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彬书法有感

2022-04-15 09:27:42刘咏阁
中华书画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李彬共性书法作品

□ 刘咏阁

李彬从小临古,习法“二王”。雅俗兼容、笔随意行、曲尽其美的审美理想始终贯穿在李彬的书法作品中。加之李彬为人低调,淡泊名利,对人真情真性,友善随和。这些性格特质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纤毫毕现。对书法的雅与俗,李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雅”和“格调”密不可分,雅要透着清气和文儒之气;“俗”和“市井”生活紧密相连,丑要见拙见趣见巧,俗要见正见大见势,要体现正大气象。所以真正的美,谁看都是美的。而李彬在书法中彰显的个人魅力、书法张力和美的穿透力始终在点画之间呈现,并将自己的综合修养真切地流露出来。

从学术层面讲,李彬的书法有着沁人心脾的“古味”。这里所说的“古味”即取法问题,学习书法要做到取法高古。纵观历史上凡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书法大家无不是做到了这一点。他们除了天赋和勤奋之外,临摹古人是学习书法的不二之法,这既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传承。毋庸置疑,这一点也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在。李彬涉笔即古,其书法饶有古意,这都是基于他经过大量的临摹和技法训练,用心体会、博采众长、心慕手追并涵养大德,才能在尺幅之间让观者体会到古意盎然。

李彬 杜甫《秋兴八首》 纸本 2021年

李彬,1965年生,安徽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培训中心教授,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李彬书法作品选》《北京大学学者书法作品集·李彬卷》等。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不同事物互相依存、彼此吸取而产生“相生”的理念。李彬在长期书写实践中,将古人的优长通过临摹、体会并融会贯通,吸收为流淌在自己生命深处、灵魂深处的血液精魂,写出“新意”和“己意”。他按照艺术规律,不断去探寻、体悟,不断获得“最大限度的艺术共性”,向“经典”靠拢。同时又将现代的艺术理念和艺术精神吸纳和发扬,引领大家获得更高层级的见解和审美。这种海纳百川的度量,既有艺术样式的共性书写,又有有别于他人的艺术个性,具有极高的个人辨识度。

李彬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纸本 2021年

李彬 自作诗二首 纸本 2019年

李彬 李清照《一剪梅》 纸本 2021年

李彬 畅游守护五言联 纸本

猜你喜欢
李彬共性书法作品
喜欢在墙上画画是人类的共性吗?
艺术启蒙(2023年2期)2023-11-03 17:07:38
《見得思義》
新疆艺术(2022年1期)2022-03-03 03:18:24
李彬:勇立潮头乘风行 奋力拼搏创大业
华人时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7:40
书法作品选登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雷锋(2020年2期)2020-03-31 09:27:09
共性
杂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音乐的共性
李彬
中国篆刻(2016年3期)2016-09-26 12:19:36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