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宏庆,王妲妲,张明珠,朱其志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承担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传播阐释科学理论、弘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新时代高校理应始终坚定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自信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新并实施课程、实践、网络、文化、队伍“五维协同”育人模式,广泛凝聚育人资源和力量,不断汇聚教书育人合力,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战略举措,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最近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要求各高校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因此,各高校应强化课程育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塑造学生灵魂,引导学生求真、达善、合美,不断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入脑入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每一所高校的办学治校,都要充分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及价值革新作用[1]。高校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任务,瞄准学生理论的“疑惑点”、思想的“共鸣点”、情感的“触发点”,构建思政课课程群;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四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设定课程模块,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同时,依托学术讲座讲政治的途径,给学生布设专题学习活动,培养青年学子的肯定感与认同感;系统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劳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学习与生活,从而构建更为科学完整的思政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要求。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旨在深度挖掘非思政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其他非思政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单是凸显思政课程教学的显性教育效果,还应挖掘课程思政的隐性影响,也就是说价值引领除了通过思政课来传递,其他类型的课程也可以发挥协同作用[2]。因此,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综合目标,深入分析学科专业包含的思政元素以及德育功能,巧妙地将隐性思政元素与显性知识元素相结合,不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在“五维协同”育人模式中,实践育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个要点便是关注第一课堂的开展,通过思政课程理论引导和说理教育,实现以德感人的目的;非思政课教师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延伸课程教学的内容,拓展教学的深度,赋予课程教学一定的生命力与活力,促使第一课堂的感染力存在于学生的心中[3]。实际教学中,要带领学生阅读原著或者感知真理,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拍摄微照片,讲述微故事,继而传播中国精神,真正为实践打好基础。
深层次地带领学生进行课内外实践,延伸实践活动范围,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让学生自身的政治素质得到充分提升。校内的教学引导中,结合学生成长特点,组织学生定期参与党史、国史分析活动等,要求学生撰写学习感悟。同时,设置红色学习论坛与宣传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推动实践教学体提质增效。另外,对于校外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理论之光”或者“红色文化寻访”等活动,举办青年追梦之旅,组织学生走进革命老区,理解与领悟革命精神,挖掘与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发展历程,激发学生责任感。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塑造共同发展。社会服务是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发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功能,融情于劳,开展综合劳动教育,以劳增智,以劳养德。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技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以往的思政课程,以教师为主体,师生情感沟通缺乏一定的力度。在教学空间上,教师应及时更新信息化的教学理念,利用先进的网络工具拓展教学空间。慕课学习平台的建设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借助课程资源平台与实训基地条件等相关场所,全过程对思政课的改革提供支撑。学生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助力下加入慕课学习,一方面弥补以往教学单一化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让良好师生关系得以有效地建立。
互联网条件下,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应在网络环境中构建平等对话沟通平台,建设在线论坛以及聊天室,组织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思想意见发表在论坛中。同时,设置青年交流微信群,广泛地团结青年力量,促使微信群中学生共同处理小困难,分享思想动态,共同成长进步。党团组织,要充分掌握年轻人的价值取向,通过微语言积极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另外,通过新媒体给学生提供政治热点新闻,提高学生政治觉悟与文化素养;通过创设时政速递栏目、红色记忆栏目、红色故事栏目与读书频道栏目,打造积极向上的交流学习平台,推动思政教育达到覆盖广、引领强、效果好的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加强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三进”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应有之义。
将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把文化育人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强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专业文化,锻造优秀大学校园文化,以文化育人引领德高技精人才培养,切实担当教育的历史使命,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成功。
当前社会提倡的“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非常契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工匠精神应渗透在高校的各个角落,巧妙地融入学生心田。高校通过精心提炼各个专业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努力构建以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为内核的人才培养专业文化,从而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和机制,实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感化的目的。
传统模式下,高校主题教育存在形式刻板、内容单一的局限性,习惯了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造成不少青年大学生对主题教育既畏惧又抗拒。文化的融入能够充分体现主题教育的时代特色、生活色彩,使主题教育不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能够循循善诱、润物无声,提升其人本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融入文化的主题教育中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地气”特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每一所高校都应该遵循“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全员育人机制,共同承担“三进”工作的职责。高校内部形成上下联动,教师与学团、服务人员共管的育人体系,促使“五维协同”育人模式下的“三进”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
落实党委统一领导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落实教师政治素质考察制度,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国良师”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和把关作用,在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等工作中把师德师风要求摆在首位。选树先进典型,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师德教育,严肃处理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行为。
建立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落实全员轮训制度,扎实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思政队伍职业能力大赛。实施新进教师成长计划、骨干教师发展计划和卓越教师培育计划,培养锻造教学型、科研型、服务型和管理型四型“金师”,推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同频共振。
对于信仰的坚守,高校教师要充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念传递,带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巩固理论功底,借助学生喜爱的话语与学生真切沟通,强化学生理论认知。同时,教师要重视教学能力提升,在教学设计中纳入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关心学生普遍困惑的话题,借助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模式,生动化处理教学重难点[4]。积极关联学生具体需求与知识能力,采取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学生互动,体现教师话语的感染力。
“五维协同”育人模式对“三进”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管理者应大力推广应用,全面践行“三进”工作的要求,不断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深层次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端正学生学习与生活态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逐步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