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数字生活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2022-04-16 16:44:51李清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老化诈骗群体

李清华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一、人口老龄化与数字鸿沟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 亿,占总人口比重18.7%;65 周岁及以上人口1.9 亿,占总人口比重13.5%。 2010—2020 年,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 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升幅提高了2.51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 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升幅提高了2.72 个百分点[1]。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 随着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60 后”即将步入老年,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据联合国预测,2055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 4.88 亿[2]。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的同时,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依托互联网和数字科技为基础的数字生活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32 亿[3]1。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时,老年人必须经历并不顺畅且较为艰难的学习过程。 同时,年轻一代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绝对话语权,常用硬软件大多以年轻人的需求为主,较少关注老年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智能设备使用难、线上挂号难、移动支付难……一道道“数字鸿沟”让老年人逐渐成为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

进行数字适老化建设,弥合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数字化之间的鸿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提升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积极老龄化”,有着重要意义。

二、我国老年群体数字生活的现状与困境

(一)1.19 亿老年群体搭上数字生活快车,但使用不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达1.19亿[3]24。 即时通信、网络视频、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新闻、网络支付是老年网民最常用的五类应用[3]25。 互联网也重构了老年人的闲暇生活,过半的老年人经常使用微信,各新媒体平台也活跃着众多老年用户。 抖音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4 月,抖音60 岁以上创作者累计创作超过6 亿条视频,累计获赞超过 400 亿次[4]。

但是,已搭上数字生活快车的老年群体也面临着巨大的“数字鸿沟”。 CNNIC 数据显示,老年网民上网的设备较为单一,以手机为主,而使用电视及各类电脑设备上网的比例不足20%,使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上网的比例不足10%,远低于网民整体的使用比例。 同时,老年网民在叫车出行、订票(如门票、车票)、使用网上挂号及问诊、使用网上银行等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比例较低,分别占比仅34.8%、33.9%、33.0%、32.8%。 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网民作为数字移民,不能独立完成常用的网络活动[3]27。

(二)1.4 亿老人被“隔离”在数字生活之外

数字变革,让社会管理更加高效。 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助推了老年人学习融入数字社会的进程,相当一部分老人快速入网。 从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网民翻了将近一番。 但不可忽略的是,截至2021 年12 月,仍有约1.4 亿60 岁及以上老年人被“隔离”在数字化生活之外,占非网民总体的比重高达39.4%,较全国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 20 个百分点[3]20。 由于无法接入网络,老年非网民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不便:没有健康码,哪都去不了;不懂移动支付,几乎寸步难行;不会在线预约,可能就看不了病……老年人成为被数字生活困住的“老宅族”。

(三)互联网“坑老”陷阱多

随着越来越多老年人加入数字化阵营,“坑老”现象也逐渐增多。 由于老年人的信息识别及思辨能力较为有限,对网络谣言和诈骗的甄别及应对能力不足,“空巢现象”下精神的空虚等,都使老年人容易成为被诈骗的对象。 腾讯110 平台《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显示,仅2019 年上半年,平台就受理了超过2 万次的中老年人受骗举报,其中97%受骗者曾遭资金损失。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2021 年8 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仅约20%的受访老年人表示没有遇到过疑似诈骗,46%的受访老年人遇到过冒充“老朋友”的诈骗,42%的受访老年人遇到过网上购物、售药(保健品)诈骗,33%的受访老年人遇到过虚假中奖类型的诈骗,还有不少老年人遇到过扫码领物品、冒充客服、医保社保、高息理财等诈骗类型。 此外,一些App 在后台读取用户数据,也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信息安全。

三、我国老年群体数字生活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智能设备和应用不“适老”

目前,智能设备和应用多专注于中青年消费市场,操作复杂、功能繁多并不断更新迭代。 这让记忆力、视力、行动力都有下降的老年人觉得麻烦。 互联网应用“大而全”的功能设定也增加了老年人的负担。 腾讯公司《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显示,基础性操作是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最大问题,其中应用使用与功能操作障碍占比46.7%,系统设置与维护障碍占比41.2%,不知如何下载App 占比32.7%。

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适老化改造行动且初见成效。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1 年10 月,全国已有104 家网站和APP 初步完成了适老化改造。 但是,适老化改造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进度缓慢且宣传不够,仍有大量App 未采取明显行动,调查显示,66.1%的老年网民没有听说过老年人模式;二是入口隐蔽、流程复杂,相当数量应用的“老年模式”须从标准模式或特定小程序切入,大多需3-4 步;三是版本框架不统一,适老模式名称、入口不统一,单独的适老版APP 名称也各有差异,下载时难辨真伪;四是功能难找甚至形同虚设,部分适老版本子栏目多、推广信息繁杂,有的仅在一级界面放大了字号;五是借机收割老年用户利益,部分App 向客户推动信息流广告和搜索广告,并且很难找到关闭按钮。

(二)数字技术学习途径不足

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生活多领域的快速推进,老年人数字技能的学习需要日益迫切。 当前老年人数字技术学习途径主要是家庭,但家庭成员的耐心往往不够,老年人也无法获得和同龄人一起学习的心理放松。 《老人报》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更倾向于去社区、老年大学、社会公益组织学习。 然而由于社会化的学习平台不足,真正能够选择社区学习的老年人不到10%,有55%的老年人通过请教儿孙或身边的年轻人,近40%的老年人选择自行摸索[5]。 此外,大量的空巢老人在面临技术困境时,往往无法及时得到直接的帮助。学习途径的不足,阻碍了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步伐。

(三)家庭成员的“代理式反哺”

年轻一代作为和高科技一起诞生、学习生活、长大成人的“数字原住民”,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比长辈们更容易获得新鲜全面的信息和先进的技术。 知识文化的传播从传统的长辈对晚辈的传递,逐渐演变为晚辈对长辈的逆向传递。在“自下而上”的文化反哺过程中,晚辈的权威逐渐树立。 但老年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子女在帮助家庭老人时精力有限且缺乏耐心,导致信息支持无效。 阿里数据显示,老年人对阿里电话客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孩子要像你们这么耐心就好了”。 此外,层出不穷的“坑老”陷阱也让年轻人顾虑重重,为了防骗,部分年轻人宁愿采取“代理式反哺”直接“授人以鱼”,帮老人叫车、外卖订餐、挂号就医……子女的代劳看似体贴,却加深了老人的“无用感”。

(四)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限定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严重影响其融入“数字生活”的意愿和学习数字技能的效果。 一方面,老年人各项生理器官功能性退化,思考能力和活跃度降低,感知能力下降,认知、记忆力减弱,反应和思考速度减慢,较难对新事物构建全新的认知系统;听力、视力的衰退,也给老年群体带来学习障碍。 另一方面,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的影响,老年人接纳新事物的意愿普遍缺乏,担心操作不好被他人笑话,进而产生畏难、抵触情绪;防不胜防的网络诈骗也让许多老年人产生“科技恐惧”感,导致“数字鸿沟”日益加深。

四、数字适老化对策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数字适老化迫在眉睫。 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安全快捷地享受数字时代红利,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老年群体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主导,加强制度建设和兜底保障,推动数字适老化

在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部分老年人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步伐。 政府要在顶层设计和兜底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老年人扫清“数字生活”障碍。

一是完善数字适老化政策和标准。 将数字适老化改造纳入有关规划,提高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研究数字适老化标准,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的修订、推广、监督工作,提高数字适老化水平;督促相关企业和社会主体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打破数字壁垒。 加强身份证信息归集,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推进“一码通”工程落地,将功能相似的应用进行整合;推动统一界面框架搭建,统一“适老模式”入口,使学习和操作更加便捷。

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加大对违规企业或机构的处罚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与安全的信息环境,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老年人数字技术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智能硬件、智能交互等的研发和深度应用;在家庭、社区、机构等开展试点试用;加强基础性研究,开展老龄化趋势预测和养老产业前景展望,引导社会预期;通过税收优惠等推动适老化产业创新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履行兜底保障职能,保留医疗、社保、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的线下办理渠道,为不愿和不能使用数字技术的老年群体服务,确保公共服务的善意和温度。

(二)社会协同,实施数字技能学习反哺,助力数字适老化

为了切实解决老年群体数字技能学习途径不足的难题,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建立渠道畅通、资源丰富、学习便捷的老年数字技术教育体系,形成数字学习反哺合力。

社区发挥基层科普作用,构建常态化帮扶机制,开展老年数字技能培训和志愿者结对帮扶。

老年大学、老科协等发挥平台作用,编制老年版数字技能学习材料,开设老年数字技能培训课程,服务老年人的数字技术学习需求。

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发挥科教宣传作用,开设专门的频道或栏目,制作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数字技术应用及防诈骗电视节目,加强老年群体拥抱数字生活的宣传报道和数字技能科普,以老年人熟悉的方式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能。

(三)企业主动,推动数字设备和应用适老化

数字适老化,是保障老年人商业和公共服务权利公平的需要,也有助于深入挖掘银发经济潜力。 据《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到2050 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将达100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 银发族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企业应转变思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尊重并主动关注老年群体的数字化需求和使用习惯,积极打造适老化设备和应用,化“鸿沟”为“机遇”。

产品功能上,推动少而精的功能设定,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去芜存菁,保留老年人常用的功能,推动老年群体与数字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产品形式上,使用大字体、大图标和大音量,简化界面、结构和操作,满足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和习惯;为老年产品提供大字体简化版说明书以及语音操作智能交互支持。

产品内容上,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规制低俗、虚假、伪科学等不良内容;从算法规则入手,对优质内容加权推荐,为老年人创造安心的数字环境。

同时,提升数字设备和应用的安全性。 做好硬件防范的同时植入防范电信诈骗功能,帮助老年人防范风险;采取指纹支付、人脸识别等方式提高支付安全性。

(四)家庭反哺,做好数字生活“引路人”

家庭是数字反哺的主要阵地。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老年人在面临互联网困境时会选择向家庭成员寻求帮助[6],家庭成员在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陪伴与耐心。 子女应“慢”下来,向父母提供充足且有效的信息支持,通过操作演示等便于理解的方式,耐心教授父母掌握数字技能,增强他们对数字社会的适应。

二要提振老年人应对数字生活的信心。 子女应与老人保持良好互动,避免说教、命令和代劳,鼓励老人使用数字化设备及应用,对其学习效果多加肯定,增强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他们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生活的信心。

三要真正了解老年人的学习意愿。 阿里数据显示,儿女最希望老年人接受网络安全防诈骗方面的指导(67%),而老人最渴望获得的是网络购物技巧(71%)和网上支付技巧(63%)方面的培训。 这意味着,子女和老人在数字技能学习上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 只有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和期望,才能让家庭数字反哺事半功倍。

四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 老年人学习效率相对低下,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他们坚持,比如“隔代反哺”,让孙辈教授祖辈,也可以“易子而学”,让别人家的晚辈帮助自己家的长辈,面对祖辈或他人的长辈,教授者往往更有耐心,更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老人主动,积极拥抱数字生活

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需要跨越数字设备—数字技能—数字思维三道坎,其中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主观努力。老年人要树立积极老龄观[7],一方面要努力破除“科技恐惧”,克服畏难情绪,以“别人行的我也行”的积极心理暗示,大胆尝试;另一方面,加强学习,既要与同龄人充分交流,也要不耻下问,提升数字技能的同时,努力提升安全意识,学会保护隐私和财产、识别网络谣言,避开“坑老陷阱”,充分享受丰富、便捷且精彩的数字化生活。

五、结语

数字适老化建设,对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推动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场复杂的持久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组织与团体、相关企业与平台以及家庭子女等全社会、多主体共同参与,也需要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合力,共同建设便利友好、健康安全、互助共享的适老化数字环境。

猜你喜欢
老化诈骗群体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36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30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杜绝初春老化肌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0:06
诈骗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20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