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哲
孔子曾描述过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如今人们住在一栋栋灰色混凝土的高楼里,甚至连自己对门的邻居都不认识。如果我们多一点交往,多一点邻里间的帮助与友善,冰凉的房屋里该是多么温暖啊!
我们家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局域网,长期使用手机热点上网课。这天,妈妈要出门,我又有一堂半小时的网课。妈妈说,让我到邻居家借邻居的网上课,我听了跟猫不肯下水一般的抗拒。妈妈只好跟我說没事的。怎么会没事?我和邻居家又不熟,谁会轻易让一个陌生人进自家来待上三十分钟?
我想象着我进她家的画面:全家人都在各处用鄙夷的目光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而我则畏手畏脚地走到他们随便指的一个小房间,静静地听课。想到这儿,我怎么也不肯去,妈妈见劝不动我,决定亲自先带我去串串门。
我们来到邻居门口,妈妈敲了敲门,我想,她们肯定会拒绝,即使同意,那也肯定是面露不情愿之色,碍于我妈才勉强说句“好吧”。邻居家的门开了,邻居阿姨微笑着听了我妈关于上网课的请求,听完后她显出小事一桩的表情,笑道:“可以呀,当然没有问题!”我十分惊异她居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双方交换了一下意见,确定了一下时间,然后妈妈就上班去了。
上课时间快到了,我敲了敲邻居家的门。阿姨微笑着开了门,给我连上了她家的网络。她的儿子,一个大哥哥领我去了他房间的桌子前,走的时候还特意帮我关上了门,我突然感受到十分的温暖。
初二课程结束了,妈妈想找邻居借初三教材。“书是他们自己的,凭什么借别人啊?”我想,然而第二天邻居阿姨就很乐意地找出了书送了过来,使我诧异又感动。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们与邻居间的交往并不少。妈妈常送邻居一些自制蛋糕、面包或者老家带来的菜,邻居也常送些东西来。我发现邻居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渐渐地我也开始和邻居们打起招呼来。
难道住在混凝土房子里的人就比乡村的人内心阴暗一些吗?我认为不是的。每个人都有一颗想与他人沟通的心,只是这颗心被墙阻隔封闭了起来,不如敞开大门,多与人交往。交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交往是邻里交往的调和剂,交往是心与心联系的渠道。
不妨让我们用交往化解楼道里偶遇的尴尬,让温暖的阳光洒向我们的心间。邻里间多一点交往,就多一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