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承包地规模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陈江华邹煜恒尹琴(1)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有机衔接——基于共生理论的阐释…………………沈费伟(10)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化转型的问题与建议——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刘亚辉崔红志(19)
日本地理标志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万志前周贤桀(26)
大城市郊区农民城市化路径研究…………………………………………………………………甘颖(36)
乡村治理何以有效?——国外典型实践模式及启示………………李金锴苏青松高鸣(44)
生产经营者农产品合格证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孙永军罗良(55)
西部农产品电商直播营销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曹波杨婷(66)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基于L村微信群的考察…………………………时晨(74)
农村高嫁妆及其再生产机制研究——基于福建省晋江市C镇的经验分析………………王黎(83)
家庭抚育模式:农村青年妇女低生育意愿的分析视角……………………………尹秋玲夏柱智(92)
权威缺位与策略调整:新生代农民工子代教养问题研究……………………………………王旭清(100)
返迁劳动力收入影响研究:一个国外综述视角……………………………………………周平渠涛(1)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态分布演进……………………………………姚登宝张玉玲(9)
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张雄毛星月(19)
农村电商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基于全国212个村庄4245户农民的调查……………………………………………………………………………………………刘燕李加斌(31)
行政嵌入社会: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关系研究…………………………………………………梁伟(41)
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的路径及后果探析——基于南京溧水农村12345市长热线的田野调查……………………………………………………………………………………………舒丽瑰钟虎妹(48)
农民家庭策略下的镇域城镇化实践逻辑及其反思………………………………………………李玉霞(59)
制度化扶贫:多层次医保助推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基于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任雪娇马池春(67)
关于农民主体性建设研究的范式思考——以“马魂、中体、西用”为中心的讨论……李卫朝荆玉杰(75)
乡村网红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任正(82)
农民合作社在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中的角色研究…………………………………王军曹斌(91)
文化场域与文化分层组合理论下文旅融合机制与高质量发展…………………………………王乃举(99)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正规借贷可获性吗?——来自3省(区)4县农户微观证据…………胡振罗浩文(1)
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检验…………………………张宗军石响令涛(10)
农作物生产专业化、技术效率与农户种植收入………………………………孙飞曹守慧陈玉萍(20)
资源下乡、行政化与基层治理困境………………………………………………………………胡晓映(33)
制度化环境要素与基层政府“绩效拐点”——来自安徽省部分乡镇的经验证据…………邹琪樊丽(42)
组织农民:资源落地与供给有效——以湖南B村自组织公共品供给实践为例…………石惠文(55)
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汪宗顺(63)
断鼻家族象群迁徙: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新起点………………………………………刘金龙(76)
农户参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调查与实证研究…………………………………………王俊龙张艳梅(82)
“现实—价值”目标互动视角下的合作社养老行动分析…………………段雪辉李小红赵欣彤(90)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考量——基于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效益测评与对策建议………………………………………………………………………………………………王怡郭萌(100)
城乡中国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理论对话与袁家村案例分析……周立王晓飞(1)
疫情影响下供需环境动荡性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张怀英苟凯歌蒋辉(13)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效应和门槛特征…………………………何婷婷张丽琼(23)
有效衔接视角下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与演进路径——基于江西省P县的调研……………………潜环(38)
我国农地制度的本源性权利及其强化逻辑………………………………………………………张元洁(48)
社会变迁下乡村社会治理的理想类型及其实践…………………………………………………邝小军(58)
家户分离、技术赋能与乡村共同体重构…………………………………………………………孙强强(65)
风水政治:中国农村墓葬空间秩序中的社会、市场与国家…………………………………………冯川(74)
农业文化遗产理论研究20年的中国探索与展望…………………………徐业鑫王利伟任玉洁(85)
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评价体系及测度研究………………………………………………………李玏(94)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20年回顾(2002—2021)…………………………………………………………………………………………武云侠佘小宁(104)
怎样看待当前的粮食安全风险………………………………………………姜长云李俊茹王一杰(1)
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丁存振徐宣国(13)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内涵逻辑与政策建议…………………………郝晓燕亢霞袁舟航(24)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拓展的逻辑探析………………………………李博刘佳璇(31)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规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转换…………许汉泽邵瑞雪(41)
脱贫地区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建构——基于两个县域的比较分析……李卓(49)
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村民自治组织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沈费伟孙仕祺(57)
共同富裕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浙江省实践为例…………施远涛(64)
农业转型中的技术“筛滤”效应:机制、基础与应对………………………………………………黄增付(73)
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研究:综述及展望……………………………………………………钱龙熊可馨(81)
高校食堂食物浪费碳足迹估算研究………………………………朱强马海波敖兴宇严菲菲(90)
基于拓展的MOA模型的食物浪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廖芬(99)
中国乡村振兴对世界乡村发展的价值与启示……………………………………………………张孝德(1)
寿险业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经济效应研究………………………………………………郑军王浩南(15)
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增长——以中国四川省为例……………………………高立杨靖芸宋宇(25)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业能源效率——基于直接与间接效应视角……………………郑祥生徐若梅(37)
迈向系统型自治:优势叠加与村民自治创新——中国村民自治发源地的经验拓展……………………………………………………………………………………………张大维赵益晨(48)
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基于内在认知的中介效应………刘艳马康伟(58)
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及其理论阐释…………………………………………………………张勇周丽(70)
经济精英返乡创业的社会网络研究——以河南省L县为例……………………………宋允苏志豪(83)
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政策转向与实践困境——基于D村脱贫产业的考察……董瑞昶汪力斌(92)
协“同”共存:乡村振兴中的城乡生活共同体培育……………………………………田雪青张晨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