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视域下研究生人才需求研究

2022-04-14 01:12李华岩
质量与市场 2022年6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研究生广西

■丰 硕 李华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引 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广西被赋予了“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为新时代广西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1年,广西新时期发展提出新的总目标,即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近年来广西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中国—东盟发展新平台、开放开发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处于多种机遇并存的蓬勃发展关键时期,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研究生层次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又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广西想抓住时代机遇,就一定要抓住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这一关键一环,在产业升级上下功夫,在人才培养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双循环持续健康发展。

2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2.1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西立足“14+10”产业发展,2021年上半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达11787.04亿元,按可比价格算,同比增长12%。2020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达2.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19位,广东省2020年生产总值达11.08万亿元,云南省2019年超越广西,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2.4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18位。2021年以来,广西各级各部门按照“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工作要求,经济运行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但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还要在“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上下功夫。同时,广西提出要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完善数字政府支撑体系,将数字经济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2 广西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战略部署,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明确每个市重点发展三个主导产业,通过抓创新、调结构、创品牌、促融合、拓市场、建机制、优布局,推动产业差异化、错位化发展,打造形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如期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开放平台推进建设,为广西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方位深化开放合作带来重大机遇。

2.3 现状与困境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而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格能否满足现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2.3.1 培养总量少,规模小

根据《广西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毕业的研究生仅有1.01万人,其中博士230人,硕士9903人。而全区毕业生总数27.4万人,研究生比例仅占3.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递增,在社会服务、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需要高层次人才队伍解决的问题,人才与发展的供需关系难以平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上表为广西近三年各高校博、硕招生人数(全日制)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广西全区近三年博士招生人数均未破千。近三年博、硕招生总人数为57976人,其中博士生2559人,广西大学硕博招生占全区硕博招生总人数25%,博士招生总人数占全区博士招生总人数33%。而相比工科较为突出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近三年硕博招生总人数占全区硕博招生总人数比例分别为8.5%、8.8%,博士招生总人数占全区博士招生总人数比例分别为5.6%、5.3%。以清华大学为例,2021年清华大学在校博士生达17289人,是广西全区近三年招生博士数总量的近7倍。培养总量少、规模小,尤其是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总量少、规模小,已经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2.3.2 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不完善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根据《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中提到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急需大量相关专业人才,而区内目前培养的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数量极少,硕士研究生数量较少,无法较好满足广西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如下统计表可见,以广西三所具有工科博士点高校的近三年招生情况可以看出,近三年,三所区内重点高校招收工科博士712人,共招收工科硕博生12303人,占全区高校近三年硕博招生总人数的21%。一方面是由于广西工科类高校数量少,没有较好的条件培养更多工科类人才;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工科类人才培养结构、学科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工科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无法满足广西经济发展的现状。

2.3.3 广西区内研究生人才流失严重

根据报告显示,2020届毕业研究生区内就业3742人,仅占研究生就业人数的44.66%。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目前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广西高校培养的研究生人才留不在广西,大多数人才流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本身培养总量少、规模小的基础上再打折扣,无法较大程度将培养的人才用来服务于广西的社会发展。从“培养-发展”双循环的角度来说,人才的流失更是占据了有限的教育资源。

3 推动研究生教育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3.1 广东等周边省份的经验借鉴

广东省和湖南省分别在各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研究生教育发展做出具体规划。广东省集合九大重点领域、制造业、“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对标研究生改革,推动学科专业结构和产业同构化发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湖南省提出要主动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紧密对接20条新兴产业链,适时撤并淘汰市场需求差、办学效益低、保留价值小的学位点,超前培育和增设服务社会紧、市场需求旺、发展前景好、有自身优势特色的学位点。

云南省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指出,将加快推动“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发展“双百工程”,重点引进各项重点发展产业相关人才。以“千人计划”针对人才引进,以“万人计划”针对人才培养,着力推动引进、培养双循环,开启新一轮“人才新政”。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决定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率,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培育的主体,研究生层次人才是主体中的排头兵、冲锋军,发挥研究生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本作用,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必会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影响。

3.2 推进广西研究生层次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没真正建立。广西要立足区域优势,对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推动研究生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1 争取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推动培养规模改革

根据《广西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20届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数27.4万人,较2019届增加3.15万人,其中研究生仅1.01万人。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与研究生层次人才的“供需平衡”,除了加快推动区内高校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还要积极向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相关政策的支持,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尤其应加大工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量促质,推动研究生培养规模改革。

3.2.2 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推动培养方向改革

新时代以来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培养规模、培养方式,最主要的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即要将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相挂钩。广西工业结构中占比大的行业有农副产品、木材、石油、金属等,基本上都是对资源依赖性较高的产业,通用设备、专业设备、电子仪器等高附加值行业占比较低,说明广西创新驱动不足、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的问题依旧存在。根据我国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一方面要给予相当程度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新型产业相关学科的建设,淘汰办学效果差、保留价值不大的学科,超前建设更多未来发展急需的学科,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产业、教育三者之间循环不畅的问题。

3.2.3 立足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推动培养模式改革

在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双导师培养模式,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针对广西的实际情况,可以在稳定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于工业产业的专业型研究生;打通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壁垒,加强校企联动,加大对需求侧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使研究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留住更多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要加大对紧缺专业的发展,着力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专业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研究生人才“有需有培”、“培需平衡”。

同时,设立企业、地方、高校的新型培育模式,完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设立相应产业园、人才孵化基地,立足培养人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双循环机制,拓展拓宽校地、校企合作渠道,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从而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桂林某大学为例,为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该校在南宁、深圳分别设立了南宁产教融合基地和深圳研究院,南宁产教融合基地和深圳研究院以“一体两翼、三支撑四平台”为规划思路,以服务国家“新基建”和地方政府“数字广西”建设为主体,专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建设。南宁研究院预计在2026年引进高层次人才60名,培养硕士生800名、博士40名,引进和孵化高科技企业100家,园区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年缴纳税收超3000万元,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2.4 打造更加符合自身优势的人才引进平台,推动人才引进制度改革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各地使出“浑身解数”,抛出“人才红利”,争取“人才先机”。人才引进政策是区域提升科技创新人才整体水平的制度保障,凸显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人才引进制度的推行,既要在培养、平台、激励、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服务保障、科研平台建设,还要持续向用人单位下放管理自主权,为人才“松绑”,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才的创新作用,给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目前各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主要围绕在引进补贴、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科研补贴、社会保险、落户政策等方面,但对标超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广西各地市的同级别人才补贴力度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广西应在科研平台建设上下功夫,不负时代使命,大力打造自身平台,依托独特定位,搭建更多、更大、更广的国家战略科研平台,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运营,以平台、科研、政策吸引人才,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让人才在广西可以更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强化人才自身认同,从而推动研究生层次人才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研究生广西
广西贵港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