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防火监督工作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2-04-16 13:38李抒怀
消防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防火监督城市建设

李抒怀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也越来越离不开消防监督工作的配合,可以说新时期防火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能否走得更远更快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有很多地区消防工作开展得并不到位,導致一些城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大量火灾安全隐患,这些不安定因素,会对周边的居民乃至单位的安全构成双重威胁,对周边社会秩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前的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部门摒除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及时发现和纠正防火监督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才是助力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强心针。

关键词:防火监督;城市建设;城市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体系的日益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规模和整体居住面积在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为防火监督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工作难度系数的增加,势必让原来简单的工作变得复杂,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及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损失不可估量。所以消防部门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防火监督工作,解决当前在防火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监督检查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防火工作从业人员自身的防火安全意识。只有将上述内容落到实处,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排除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火灾隐患,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新时期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及城市周边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及人们的活动半径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人口密度增大,人口流动性增强,都在增加原有城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上述背景下,防火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下,火灾发生的频率在不断地增加,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由此牵涉到的是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等问题。可见搞好防火监督及检查工作,已经成了避免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会将个人的火灾安全问题依托给消防部门,而消防部门所开展的防火监督工作以及所采取的消防防护措施,能够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既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来自周边生存环境的安静与美好,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作为消防部门需要在消防监督工作实施过程当中,开展常规性防火监督检查工作,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更重要的是,还要开展一定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还可以提高消防工作人员自身的防火责任安全意识。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掌握更专业的技能,还可以有效提高自救能力,更是为消防工作体系的建设提供更为坚实而稳固的群众基础,为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作出不容忽视的贡献。

二、防火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当前的消防工作面临着非常多的压力和挑战。目前我国在实际的消防安全问题解决过程中,虽然也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参照执行的依据,但是随着消防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所面临火灾事故原因的不断变化,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火灾预防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因此亟须按照新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来进行政策内容的调整,这不仅可以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也可以使防火管理人员能依据法律法规行使职权,最终依法落实工作内容。但就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无法为当前的防火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性依据。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完善的监管体制,针对防火的细节问题,并不会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查处,导致最终出现火灾安全隐患。

(二)缺少良好的宣传渠道

我国部分地区的消防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防火宣传力度欠缺,宣传渠道单一、闭塞等情况。消防部门对防火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防火基础知识未能在基层群众中得到普及。正是由于防火宣传力度的严重不足,很多防火的内容及专业知识无法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导致防火监督工作难以正常落实。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在宣传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时,没有通过科学的、前沿的方式方法,仅有的宣传渠道也只是口头或印制传单进行分发,没有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很多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多的认为消防工作应当由消防部门承担全部职责,和其自身不存在任何关系,因此对于消防部门的防火监督工作也不够配合。

三、新时期下增强防火监督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防火监督检查力度

在当前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消防部门首先要以国家出台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作为指导方向。同时,针对那些违法乱纪行为必须加强管控。为此,消防部门必须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及时解决相关火灾安全隐患。防火监督工作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实际的工作开展也并非简单草率的执行便可解决问题,各种各样的情况应接不暇,除了需要探查火灾的原因以外,还需要针对群众惯有的常规思维逻辑及错误的防火理念进行纠正和指导。可见,作为消防部门要针对防火控制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工作部署,除了要进行定期防火监督、检查、排查以外,还要制定相应的防火管理措施,更是要针对每一个居民楼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与解决。

消防产品的合格与否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内外消防产品都应遵守市场准入制度。对消防车、火灾报警设备、消防水带、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4类12种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3C)制度;对防火门、灭火器等9类53种产品实施型式认可制度;其他消防产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具体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型式认可及准入制度的评价工作,四个国家级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强制检验工作。

(二)建设消防监督检查队伍

监督检查工作人员是目前监督检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执行者,其往往需要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作为消防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注重消防监督检查队伍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除了要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以外,还需要针对防火监督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以提升监督检查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作为消防部门还需要针对消防专业人才进行系统考核,明确和规范考核的方式方法,检查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效果。此外还需要针对未来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消防监督检查队伍,为未来消防监督体制的完善及监督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建立完善的消防监督检查机制

消防部门在新时期防火监督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针对现有的消防监督检查机制进行全面的完善。因为在我国很多地区,消防监督检查机制还没有有效的开展或实行,甚至在实际监管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良好的监管机制,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可以帮助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更好地落实工作内容,提升工作效率,更是为消防管理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全面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规,能讓消防管理部门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增强相关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安全意识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帮助其在日常生活和消防工作开展过程中重视火灾安全隐患的排除。除此之外,在很多城市周边都会存在相对较多的树木和生态园区,针

(下转第109页)(上接第106页)

对生态园区和周边的景区需要加强管理,并且要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文件或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检查工作质量。

四、结语

文章对新时期下防火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对策。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和分析使相关人员意识到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对此提高重视程度,除了定期开展人才培训,开展法律法规内容完善以外,还需要对基层群众开展防火宣传讲座,让其建立防火安全意识,树立良好的防护观念。这样才能内外统一,协同防范,使防火监督工作真正做到防患未然,防治兼修。

参考文献:

[1]石雨川.织密责任“网”筑牢防火“墙”[N].雅安日报,2022-01-28(03).

[2]曲军莹.如何实现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新发展[J].消防界(电子版),2022,08(01):93-94.

[3]王琳.森林防火安全管理的强化路径探索[J].消防界(电子版),2022,08(01):127-128.

[4]谈建国,谈路遥,金烁.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分析与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1):14-17.

[5]赵丽媛.刍议建筑消防防火分隔技术的有效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01):194-196.

[6]王清海,王秀娟,方健君,等.钢结构用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研究进展[J].涂层与防护,2021,42(12):52-58.

[7]王程.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问题与原因[J].消防界(电子版),2021,07(24):121-122.

[8]陆贺.消防监督检查中防火门的常见问题及原因探究[J].今日消防,2021,06(12):44-46.

[9]焦亮.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今日消防,2021,06(12):47-49.

[10]洪惠杰.防火分隔技术的应用研究[J].今日消防,2021,06(12):94-96.

猜你喜欢
防火监督城市建设
加强现代警务指挥机制建设的思路探索
关于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