待父母高年在堂,他便“温清定省未尝有违,甘旨轻暖未尝有缺。至于意所欲为,亦未尝少拂戾焉。及殁也,葬祭尽礼,人皆称其孝”。其子刘儒邦见证了父亲的孝行,“营什一之赢以养其亲之志,求缙绅儒硕诗文以彰其亲之行”。父子两代人都孝敬父母,刘贵铭是“温清定省”“甘旨轻暖”,而刘儒邦则以养亲为志,这是对儒家思想“孝义观”的最好诠释。此外,还有临溪房的刘尚礼,“事厥母汪孺人甚谨,洗腆致养,温清不废,识者谓其之爱日之诚”。
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让父母衣食无忧,敉宁刘氏家族还大兴土木,或让父母颐养天年,抑或寄寓思念之情。如刘伯勋幼年失怙,他和弟伯玉及母亲相依为命。刘伯勋能奉母教,尝痛养不及父,而今幸母在世。其父亲因“心神内损,行气外痼”而早逝,他擔心“靡不至心,犹恐母之追伤乎”,于是“思以乐之,此乐萱之名所起也”。再如刘儒邦为其母营建思萱亭,思萱亭就是为了思其母王巧,取思萱之名“欲亲之忘其忧”,刘儒邦“以母早逝弗克终养为憾”,朝夕皆来此亭,思亲之容仪,思亲之寝处,二十年从未间断,乡人皆知而称其孝。
2.济世救民
敉宁刘氏家族热衷于义举,因经营有方而家日裕饶,父母谆谆教诲而蹈行道义。这是他们不吝出资行义举的重要因素。此外,“义利观”是其行义举的思想根基。敉宁刘氏是不折不扣的儒商,“义利观”一直伴随着他们,行义举是实现“义利”的途径,或者说义行是“义利观”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休邑遭遇饥荒时,刘贵铭奉“有司举赈恤之令”出粟不辞。再如刘在越经商,越闹饥荒,他慷慨出钱米以赈恤。“所经道里遇摧梁毁路,捐金修葺无悔吝。”
这些例子说明敉宁刘氏家族具有济世救民的大公之心,他们慷慨解囊,使贫苦民众脱离困境,为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在实现救民的过程中实现利己。这种结果的出现,正是“义利观”指导下的产物。
家风家训
敉宁刘氏家族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敢懈怠,通过家训的方式传承家族理念,并形成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是他们商业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中世以来,乡里之自好者,崇台榭、蓄服玩、买歌舞以自乐”。而敉宁刘氏勤俭持家、重义轻利、以身报国、勤奋好学等品质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1.勤俭持家
敉宁刘氏家族有着勤俭持家的美德,他们时常教导其子女持家务必勤俭,休邑刘氏最为显著。刘贵铭尝教诲其子刘儒邦,“吾家世由忠孝勤俭式克。至今日,尔曹期无隳前人之烈可也”。因而,刘儒邦不论是居家庭还是出远方,都“动循矩度,略无骄侈之态”。另外,刘儒邦从小被父勉令从学,“至于睦姻御下咸有恩礼。虽处富饶不御纨绮,惟以俭素自持”。邑人皆感叹贵铭教子有义方。再如临溪房的刘齐道,尝对诸子姓说:“予承先人之业,不幸早弃。遗予兄弟五人,克勤俭,同心以致于此。尔曹当念予志,毋怠毋荒,毋求分异,乃所愿也。”诸子恪守其训,以至于终齐道之世无间言。此外,临溪房刘士宗之妻汪员尝训诫诸子说:“汝其不率如废先人,使汝母他日何颜见汝父于地下。”于是三子谨遵母命,“干蛊创业,鼎新堂宇,开拓田畴,家日以亨”。勤俭作为一种优良品质,在刘氏敉宁派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勤俭持家不仅有利于家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商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2.重义轻利
敉宁刘氏家族以重义轻利而闻名乡里。徐江山云:“世称新安多尚义之士,六邑惟休为最,休之族惟刘为最。”徽州休邑刘氏乐于行义,而敉宁派作为休邑刘氏最重要的支派,商业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重义之举也蔚然大观。比如刘希远虽以商业起家,然“未山蹈海而力为垄断之谋也”。刘汝“勤以持身,俭以理家,商游吴会,重义轻利”。
重义不是与生俱来的,与父母教诲有关。如刘伯勋的母亲程氏因丈夫去世,迫于生计,“乃授资游越吴江淮之间”。在商海漂泊多年,行事以道义为准绳,她认为,“利者人所同欲也,所当得者,则寡取之。不当得者,则峻绝之。无盈溢以过共分,无暗昧以伤其廉。怯于利而勇于义可也”。通过程氏的论述可知,她对“义”与“利”之间的关系理解得很透彻。她认为,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取,且将“义”放于“利”之上。她将这种思想言传身教。她说:“愿继姑志,训子有获厚望之焉。”胡世宁对此有着极高评价:“巾帼中丈夫于程见之矣,天地间元气于程系之矣。不废守而至今日,二子成立,家隆无替,其孝敬勤俭又不可诬者,奚特慈与节而已耶?”
3.以身报国
敉宁刘氏家族要求子女精忠报国,比起经商致富、赡养父母,以身报国更体现出其大公之心。正德八年(1513年),江西有贼侵犯婺源,很快就抵达休宁。情况危急,休宁唐氏亲率军民南御。刘奇舒诸孙畏惧战事,以刘奇舒年高不欲弃为由来躲避战事。刘奇舒则说:“朝廷养兵百余年,一旦有警将逗挠,致寇猖獗重烦。邑侯亲冒矢石,汝曹当率先效力,勿以我耄为辞。”通过刘奇舒所言可知,他对子孙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为国捐躯。面对饶寇犯婺,刘汝则对其子女云:“父母既亲冒矢石,吾子民敢不勠力效死,以障一方之民命欤!”于是,“晨夕之巡督,风雨之防捍,劳亦不怨,守亦弥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最终草寇被击退。不难发现,在面对草寇入侵的危机下,敉宁刘氏大多数选择坚守,为保障一方安定立下汗马功劳。
4.勤奋好学
徽州素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说,指的是徽州人重视子女教育。敉宁刘氏家族亦如此,刘伯勋的母亲程氏就是典型例子。在刘伯勋十三岁时,就延师以教之。程氏尝说:“天下善师也。蒙以求我,非我求蒙童。候以明之,挞以纪之,养正圣功也。”她认为,儿童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父母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子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于学习内容及方法,她指出,“圣贤可学也。弗虑胡获?弗为胡成?”她进一步认为,子女要学经典、学圣贤,要善于思考,要有所作为,即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程氏尝“呻其毕,《宵雅》肄三”来勉力刘伯勋,也“砥砺磨砻”自己。可见,程氏教子有方,不仅认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还通过诵读《小雅》来激励子女。此外,临溪房刘齐瑞之妻程湘,因夫早亡而守寡,家道壁立,其子刘存兴稍长便遣从师学,当母程氏看到他在嬉游,于是流涕责之,“汝少孤,安得比诸儿”。刘尚礼延师以教其子存芳,并“特建一馆以为之地,馆束修不计其费”。存芳之母姚氏也“力学慎行,躬绩课读每至夜分”。由此可见,敉宁刘氏家族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课上有师教之,课后有母躬绩陪读。子女奉命谨唯,没有辜负父母期望,即便未考取功名,德行节操也享有盛誉。这对商业的成功无疑起到推动作用。
正是这种良好的家教,才促使敉宁刘氏家族成为儒商,同时在休邑刘氏中脱颖而出,成为早期新安商人的杰出代表。
余 论
敉宁刘氏是休邑刘氏中最显赫的一支,其商业上的成功与其经营之道分不开,而高尚的德行也颇为关键。德行的培育显然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正是这种优良的家风,才培养出一代代优秀人才。他们勤俭持家、敢于担当,有“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雄心壮志。勤俭持家利于商业資本的积累,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重义轻利、以身报国提高了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商业活动大规模开展奠定了基础。勤奋好学则促进了儒与商的结合,商人修养、境界得到极大提升,最终赢得商业成功。
——————————————————————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