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悦
(河北经贸大学)
1960年,由霍夫兰(C.I.Hovland)与卢森堡(M.J.Rosenberg)提出的ABC态度模型用于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中的态度。该理论认为认知、感情和行为反应倾向这三个要素通过一定的作用关系影响态度的形成(图1)[1]。其中,认知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和认识,感情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喜爱、厌恶或其它的感受,行为反应倾向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想要采取行动或真正付诸行动的意向[2]。两位研究者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成要素间三种不同作用关系的层级效应,分别为标准学习层级、低介入层级和经验层级(图2)。
图1 ABC态度模型
图2 ABC态度模型层级
Guagnano等(1995)提出态度-情景-行为理论,指出环境行为受个体内部环境态度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外部环境在环境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当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较弱时,若此时的外部情景是有利的,那将会加强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极大地促进环境行为的产生[3]。当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态度不明确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如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政策制定、垃圾分类宣传推广等将促进垃圾分类行为的产生。
Ajzen等(1980)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个体态度与主观规范是平行的关系且共同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行为意向又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产生[4]。态度是个体针对某一行为的利弊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主观规范是个体能够感知到的来自周围人的压力,若周围人都能进行垃圾分类,则会对自身的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行为意向与上文中的行为反应倾向类似,是个体想要真正采取行动的程度[5]。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村民的分类态度和增加外在压力对分类行为意向产生影响,从而产生垃圾分类行为。Ajzen(1991)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感知行为控制这一变量,即计划行为理论。感知行为控制的概念与自我效能感类似,是对自身是否有精力和能力完成某件事的自我判断。若村民有高度信心认为自己能够完成垃圾分类,将对分类意向和分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图3 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基于ABC态度模型研究村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因素。分别选取对生活垃圾污染的认知和村庄情感为认知变量和感情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对污染的认知和村庄情感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分类意愿有正向影响[6](刘霁瑶,2021)。针对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学者直接探究了村庄情感在污染认知对分类意愿的影响中是否具有调节作用,而没有依据模型的层级效应讨论三者的作用路径。林盛华(2017)研究得出态度情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变量,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和媒体的使用情况会影响态度的形成[7]。张馨芳(2019)基于ABC态度理论构建了环境友好行为收益感知—环境满意度—环境行为的模型[8]。
学者们根据态度—情境—行为理论,从个体内部因素、外部情景因素和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三个方面对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关于个体内部因素,问锦尚(2021)研究得出满意度和认知相较于外部因素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9]。关于外部因素,学者们更多从政策制度、宣传教育、奖惩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分类意愿一致的情况下,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更能促进垃圾分类行为[10](邱成梅,2020)。经济奖励[11](徐林,2019)与惩罚[12](蒋培,2019)也会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促进作用,但相比于经济措施,宣传教育更具有影响力[11](徐林,2019)。还有学者认为加大资金投入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因素之一[13](贾亚娟,2019)。另外,农村亲朋邻里间的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等对垃圾分类行为也起到监督作用[12](蒋培,2019)。关于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唐林等学者将内外部因素统一起来进行研究。选取社会监督为外部因素,面子观念与群体认同为内部因素,研究内外部因素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共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社会监督对分类行为有正向影响,群体认同通过面子观念间接影响垃圾分类行为,同时面子观念调节社会监督对分类行为的影响[14](唐林,2019)。态度—情境—行为理论更多的是与其它理论的结合,分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或内外部交互作用,共同研究村民垃圾分类意愿、行为或两者一致性的影响因素。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学者们针对村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行为及两者一致性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贾亚娟(2019)、葛楠楠(2021)等学者又将垃圾分类意愿分为支付意愿和参与意愿两方面进行研究[15,16]。对现有研究中影响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内部因素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态度、认知、知觉感受、情感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得出态度对垃圾分类意愿有直接影响[17](白峻恺,2019)。态度还对垃圾处理行为有直接的积极作用[18](林丽梅,2017)。认知主要包括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要求[19,20](康佳宁,2018)、环境认知[21,22](黄蕊,2018;唐林,2020)、心理认知[18](林丽梅,2017)、习惯性启发[23](崔亚飞,2018)、环境价值观[24,25](韩晨,2021;唐洪松,2020)等。知觉感受包括环境关心,即对环境污染的了解程度和愿意付出努力改变现状的程度[15,26](贾亚娟,2019、2020),污染感知[27](贾亚娟,2020)、心理感知[28](王学婷,2019)、感知行为控制[17](白峻恺,2019)、垃圾不分类的影响、垃圾分类是否为负担[19](康佳宁,2018)等。情感包括面子观念、村庄情感[16](葛楠楠,2021)、环境情感[24,25](韩晨,2021;唐洪松,2020)等。还有研究显示,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越高,垃圾分类的意愿越高(张静,2021)。其原因可能是村民使用互联网了解垃圾分类与环境污染等的相关内容,提升了环境保护的素养,改善了垃圾分类态度(彭代彦,2019)。
影响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制度环境(姜利娜,2021)包括政府法律管制[17](白峻恺,2019)、村民对制度的信任[15](贾亚娟,2019)、试点村的建设与推广[26](贾亚娟,2020)、村规村约的规定[19](康佳宁,2018)、宣传与奖惩规制[22,28](唐林,2020;王学婷,2019)等。资源环境[25](唐洪松,2020)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如是否具有榜样效应[21](黄蕊,2018)、是否有安排保洁员等[19,20](康佳宁,2018)。物质资源如设施的类别与数量[18-20](林丽梅,2017;康佳宁,2018)、设施使用是否便利[23](崔亚飞,2018)等。社会资源[27](贾亚娟,2020)如社会网络[24](韩晨,2021)、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规范 (李文欢,2019)等。其中,媒介的使用可以正向促进垃圾分类行为(艾鹏亚,2019),如环境新闻报道可以驱动垃圾分类行为(潘明明,2021)。
对于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影响因素,学者们认为村民的认知和环境影响依旧是主要因素[19](康佳宁,2018;许增巍,2016;张壮,2020)。康佳宁(2018)、许增巍(2016)等大部分学者只独立地研究了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因素,唐林(2019)等少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涉及到了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不同的传导路径[12]。
各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且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应用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ABC 态度理论讨论了个体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而垃圾分类是一种行为,态度只是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态度-情景-行为理论综合探究了内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到态度的形成过程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路径。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主要被应用于对垃圾分类意愿、行为及两者一致性的研究,但讨论的均是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缺乏与外部情景的统一。
综上所述,现有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多注重单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将各因素置于统一框架之下的讨论与分析。其次,学者们在研究时大多只注重了内外部的影响因素,而忽略了文化、战略等背景的影响。文化背景不同,对村民的垃圾分类认知、知识、态度、习惯等均会产生影响。战略背景的不同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环境改善要求等也不同。未来可基于特定的背景条件下,将各影响因素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研究,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