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国际贸易背景下高职院校参与中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思考

2022-04-16 16:44:51高传龙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非跨境非洲

高传龙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广东广州 510405)

在2018 年的中非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对非八大行动”,鼓励中非国家用实际行动加强文化经济交流。 在2021 年11 月29 日的中非部长级会议上,面对世界疫情肆虐的情况,习近平主席更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九大工程”。 其中包括“数字创新工程”,鼓励中非国家发展跨境电商合作,举办网络购物和旅游电商的活动;“能力建生工程”,承诺向非洲援助新建或升级10 所学校,继续同非洲国家合作设立“鲁班工坊”,为非洲国家提供80 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建设性的实施“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发展中非新型贸易关系,将传统中非贸易往跨境电商转型,中国电子商务多年来发展的经验,可以通过中短期培训的方式传授给非洲本土的经销商,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短视频销售、直播带货等先进的商业模式,通过物流、供应链管理、支付、金融等相关技术手段的高度整合,促进中非贸易的升级转型。

在中非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作为新业态之一的中非跨境电商行业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中高职层次人才,这无疑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如何抓住机遇开展中非合作办学、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值得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一、中非新型贸易关系助推跨境电商人才新需求

(一)中非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往传统的外贸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浪潮,传统的外贸企业也逐渐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加之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在传统经济较为低迷的状况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却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相较欧洲、美洲、澳洲等市场,非洲电商市场规模虽然小,但中非电商业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跨国金融服务公司威士信用卡公司最新发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电子贸易进展》报告,2019 年至202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42%。 当前,跨境电商交易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电商市场的主要模式,占该地区全部电商交易量的一半以上,其中Kilimall 公司,作为中国人创办的非洲电商平台,便是非洲经济跨越升级的见证者与推动者[1]。 在尼日利亚第二大城市拉各斯的繁华商业圈,中国商品琳琅满目。 在非洲卢旺达基加利城市塔的市场上,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中国商品,包括家居用品、厨具、五金、陶瓷、电子产品和服装等。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双边贸易额达2042 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贸易新业态,在中非双边经贸合作中功不可没[2]。

虽然与其他大洲相比,非洲国家的电子商务市场基础仍然相对薄弱,但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非常快。 尤其是近年来,非洲国家的电子商务进入了高速爆发期。 预计到2025 年,非洲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750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将超过世界各个大洲。 随着当地经济稳步增长,总人口已达到13亿的非洲大陆对轻工、纺织、服装、五金、钟表、床上用品等需求不断增加,而移动互联网逐渐在非洲各国推广普及,更为非洲国家推动电商平台发展提供了机遇。 支付方面,非洲数字支付逐渐成为重要的支付方式。 以肯尼亚、尼日利亚为首的非洲市场,移动钱包正逐渐替代银行账户,成为支持数字支付或者第三方支付创新的基石。 非洲人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习惯与欧美地区相似,倾向于及时享乐的消费观,即便收入不算高,非洲人民也是有很强的消费意愿。 尤其是对待网络消费,他们愿意了解并享受各种付费服务。 物流方面,非洲很多国家,近几年正在通过国内外融资方式积极推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在中国的帮助下,肯尼亚投资建设东非最大港口蒙巴萨到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内罗毕到西部边境城市马拉巴的内马铁路等,物流网络逐渐完善。 根据麦肯锡报告预计,到2025 年,电子商务在非洲主要市场零售总额中将达到10%的份额,总计约3000 亿美元。而另一份预测则指出,在接下来的十年,非洲网络零售额会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 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会是未来的关键市场。

总体来看,跟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非洲的电子商务还在起步的初级阶段;就非洲大陆来看,目前只局限于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卢旺达、加纳等几个非洲核心经济体,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地区。 非洲电商市场规模,类似于2020 年前的中国电商的状态,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快,竞争尚不激烈,平台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不断,再加上本地企业相对比较落后,局限性大,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完全是一片蓝海市场。

(二)中非跨境电商人才面临的问题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中非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缺乏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

在非洲,虽然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但是跨境电商人才相对匮乏。 主要原因是跨境电商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懂技术、贸易、营销,还需要懂法律、管理、金融等专业知识,这实质上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需求。 但是,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大多数非洲国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辍学率、失业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基础教育无法得以保障,很难想象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在中国,高等院校及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期,跨境电商毕业生数量少,质量也参差不齐,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同时,随着跨境电商业务越来越多元化、精细化,单一的电子商务、国贸、计算机或外语人才已不能满足相关企业需求,急需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2.现从业人员缺乏跨境电商业务培训

在非洲国家,受直播技术及平台的限制,普遍存在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不熟悉跨境电商直播技术操作、跨境电商仓储知识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洲国家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跨境电商贸易从业人员与传统外贸从业人员有着显著的差异,跨境电商贸易从业人员强调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商务知识并能充分运用相关知识实现跨境商务平台的线上操作,同时还要具备跨境仓储管理、支付管理及掌握不同国家文化法律知识等多项能力[3]。 无论是非洲还是中国,目前跨境电商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不断的培训学习充电,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中非贸易中不同国家的不同贸易需求。

二、高职院校参与中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具备可行性

(一)绝大多数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已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党的二十大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标志着在今后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将出台更多有利于加强对外合作、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积极举措,特别是在规则、标准以及融通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时也会从贸易,发展到产业、经贸、科技、人文等更广泛的领域[4]。 目前,在 53 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其中52 个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已经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 这意味着中非将在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快速推进相关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强化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已成为外贸行业的重要模式,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创新发展的新渠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桥梁。

跨境电商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跨境电商人才市场的需量激增。 目前,跨境电商企业在岗的主要是中、高职毕业生,且数量基本对半分,这表明现阶段中高职毕业生是跨境电商企业的主要就业者,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境电商行业的更迭升级,高职院校毕业生将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生力军。 因此,职业院校既要满足目前跨境电商企业一线业务员的需求,更要做好跨境电商基础人才的培养工作,在能力和受教育层次上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5]。

针对市场人才需求,许多高职院校把握机遇,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积极布局跨境电商专业,打通中高职衔接。或在原有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物流、计算机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跨境电商方向;或独立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同时,注意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联手开发中高职衔接的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中高职衔接专业群,整合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通过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相关对口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地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电商人才。

运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复合型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 如,基于“新商科”理念,侧重“跨界融合”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培养路径等方面进行探探,构建其复合型职业素养与技能结构。 基于 OBE 教育理念,从跨境电商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入手,基于复合型跨境人才培养成果的导向,从课程体系设计到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进行改革。 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与企业积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实操能力,促进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就业。 基于“双创”理念,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学生的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培育其创新创业素养,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三、高职院校参与中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

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人员交流,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全方位践行“世界技能组织2025 战略”,推进职业教育涉外行业组织建设,形成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品牌。 高职院校应抓住中非跨境电商蓬勃兴起的机遇,优化整合自己的资源,在秉持中非传统友谊的基础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理念,通过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为中非跨境电商行业重点进行人才培养,助力中非合作向更高维度、更深层次发展。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参与中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一)联合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笔者通过联系中非电商总商会,发现了高职院校参与中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契机。 中非电商总商会是为了应对疫情后的中非商贸发展而成立的,由非洲30 个主要国家的在穗非洲籍商界领袖组成。 它打破了传统的以国家或地域为单位的局限,是以新兴产业为发展导向的组织。 中非电商总商会致力于发展中非新型贸易关系,将传统中非贸易往跨境电商转型。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学校与中非电商总会合作,拟通过中非电商总商会负责招收海外留学生或培训生,双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采取“专业教学+定制教学+企业实践”的复合培养模式,为非洲电商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定制化跨境电商技术技能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合作研究

广州自2016 年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2021 年,广州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明确提出支持高校、职业院校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或课程。 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广州高职院校可以与中非电商总商会共同成立“中非跨境电商产教融合中心”,在中非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行业标准、发展态势、合作机制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 “中非跨境电商产融中心”的建立有助于推动两地跨境电商的协同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推进双方院校师生交流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非洲相关职业院校的师生交流。 借助中非电商总商会推荐联系非洲相关高职院校与职业院校进行校级交流,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学校教师学生互访、双方学校专家学者到对方开展培训及国际专题讲座,提升师生专业水平与国际化视野。

(四)建立海外培训平台

建立海外培训平台,推进高职院校与非洲企业、职业院校等合作开发跨境电商相关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与教学资源,促进非洲大陆中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标准化发展。

猜你喜欢
中非跨境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刑法论丛(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非洲鼓,打起来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中国公路(2017年13期)2017-02-06 03:16:22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