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新吴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盯紧民生“小切口”,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微实事”托举“大民生”。聚焦服务“微需求”、办好民生“微项目”、提升百姓“微幸福”的“三微”行动,区人大常委会动员机关干部及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盯紧民生“小切口”,下好服务“绣花针”功夫,在推动办好每一件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中擦亮“我为群众办实事”招牌。常委会党组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及各级人大代表对“民生微实事”项目分别进行了实地调研。其中,常委会党组班子成员在调研中发现,长江国际雅园这一2007 年建成的早期商品房社区,车位配比为1:0.3,随着近年来住户的入住及家庭汽车的普及,居民的停车诉求日益增长。
在常委会的推动下,学志路停车场已全面展开施工。停车场工程总建筑面积26216.84 平方米,其中地下室为2 层,建筑面积为20578.69 平方米,预计将于9月投入使用。常委会党组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及各级人大代表在调研中总共发现6大类37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均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协调,问题均已得到了较好解决或正在解决之中。
“小阵地”发挥“大作为”。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和规范“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等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推动代表活动开展和群众接访等职能作用的发挥,努力为群众服务。谈国良等区人大代表在“代表之家”接访群众时,群众反映最多的是“乘车难”“出行难”问题:鸿泰苑小区是鸿声镇拆迁人员聚居地,常住人口达14000余人,但途经鸿声的公交车只有712路和763路,两班公交线路的站台都设置在锡甘路沿线,居民须步行20分钟以上才能到达公交站台,出行十分不方便;金润华庭小区自751支线更改路线以后,小区门口无任何线路经过,离小区最近的公交站台须步行30分钟左右;老年人前往卫生服务中心配药、银行领养老金、菜场买菜均有诸多不便。
通过实地勘察、体验、调研后,谈国良等11 名代表提出了关于调整763 公交线路以便于鸿泰苑小区民众出行的建议、关于在金润华庭小区附近设立公交站台的建议、关于在鸿山区域内增设公交微循环的建议。近期,在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交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鸿山街道“公交微循环”线路正式开通。公交车开进了社区、开进了学校、开到了百姓家门口,将机关、学校、医院、商场等社会机构和服务网点串联,为居民上班、上学、就医、购物提供交通便利。
“代表之家”已经成为区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汇聚民智、化解民忧、温暖民心的前沿阵地。苗君等区人大代表致力于推动安装公共晾衣架,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晾晒难”问题;桑梅等市人大代表推动为太湖花园二社区相关楼道加装电梯,使得老年人不用再为爬楼感到为难;周乾等区人大代表推动对一些老旧小区通讯线路乱拉问题进行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并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驻新安街道的9 名市、区人大代表推动对老街风貌、老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落实好“微项目”;区人大常委会先后推动旺庄街道、江溪街道等6 个街道19 个社区实施社区“微治理”项目31个、楼道“微自治”项目57 个,以代表建议、检查督办等方式,推动解决楼道乱堆放、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