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成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发展、文明延续的重点区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黄河流域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仍然面临着产业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此,如何挖掘黄河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名片并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推进黄河流域治理工作的重要课题。《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一书立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黄河文明的起源出发,系统梳理了黄河文明形成、发展、转移的历史进程,清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文明在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当前研究黄河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关联提供了理论支撑。
《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基于文明溯源视角,深入探究了黄河文明形成的历史根源,揭示了黄土与黄河、炎黄传说、治水文明等历史文化在黄河流域文明演化中发挥的奠基作用。第二章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系统分析了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黄河文明中心的确立过程,并且延伸叙述了陶寺文化与黄河文明中心的关系。第三章结合早期社会历史背景,梳理了黄河文明中心最初的迁移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其中,从晋南到豫西迁移中形成了二里头文化,从洛阳到安阳的迁移产生了殷墟文化,从安阳到西安的迁移形成了西周文化。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阐述了周秦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宋代的黄河文明。第八章基于宋代以后的社会历史变化,论述了黄河文明迁移变化的轨迹与特征。第九章通过分析黄河文明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阐释了黄河文明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结合本书,黄河文化历经几千年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强黄河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联动发展,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第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将农耕文明与草原文化、游牧文明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孕育出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文明成果。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黄河文明是形成最早、影响力最大且存续时间最长的主体文明,也是其他文明形态演化发展的轴心,为中华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黄河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兴旺,能够唤起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促使人们深入了解黃河文明、中华文明,凝聚起广泛的社会文化传播力量,从而切实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
第二,促进乡村文化特色产业和特色旅游的发展。黄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成果,对于建设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黄河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具体的某种文化形态,而是一个系统的文化集合体。在开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取文化共性、凸显文化个性,实现不同文化带的紧密结合、有效联结,成为黄河文化助力乡村发展建设的关键。而文化产业的团块发展恰好贴合了黄河流域的文化特点,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科学思路。构建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文化产业带,能够有效发挥黄河流域的区位优势,优化整合黄河文化资源,打造品牌化的黄河文化名片,明确发展重点,走上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同时,特色旅游作为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借助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进而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落实。
第三,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条件,是指坚持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整治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治理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美化乡村生态环境。纵观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发展情况可以发现,生态问题与黄河文化始终是相伴相生、共同发展的。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经验有效推动了黄河文化的丰富拓展,衍生出大禹治水、为民思想等治理文化;另一方面,内涵丰富的黄河文化也为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提供了发展思路。例如,面对“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生态治理困境,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困难,赢得了生态治理的主动权,为黄河的安宁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新时代的今天,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并充分利用其中的治理理念、治理思想,有助于创新黄河治理水平,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的贯彻落实。
黄河文化作为重要的中华文明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资源,即使历经几千年历史演变,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黄河文化资源,必须立足黄河流域现实发展,深入分析黄河文化传播弘扬的价值实体,从而提炼出有效的发展思路,为乡村建设与治理提供对策支持。具体来说,黄河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把握时空发展线索,梳理黄河文化资源。黄河文化是在黄河流经不同区域过程中形成的,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风俗有紧密联系。从黄河历史演变来看,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山东等九个省(区)均属黄河流域。由于时空差异大,黄河文化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因此各有不同。其中,在区域分布上,黄河上游在秦汉时期形成了灿烂辉煌的河湟文化,孕育了皮影戏、盘绣、喇家遗址等艺术文化成果,同时又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陇右文化。黄河中游的河套文化是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的产物,三晋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良好的民族融合性和兼容性。黄河下游则形成了中原文化、黄淮文化等文化形态。在表现形式上,地理位置和人文风俗的交叉结合使黄河流域创造出许多丰富的文化载体,为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如传统村落、彩陶石器、农业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载体,民间传说、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绘画书法等精神文化载体以及名胜古迹、地形地貌等自然遗产。通过梳理黄河流域历史发展脉络,可以有效把握黄河文化特征,探寻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立足自然生态遗产,开发黄河文化资源。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治理始终是制约黄河流域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正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黄河流域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自然文化遗产,为黄河文化的繁衍与接续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经典名句生动刻画出黄河流域西高东低且地势悬殊大的地形特征。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地貌,黄河流域才得以孕育出许多优质的自然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而且在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汶河水利风景区、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等,均具有河道疏浚、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多种功能,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公园栖息着多种野生动植物,对维护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可充分利用黄河自然文化遗产,实现从资源要素向产业要素、生态要素的有效转变,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围绕人水关系,挖掘黄河流域治理经验。在黄河流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历代人民始终都与黄河水存在着斗争又合作的关系。为了除害兴利,保持黄河流域稳定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悠久的黄河流域治理历史,其间既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蕴含着良好的精神财富。其中,团结治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水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中全部资源力量来治理黄河生态环境、助力黄河人民脱贫致富的决心与优势,有助于凸显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党中央统一领导的重要性;以民为本的黄河治理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对于干事创业的重要性,为当前发展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根本理念指导;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启示人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保持拼搏奋斗的精神状态,勇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不断夺取斗争新胜利。
基于上述分析,当前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黄河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探索构建系统科学的乡村建设路径,推动乡村生态、文化、经济、精神面貌等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落实品牌战略,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文化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但要想发挥持久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必须借助品牌载体,打造具有标志性和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自身的符号性,推动黄河文化名片的持久流传。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合现代化元素,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具有强大思想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的文化精品,为人们输出优质的民间文化内容,促进黄河民俗文化、窑洞文化的传承发展,从而切实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应借助新媒体渠道,创新黄河文化表达形式和传播载体,增强黄河文化的时代特色和人民性,例如将黄河治理的文化传说编制成新颖的短视频、圖文信息,在吸引更多受众的同时促进黄河精神力量和文化的传播。
其次,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动黄河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当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开始更加关注精神文明需求,并且对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需求和体验需求显著提升,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黄河流域应当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发展契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构建起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产业格局,从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其一,打造优质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相比其他旅游形态,文化旅游能够有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使游客充分感受旅游带来的精神文化体验,而不是停留在单一的风景欣赏上。其二,延长黄河文化产业链条,提高附加价值。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可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打造智慧旅游新模式,实现从旅游景点、交通住宿到饮食娱乐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带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其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生产力。要切实激发黄河文化产业活力,必须深入变革文化体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厘清政府与文化市场的职能与关系,实现从政府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同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引导民间资本力量参与文化产业,构建起良性的文化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助力。
作者简介:赵宏(1965—),女,河北许宁人,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