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宝其
笔名匹夫,副研究馆员。1933年出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上海市职工摄影协会副主席,卢湾区职工摄影协会会长。曾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记忆1960—1990——薛宝其摄影展》,23幅作品入选刘香成主编的《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大型画册。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光阴的故事》。上海美术馆编辑出版《记忆上海——中华艺术宫藏薛宝其纪实摄影作品集》。
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后来在袜子厂做工,1952年被选去沪南(后来的卢湾区)工人俱乐部,在宣传组当美工。工人俱乐部宣传劳模先进,照相馆摄影师便请他们在生产、工作岗位上做一个动作。照明灯光开启,就命他们别动,随即按下相机快门。我思索,这是照相馆摄影师受营业性质的局限所致,我决心要改变这种费时费力费金钱,且拍出的照片呆板、不真实、不自然、不生动的现状。
1956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摄影学习班招生时,我主动找俱乐部主任谈了我的想法,他很支持,当即开了介绍信让我报名摄影培训班。主任又向上级申请了一百元预算,我去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买回一架二手德国蔡司双镜头反光相机。拿到相机,乐得我在返回路上奔跑跳跃,口中一会儿轻声唱《东方红》,一会儿唱《咱们工人有力量》。曾经是袜厂学徒的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被称为高级玩具的照相机今天会被我握在手中,为劳模、先进人物拍照,实在太幸福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拍摄的照片效果越来越好。上级领导赞扬我们工人俱乐部宣传劳模、先进搞得好,俱乐部主任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工人出身的摄影师”。
《全家乐》(1984年春)
《瞧这一家子》(1983年春)
马路是社会的窗口,公园是缩小的社会,有拍不完的好题材。我不求远,就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拍摄。大概从1967年至1985年,我一直在复兴公园拍摄,当时家住建国东路,经常在公园里边锻炼边拍摄。
其实,我绝大部分的摄影作品都是在小范围里抓拍的。去老虎灶泡开水,去菜场买菜,去浴室洗澡路上,去理发店理发……每天早上从建国东路500弄弄口,由建国东路向西,至重庆南路向北,经合肥路至上海复兴公园门口,全程步行十几分钟,路边会遇上各种日常生活。每天一来一回,就抓拍了几十张各种题材的照片。1985年,居家迁至浦东后亦是这样。
“读书热” “天下父母心”“夕阳赞”等多个主题系列几百幅照片都是在复兴公园中抓拍的。在这社会窗口般的街头巷尾,在那社会缩影般的公园之中,生活永远流动着,只要你稍加留意,好的题材是永远拍摄不完的。关键要有悟性,对生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并且善于从自己拍摄的照片中寻找规律。
《我们胜利了》(1981年11月)
《乐谱架》(1990年春)
《公园的早晨》(1978年夏)
当时摄影界比较流行追求画面完美,我则认为世界上的完美永远只能是追求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绝对完美,而摄影艺术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我归纳了一个说法,求全则不全、不全则全,据此来把握摄影艺术创作规律。以《瞧这一家子》这幅摄影作品为例,假如像有些同行认为的那样,追求照片画面所谓的完美,照片画面中不允许出现自己主观认为的、所谓与主题无关的人员出现,虽然在这些同行看来照片画面似乎完美了,但在我看来照片画面将有可能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自然、真实、可信。人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中国摄影》杂志曾展开过一场比较深入的讨论,最终明确了摄影创作重要指导思想:生活是根本,真实是生命,悟性是关键。我关注了这个话题讨论的全过程,从而更坚定了自己在摄影创作实践中形成的指导思想——扎根生活、感悟生活、真实反映。
扎根生活,就是立足本身。以本职工作和日常生活周围作为观察社会、熟悉生活,研究一切人、一切事的基地:既要有深度又要能熟知。
感悟生活。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到处有好题材,有悟性,才能平中见美。摄影是瞬间艺术,有悟性才能从偶然中找到必然,从必然中增加偶然,从而抓准、抓牢典型意义的精彩瞬间。
真实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东西是最美的。真实记录历史、展示人生,应成为作者毕生追求。因而,练就不干涉对象的抓拍很重要。为此,我把双镜头反光相机应用得娴熟。将标准镜头当作35-100毫米变焦镜头使用,相机随身带,时时处于待机拍摄状态,抓住生活中随时随地出现的有典型意义的精彩瞬间,绝不错失。
有记者问我,摄影艺术的追求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取笔名为匹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
四十多年摄影艺术创作生涯,我扎根生活,感受时代精神,当人民的学生。党培养我成长,人民启迪我创作灵感,我尽力多创作摄影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匹夫之责。
《真惬意》(1984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