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我国生鲜果蔬的蛛网模型长期以来呈发散趋势,市场价格和产量起伏剧烈,果蔬损耗率居高不下,生鲜果蔬供需的时空矛盾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生鲜果蔬物流体系不健全。介于此,文章在文献研究和询问调查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生鲜果蔬物流体系,该物流体系至少由三部分组成:生鲜果蔬物流信息体系、生鲜果蔬冷链物流体系、生鲜果蔬柔性配送体系。对于供给方而言,能够利用“农联网”准确获得生鲜果蔬供给信息;采用全程冷链储运模式大幅度降低果蔬损耗率。该物流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解决生鲜果蔬供需的时空矛盾。
关键词:果蔬损耗率;农联网;生鲜果蔬冷链物流;预定式社区团购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cobweb model of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China has been divergent for a long time, the market price and output fluctuate sharply, the loss rat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the distribution cost of“C2C”e-commerce is high,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prominen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not perfect.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quiry surve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new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logistics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at least three parts: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and flexible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the supplier, it can accurately obtain the supply information of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using the“agricultural network”;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loss rat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using the whole cold chai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mo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logistics system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China.
Key words: loss rat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gricultural networking;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cold chain logistics; scheduled community group buying
1 我国生鲜果蔬物流存在诸多难题
1.1 生鲜果蔬蛛网模型长期呈发散趋势
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生鲜果蔬的蛛网模型长期以来呈发散趋势。近年来,生鲜果蔬市场价格和产量起伏剧烈,在总体价格保持上涨趋势的同时,呈现出季节性周期波动和冲击性大幅波动的特征,生鲜果蔬供需的时空矛盾突出。
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农产品蛛网模型有深入研究。孙礼照(1990)研究了1978~1987年我国的农产品蛛网模型,认为我国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高于需求弹性,导致我国农产品蛛网模型处于发散状态,农产品供求处于不稳定状态[1]。鲁晓旭、张劼(2010)研究了2003~2009年中国柑橘类产量与柑橘市场价格的自发波动趋势,认为由市场来调节柑橘类产量必然导致价格与产量都远离均衡点[2]。刘勇、杜英等(2012)研究了1999~2008年甘肃马铃薯供求关系,结果表明,1999~2005年,马铃薯市场价格呈“收敛性”蛛网模型波动;2005~2008年呈“发散型”蛛网模型波动[3]。龚璇、孙文等(2013)分析湖北省蕲春县瓜果蔬菜价格变动,结果发现,符合“发散型”蛛网模型特征[4]。田建辉(2015)运用扩展的蛛网模型研究了我国苹果1991
~2013年价格波动情况,认为我国苹果价格波动属于收敛的蛛网模型,苹果市场能实现供求的动态均衡。但传统蛛网模型研究结果依然是发散型[5]。刘佳乐、杨美丽(2016)研究了2002~2014年蔬菜的产量与价格,认为蔬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属于发散型蛛网模型[6]。王萍、董定超(2017)研究了基于蛛网模型的海南热带水果农业市场风险,也认为发散型蛛网模型是海南热带水果最广泛存在的蛛网波动,会导致海南热带水果价格波动幅度持续变大,市场风险相应变大[7]。董永刚(2019)研究了食用菌的价格波動情况,认为以平菇为例的食用菌蛛网模型趋于发散状态,价格波动较大[8]。
可见,在我国,除苹果、马铃薯等少数大宗果蔬市场价格符合“收敛性蛛网模型”外,大部分的生鲜果蔬蛛网模型都是发散型的,存在着短期结构性区域性失衡,价格波动剧烈,难以形成均衡价格,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大量损失。究其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生鲜果蔬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增长较为稳定;生鲜果蔬的供给则受价格影响较大,虽然短期内这种影响约滞后3个周期,短期内播种面积没有大的变化,但生鲜果蔬供给量受气候影响显著,必然导致其价格波动频繁剧烈。
1.2 果蔬损耗率居高不下
长期以来,我国的果蔬损耗率高达20%~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7%~5%的平均果蔬损耗率水平,造成了生鲜果蔬产品的极大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损耗的果蔬超过一亿吨,比很多国家(如日本)一年的果蔬总产量还多,经济价值超过1 000亿元。
2017年,我国水果产量达到25 242万吨,其中能统计到的苹果、柑橘、梨、葡萄、香蕉五种大宗水果占比为47.3%,大白菜、菠菜等九种常见大宗蔬菜占比为55.6%。有行业统计结果显示,52种常见果蔬的平均损耗情况如下[9]:
果蔬损耗主要发生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田间到市场,平均损耗率为10.04%,占到综合损耗的大约50%;第二阶段是市场到零售市场,平均损耗率为4.54%;第三阶段是零售市场到餐桌,平均损耗率为5.3%。52种常见果蔬的平均综合损耗率为20.21%;其中27种常见水果的平均损耗率为19.17%,25种常见蔬菜的平均损耗率为21.34%。
五种大宗水果中,葡萄和香蕉的综合损耗率超过40%,若以2017年的产量做为权数,则五种大宗水果的加权平均损耗率为18.56%。九种大宗蔬菜中,综合损耗率超过30%的有大白菜、菠菜、圆白菜、油菜等四种,若以2017年的产量做为权数,则九种大宗蔬菜的加权平均损耗率为24.78%。
我国果蔬损耗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果蔬从田间到消费者餐桌期间的流通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目前尚未形成连贯的果蔬冷链物流产业链。从果蔬的田间采摘、采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到销售等环节都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利益联结主体,农民只管种植和采摘果蔬,果蔬经营商户只管采购和销售,物流企业只负责运输、配送和储存。三个经济利益主体之间职责划分不清,协调难度大,果蔬损耗仅仅被当作是做果蔬生意的必要成本。我国果蔬损耗率其中的约50%是在从田间到市场这一阶段产生的,而这一阶段也是采用冷链运输比例最小的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周远曾介绍,我国田间预冷果蔬的占比一般仅为10%,而发达国家高达95%~100%。
二是果蔬保鲜技术落后。目前我国的果蔬保鲜主要采用两种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隔离装箱,冰鲜运输和储存。果蔬采摘后套网袋或塑料袋等装箱,把果蔬相互隔离开,以免腐烂后相互传染。苹果、梨、猕猴桃、娃娃菜等都用这种办法。一些极易变质的果蔬,则采用冰鲜运输。在装箱时放一层冰块,隔离后放一层果蔬,使果蔬在运输中处于低温状态。在零售市场如果蔬超市等,也将易变质的果蔬用保鲜膜隔离,或用水汽保鲜。如葡萄、香蕉等。但是,这种办法无法使果蔬处于最佳生理温度,保鲜效果自然不好。第二个办法是采用药水浸泡。农户或商户使用的药水五花八门,有不少是有毒副作用的。常用的是用工业柠檬酸配制的药水浸泡、硫磺熏制。这些办法虽然能降低果蔬损耗,但却是以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的。
1.3 “C2C”生鲜果蔬电商存在配送瓶颈
在我国,专门的生鲜农牧产品柔性配送体系尚在探索之中,“C2C”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存在诸多问题。生鲜产品因其保质期短、易损耗、易变质、采购程序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对电商平台运营中的货源、配送、售后等环节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境要求也较高。目前,许多人利用淘宝、京东、拼多多、每日生鲜等一些电子商务平台,或通过微信群、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生鲜农牧产品“C2C”电子商务。但在实际配送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如运输和配送成本过高、果蔬损耗率高、无法采用全程冷链运输等,致使柔性配送难以实现,生鲜果蔬电商也因此发展受限。
1.3.1 生鲜果蔬电商配送成本偏高
生鲜果蔬电商最大的瓶颈在于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冷链配送更是生鲜电商的最大挑战。苹果、梨等耐储运水果,配送成本较低,但其售价亦较低,因此其相对配送成本依然很高。葡萄、香蕉等水果不耐储运,目前往往采用冰鲜运输,配送成本自然也偏高。而樱桃、荔枝等水果对于冷链配送的要求更高,所需要的配送成本也更高。夏季水果存储温度要求较高,远距离配送得冷藏快递,尤其是荔枝、杨梅等一些特别的水果,必须用冰袋配送,因此夏季水果快递成本要多出10元/单。每年6~10月份,水果快递对储藏温度要求更高。一般情况下,生鲜果蔬电商的配送加仓储成本约占运营成本20%~25%,一些易腐果蔬的配送成本甚至占到運营成本的50%。这样高的配送成本,必然导致生鲜果蔬电商所售水果价格普遍偏高,优质高档水果是其主要品种,无形中阻碍了一般大路货进入生鲜电商交易平台。
1.3.2 生鲜果蔬电商损耗率高
目前,无论是自营配送还是第三方配送,生鲜电商的损耗率大多超过10%,有些甚至达到30%,而线下实体生鲜超市损耗率一般能控制在5%以内,低于果蔬零售市场平均5.3%的损耗率水平。
1.3.3 无法采用全程冷链运输
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总体不足,生鲜果蔬的运输和配送主要采用常温运输和冰鲜运输两种方式,气温、地域等客观条件对生鲜果蔬储运和配送具有显著影响。据统计,我国冷藏车占全国载货汽车总保有量仅为0.3%,远低于日本2%的水平。另外,冷链配送经营主体规模普遍偏小,散落于各地的能做同城冷链业务的企业比较多,但能做跨省远距离全程冷链配送的企业比较少,且尚未形成信誉度高的品牌企业。
2 生鲜果蔬物流体系构建思路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市场体系相当成熟。与我国相比,其生鲜果蔬经营具有很大不同。
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第二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第三种是以日本、以色列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在前两种模式下,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尤其是美国。其农产品包括生鲜果蔬的主要经营主体是农业资本家、农场主,农产品供给具有少品种、大规模、垄断供给的特点。这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供给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但也导致了农产品供给控制在少数农业资本家手里,广大普通群众只能被动选择有限种类的生鲜果蔬产品。这显然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我国要选择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能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农产品供给模式[10]。
但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农产品流通体系方面:发达国家普遍都有比较成熟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欧盟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主要是流通合作社,其在农产品流通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法国的流通合作社其营业额占到全国的50%以上,丹麦农产品75%的出口量都是由合作社完成的。日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极具特色,采用了全盘合作化的土地节约型模式,由农协联合分散农户形成劳动集约经营,农协的作用举世闻名。日本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销售,使农产品销售过程合理化。在农产品保鲜和加工技术方面:美国的蔬菜水果物流非常典型,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摘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冻链,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日本在港口码头附近就有加工工厂,在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农产品到达港口之后,马上运到加工工厂去进行加工和包装,然后运送到超市或者直接运到居民家里。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日本成立了E-agri株式会社。E-agri这种高效率的信息化物流的最主要特点是通过网络进行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的销售,特别适合农户及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在德国,大企业集团都是通过信息网络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全欧洲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置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上,相互间的信息交流非常方便。
这些成功经验恰恰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我国的农业合作社极不成熟,起不到应有的组织作用,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农业物流信息技术尚未全国统一。这些地方也正是导致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生鲜果蔬蛛网模型长期处于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的生鲜果蔬物流体系,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人民的多样化、丰富化的物质生活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鲜果蔬物流体系。
3 生鲜果蔬物流体系构建内容
要想解决我国生鲜农牧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供需时空矛盾,降低果蔬损耗率,依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解决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政府牵头,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构建具有特色的全国或区域性生鲜果蔬物流体系,才有可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该物流体系至少由三部分组成:生鲜果蔬物流信息体系、生鲜果蔬冷链物流体系、生鲜果蔬柔性配送体系。
3.1 建立生鲜果蔬物流信息体系
3.1.1 建立农联网
应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生鲜农牧产品互联网,简称“农联网”。农联网的建立,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充分利用和挖掘各大农业网站、平台相关数据和信息,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农业农村相关统计数据,将不同平台、不同统计口径的农产品信息进行统一化、标准化处理。毕竟,不同平台的农业数据各具目的,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部门,只有从农产品供需角度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才能实现生鲜农牧产品全国联网,助力于解决农产品供需时空矛盾。
3.1.2 将生鲜农牧产品信息公布于农联网
以自然村为单位,将生鲜农牧产品种植养殖情况及时发布在“农联网”上,包括种植养殖数量、区域分布、成熟状况及上市时间等。我国特有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对精准扶贫工作、乡村振兴事业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驻村“大学生村官”熟悉驻地情况,若能敦促“大学生村官”采集农产品尤其是生鲜果蔬种植、成熟、采摘、销售、上市等数据,及时上传到“农联网”,就有可能得到最新、最可靠的农产品供给信息。
3.1.3 通过农联网建立生鲜农牧产品大数据
组织专业人士对上网的生鲜农牧产品供给状况做及时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一并发布在“农联网”上。这样,政府部门可以及時了解全国各地生鲜农牧产品的供给状况,实现生鲜农产品的区域调配;同时也便于需求方进行采购,避免区域性生鲜农牧产品价格暴跌导致的“大量白菜烂在地里没人要”、“数十万斤香蕉或喂猪”等令人揪心的现象,有助于解决我国生鲜农牧产品供需时空矛盾。
3.2 建立生鲜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生鲜农牧产品冷冻链,能够极大地降低果蔬损耗率,节约生鲜果蔬产品资源。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鲜果蔬全程冷链物流体系,这方面我国还是比较落后的。建立全国性的生鲜果蔬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就是从果蔬田间采摘后一直到消费者餐桌采用全程冷链储运方式,即“田间采后预冷→采摘当地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可以使生鲜果蔬产品一直处于采摘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使果蔬损耗率降到最低。
为此,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3.2.1 加强果蔬冷链物流理论和应用研究
首先,要研究生鲜果蔬全程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主体、构建内容、构建模式和构建路径,为建立生鲜果蔬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其次,要研究生鲜果蔬全程冷链物流成本与果蔬损耗成本孰大孰小,找到我国生鲜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的经济层面原因,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2.2 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
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生鲜果蔬跨省、远距离、全程冷链配送任务,对于初始投资较大的生鲜果蔬冷链项目,要给予资金支持;对于运营成本偏高的生鲜果蔬全程冷链物流业务,给与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扶持相关企业做强做大;对于生鲜果蔬损耗率严重的环节,应加强监管,必要时实行强制措施,敦促经营主体实施全程冷链物流;同时还应强化惩处措施,对拒不执行全程冷链、造成果蔬资源严重浪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
3.2.3 加强冷藏车、冷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果蔬冷链物流园区很少,冷库和冷藏车总保有量严重不足,果蔬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对于四川省这样的西部省份,果蔬冷链运输率不足25%。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亟待加强。
3.3 建立生鲜农牧产品柔性配送体系
鉴于生鲜果蔬产品“C2C”电子商务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建立全新的生鲜果蔬产品柔性配送体系。即建立以“社区预定式团购”为主的电子商务模式,充分利用“农联网”提供的生鲜果蔬实时供给信息,在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实行“社区配送”的柔性配送体系。所谓以“社区预定式团购”为核心的“社区配送”,就是在果蔬尤其是蔬菜销售前,通过“社区预定式团购平台”在社区内组织预订购,果蔬采摘后立即采用全程冷链模式运往各地,分拨到各社区,及时送达消费者。这种配送模式能够大幅度降低生鲜果蔬产品的储运和配送成本,提高柔性格配送总体水平;同时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谈判能力,有利于形成客观、稳定、成熟的生鲜果蔬产品“C2C”电子商务市场。
从可行性方面来说,社区团购目前进展的如火如荼,虽然存在一定弊端,但这种全新的销售模式已经深入到消费者的观念中。其次,区域果蔬产品同质化,使社区配送成为可能。只要是同一个地区的果蔬类产品,品质相差不大。因此才会有许多地名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比如,奉节脐橙,琯溪蜜柚,安岳柠檬等。再次,消费者对于果蔬产品的消费偏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果蔬价格弹性也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这使得“社区预定式团购”成为可能。
当然,构建生鲜农牧产品物流体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我国生鲜农牧产品在产销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礼照. 我国农产品蛛网模型发散分析[J]. 管理世界,1990(5):124-129.
[2] 鲁晓旭,张劼. 基于蛛网模型理论的柑橘生产和价格波动分析[J]. 农村经济,2010(8):60-62.
[3] 刘勇,杜英,等. 甘肃省“蛛网模型”马铃薯供求关系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215-220.
[4] 龚璇,孙文,等. 农产品价格变动分析与对策探究——基于蛛网模型和市场因素以湖北省蕲春县瓜果蔬菜类农产品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3(19):14-16.
[5] 田建辉. 我国苹果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J]. 河北林业科技,2015(5):69-71.
[6] 刘佳乐,杨美丽. 基于蛛网模型理论的蔬菜价格研究[J]. 江苏商论,2016(9):21-23.
[7] 王萍,董定超. 基于蛛网模型的海南热带水果农业市场风险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7,37(16):66-68.
[8] 董永刚. 基于蛛网模型的食用菌价格波动预测——以平菇为例[J]. 中国食用菌,2019,38(7):128-132.
[9] 佚名. 52种果蔬损耗率[EB/OL]. (2017-04-18)[2021-08-15]. https://www.sohu.com/a/134869457_155762.
[10] 朱敏. 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我国启示[EB/OL]. (2018-03-28)[2021-08-15]. http://www.sic.gov.cn/News/456/8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