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渔
因为我是学设计的,在大学时候就有摄影课,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接触了摄影,那时候还是那种传统的暗房冲洗胶卷的胶片摄影,真正地开始玩摄影是我工作了五六年以后,可能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刚开始工作的新鲜劲过了,觉得有些审美疲劳,所以想换一种生活方式,搞一点爱好,也就是从那时候花较多的精力去玩摄影的。
关于目前这种风格,其实我个人认为还不能说是禅意摄影,只能说是偏重东方审美。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说成比较有禅意,当然也可以这么说。这种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在拍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古代的诗词和我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所以说我骨子里面透着的都是传统文化,这难免会影响我的摄影风格,慢慢地就形成了东方审美的摄影风格。
花好
水墨西子
其实我最早的时候也学过国外的那种比较流行的大场景的风光,十分震撼,讲究光影细节透视等等,学了好几年。后来拍多了就感觉那样的风光太写实了,就像西方人讲科学一样,你看他们的油画作品,都是很科学讲比例、讲尺度,都是比较真实的那种刻画,所以他们摄影也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是比较写实的,细节很丰富,讲究的技术层面的东西较多。而我们中国人自古是偏重写意风格的,看东方的山水画跟西方的油画完全不一样,是比较虚无缥缈的,不讲科学讲意境。也正是受到这种影响,我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风格,偏重东方审美的意境。
与其说“极简”,倒不如说“简约”,俗话说:简约而不简单。其实这个简约是比较难的,比拍的复杂难多了。我们眼睛看到的场景是全局的,所有的东西都包揽了,所以说相对没有重点,就是信息量比较大。就艺术作品而言,包括中国传统绘画,它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抽象加工,所以呈现给观者的作品才更抽象、更简洁。
而我的摄影作品是受了传统绘画的影响,所以也慢慢变的比较简约。其实,这种简约就是为了让重点更加突出,如果你什么东西都想拍,实际上就什么都表达不出来。况且简约的东西也给人一种比较轻松的感觉,有想象的空间,就是我们常说的留白能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不是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都呈现出来,那样反而失去了重心。
Q3:哪些摄影家或者艺术家对您的摄影风格影响较大?
虽然我个人喜欢的摄影师挺多,不过对我影响较大的反倒是一些画家,比如吴冠中、杨明等著名画家的画对我影响较大,甚至影响了我摄影风格的形成。如果非要说哪个摄影师对我的影响较大,应该是和我坚持走一样路线的杭州摄影师王强老师,感谢王老师对我的帮助。
因为我就住在西湖边,在杭州生活和工作,所以拍西湖相对比较方便,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外地,特别是这两年疫情的影响,就集中精力把身边的东西拍好,所以西湖就拍得多些。
这个主题当然还是会持续拍下去的,虽然我对西湖很熟悉,但在这熟悉的场景里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其实不止西湖,其他地方我觉得也是一样,美景往往就在这些我们熟悉的角落里。
况且西湖有山有水、有亭臺楼阁等很多中国古典的元素,这样的景观环境特别适合表达东方审美的韵味,古代很多文人骚客、画家等都在西湖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所以西湖是一个特别好且富有东方美的拍摄主题,我肯定会持续拍下去,挖掘出更多的、深层次的内容,给大家展示一个不同的西湖。
拍出更美的西湖,最根本的就是要多拍,而且去一些相对人少的地方拍。我一般都是很早就去,因为早晨的西湖人少,水面比较平静,有很多水鸟及其他小动物,它们也会在早上出没,空气比较温和、湿润,光线也很柔和,所以说我觉得清晨去西湖人少的地方,这样比较容易拍出更美的西湖片子。
其次就是像我这样持续地去拍。除了恶劣天气和出差时间外,几乎每天早晨我都会去拍,而普通游客来杭州只是游玩几天,时间匆匆忙忙的,虽然带着一定的攻略,做了很多准备,但仍很难拍出有韵味的作品。
第三点就是一定要持续去挖掘,深入地去拍。每天去同样的地方,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无聊,都这么熟悉了,还有什么好拍的,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深入地挖掘,或许很偶然的一瞬,能拍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
在我玩摄影的这些年,困难当然是有的,比如有时候觉得没有头绪,就是拍出来的东西总感觉很难再往前进一步。在这样的时候,我都是静下来,走出既有的框架,去到摄影之外,去寻求解决之道。
因为摄影的发展史才200年左右,作为一个艺术的话,它还非常短暂,非常年轻,所以当我在摄影中感到困惑的时候,通常会寻求其他艺术形式来解惑,比如在音乐、绘画、文学等当中去吸取营养。
所以每当我碰到瓶颈,都会跳出摄影本身,去看一些美术方面的展览,看一些中国画的书籍,再静下心来思考,然后再回过头去拍,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点,也就慢慢地积累着进步。虽然这个进步比较缓慢,但当积累到一定的量,总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的。
禅院鸟趣
有时候可能我们自己都觉察不出自己的改变,但当你回过头,再看几年前拍的片子,你就会发现跟现在是有差距的,所以这是一个积累蜕变的过程。其实,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个个积累,一点点进步之后,才会有一个突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坚持自己还是追风随波逐流的问题。现在很多年轻的风光摄影师都受西方风光摄影风格的影响很大,他们都是在孜孜不倦地往那个方向走,那种风格一看特别震撼、有冲击力,备受年轻人追捧。而我拍的这种风光片是相对传统韵味的,当然在当下的年轻人中的接受度还可以,但在前几年,我刚刚拍的时候,这个风格才初露头角,接受度不是太高,那个时候我也有些困惑,是坚持自己喜欢的风格还是追随潮流,这让我纠结了很久,最终我选择了坚持自己喜欢的风格,才有了今天的这些摄影作品。
一开始,肯定要去模仿,模仿自己喜欢的一些摄影师的作品,通过多看、多学、多尝试,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擅长的风格,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再持续地拍摄、融会贯通,这样可能要坚持几年的时间后,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很多人一上来就说自己什么风格,我觉得这个风格其实也是多多少少地照搬了别人的一些特点。什么是真正的自己的风格,我觉得还是要融会贯通,把别人的一些长处吸收过来,再经过自己的消化,形成自己的一些主观的东西,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桥下小趣
月落柳梢头
日出守望
鸳鸯浮冰
晶晶翠
听风
入画寻诗
禅院深秋
禪院迷梦
涌金门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